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7 篇 法学
    • 71 篇 法学
    • 28 篇 公安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0 篇 工学
    • 24 篇 公安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27 篇 医学
    • 2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理学
    • 12 篇 化学
    • 2 篇 生物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7 篇 司法鉴定
  • 8 篇 事实认定
  • 8 篇 鉴定意见
  • 8 篇 法医临床学
  • 6 篇 法医病理学
  • 6 篇 法庭科学
  • 5 篇 医疗纠纷
  • 5 篇 证据法
  • 5 篇 标准化
  • 4 篇 证据
  • 4 篇 聚集诱导发光
  • 4 篇 毒品
  • 3 篇 庭审实质化
  • 3 篇 技术标准
  • 3 篇 医疗损害鉴定
  • 3 篇 科学证据
  • 3 篇 应用
  • 3 篇 核酸适配体
  • 3 篇 损伤程度
  • 3 篇 甲基苯丙胺

机构

  • 89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38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23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1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明...
  • 1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6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4 篇 上海市现场物证重...
  • 3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3 篇 南阳师范学院
  • 2 篇 国家"2011计划"司...
  • 2 篇 教育部 财政部"20...
  • 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 篇 教育部 财政部"20...
  • 2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2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2 篇 国家2011计划司法...
  • 2 篇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
  • 2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2 篇 2011司法文明协同...

作者

  • 37 篇 刘鑫
  • 31 篇 liu xin
  • 18 篇 郝红霞
  • 13 篇 施鹏鹏
  • 13 篇 hao hongxia
  • 13 篇 王旭
  • 9 篇 wang xu
  • 7 篇 张海东
  • 7 篇 于天水
  • 6 篇 王霄
  • 6 篇 wang xiao
  • 6 篇 王元凤
  • 6 篇 吴洪淇
  • 6 篇 张保生
  • 5 篇 杜宪超
  • 5 篇 du xianchao
  • 5 篇 liu yan
  • 5 篇 刘冉
  • 5 篇 shi pengpeng
  • 5 篇 刘艳

语言

  • 1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跨时代的智者--密特麦尔证据法学思想述评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2015年 第5期33卷 159-172页
作者: 施鹏鹏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引论:“消失”的欧陆证据法学家 中国时下的证据法学从概念至体系乃至方法几乎均为英美证据理论的翻版,一大批英美证据法的大家如吉尔伯特(Gilbert)、边沁(Bentham)、威格摩尔(Wigmore)、克劳思(Cross)、摩根(Morgen)、莫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司法改革应遵循证据裁判规律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年 第6期20卷 38-40页
作者: 张保生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在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引起了热烈讨论。虽然对司法改革是否需要"顶层设计"还有不同看法,但肯定者似乎还是多数。司法体制改革若用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既不利于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判中心与控辩平等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年 第3期22卷 47-55页
作者: 张保生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应当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并纳入后者的轨道,适当调整由控辩审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所决定的诉讼构造,实现从传统的以侦查为中心的公检法"铁三角"关系,向法治国家以审判为中心的控辩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证据排除抑或证据把关: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年 第5期22卷 149-164页
作者: 吴洪淇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我国已经建立起从侦查到审判的一体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频率要高于审判阶段的启动频率,这主要是因为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更契合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机关三者的职业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定证据制度辨误——兼及刑事证明力规则的乌托邦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2016年 第6期34卷 113-125页
作者: 施鹏鹏 教育部 财政部"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十三世纪起,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立法者相继在刑事证据立法上确立了十分精确的证明力等级体系,详细规定了每种证据形式的可采性、不同种类证据在诉讼中的证明力以及证据间出现证明力冲突时的优先取舍问题,即所谓的法定证据制度。法定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的证据裁判原则反思
收藏 引用
理论视野 2015年 第4期 34-36页
作者: 吴洪淇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司法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审判中心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刑事问题列表制度研究-以完善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机制为切入点
收藏 引用
北方法学 2017年 第6期11卷 73-84页
作者: 施鹏鹏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一大重要难题便是如何让普通公民准确地进行案件事实认定。为解决这一难题,大陆法系一些国家设计了刑事问题列表制度,由更具专业经验的审判长进行要件事实分解,降低陪审员事实认定的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核心争议及后续完善-以“三项规程”及其适用报告为主要分析对象
收藏 引用
法律适用 2018年 第1期 19-25页
作者: 施鹏鹏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项规程"是最高法院为贯彻庭审实质化而出台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从试点单位所反馈的情况看,"三项规程"所面临的核心争议较为集中,主要包括:审前会议的核心功能应为解决程序性事项,而不涉及实体问题;法庭调查应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刑事证据辩护的理论反思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1期45卷 26-35页
作者: 吴洪淇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8
刑事证据辩护作为辩护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前司法实践当中。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刑事证据辩护的形成与证据规则的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和刑事诉讼基本格局的变革,为刑事证据辩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基苯丙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20年 第3期39卷 364-372页
作者: 郝红霞 白凤波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100088
通过调研和搜集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对毒品甲基苯丙胺的检测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对于传统检测技术、电子微芯片竞争免疫法、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检测冰毒、电化学发光方法、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波伏安法、无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