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5 篇 法学
    • 70 篇 法学
    • 27 篇 公安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8 篇 工学
    • 22 篇 公安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26 篇 医学
    • 2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理学
    • 12 篇 化学
    • 2 篇 生物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16 篇 司法鉴定
  • 8 篇 鉴定意见
  • 7 篇 事实认定
  • 7 篇 法医临床学
  • 6 篇 法医病理学
  • 6 篇 法庭科学
  • 5 篇 医疗纠纷
  • 5 篇 证据法
  • 4 篇 标准化
  • 4 篇 证据
  • 4 篇 聚集诱导发光
  • 4 篇 毒品
  • 3 篇 庭审实质化
  • 3 篇 技术标准
  • 3 篇 医疗损害鉴定
  • 3 篇 科学证据
  • 3 篇 应用
  • 3 篇 核酸适配体
  • 3 篇 损伤程度
  • 3 篇 甲基苯丙胺

机构

  • 86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38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23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1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明...
  • 1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6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4 篇 上海市现场物证重...
  • 3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3 篇 南阳师范学院
  • 2 篇 国家"2011计划"司...
  • 2 篇 教育部 财政部"20...
  • 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 篇 教育部 财政部"20...
  • 2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2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2 篇 国家2011计划司法...
  • 2 篇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
  • 2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2 篇 2011司法文明协同...

作者

  • 37 篇 刘鑫
  • 31 篇 liu xin
  • 18 篇 郝红霞
  • 13 篇 施鹏鹏
  • 13 篇 hao hongxia
  • 11 篇 王旭
  • 9 篇 wang xu
  • 7 篇 张海东
  • 7 篇 于天水
  • 6 篇 王霄
  • 6 篇 wang xiao
  • 6 篇 王元凤
  • 5 篇 杜宪超
  • 5 篇 du xianchao
  • 5 篇 liu yan
  • 5 篇 shi pengpeng
  • 5 篇 吴洪淇
  • 5 篇 刘艳
  • 5 篇 张保生
  • 4 篇 hao hong-xia

语言

  • 1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证据法中的跨学科研究:挑战与回应
收藏 引用
北大法律评论 2016年 第1期17卷 16-35页
作者: 吴洪淇 中国政法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在西方国家,证据法的跨学科研究是为了弥补和回应传统证据法教义学在应对相关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应运而生的。由于证据法本身的学科特性,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学跨学科研究相比,证据法跨学科研究显得更为彻底也更为开放。证据法教义学研究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核酸适配体/苝酰亚胺的非标记荧光技术检测甲基苯丙胺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19年 第9期38卷 1030-1034页
作者: 张天源 郝红霞 杨瑞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100038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8
运用能特异性识别甲基苯丙胺的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通过合成水溶性苝酰亚胺衍生物(PBIs)作为荧光探针,构建了一种非标记的适配体荧光检测方法,用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甲基苯丙胺。当没有靶标甲基苯丙胺时,Exo I将卷曲的适配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法庭科学领域中泥土物证的发展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国司法鉴定 2018年 第1期 47-59页
作者: 于颖超 王元凤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8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88
泥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交通肇事、凶杀、盗窃、强奸等各类刑事案件现场频繁出现的物证之一。泥土物证检验在追溯犯罪活动区域,匹配(排除)犯罪嫌疑人两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刑事案件物证形式来看,泥土物证在法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3年 第6期22卷 457-461页
作者: 于天水 官大威 赵锐 姜述堃 郭兆明 张艳 张振华 吴镝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8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沈阳110001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为今后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核酸适配体和表面等离子体检测技术用于毒品检验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20年 第10期39卷 1233-1240页
作者: 王玲 柯浩堃 吕赛男 杜宪超 郝红霞 周红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8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8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分子聚集发光重点实验室聚集诱导发光研究中心广州510640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北京100038
传统实验室检测技术对毒品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但是仍需要开发简单、快速、高效的毒品快速检测手段。核酸适配体具有靶分子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与表面等离子体技术(SPR)相结合,可以实现无标记、高通量、实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件鉴定人员质量控制内容比较及启示
收藏 引用
证据科学 2015年 第3期23卷 350-358页
作者: 李冰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文件鉴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鉴定活动,其鉴定意见作为证据被广泛地应用在诉讼阶段,同时,文件鉴定意见作为证据使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为了提供高质量的鉴定意见,文件鉴定专业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其学科较大地依赖于文件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事实认定
收藏 引用
证据科学 2019年 第1期27卷 69-103页
作者: [新加坡]何福来 张保生(译)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本章旨在为后续各章的实质性论证奠定基础。事实认定是指这样一个任务:(1)得到(arriving at)并(2)给出(giving)关于(3)事实问题(question of fact)的答案。这个陈述并非要提出一个定义,它只是强调了事实认定的三个核心方面。这三个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专家辅助人出庭质证规则研究
收藏 引用
证据科学 2015年 第2期23卷 248-257页
作者: 王思思 狄胜利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100088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 100088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司法审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种科学问题、技术证据、鉴定意见呈现于法庭,法官在审判案件中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而难以判断,在此背景下专家辅助人制度应运而生。英美法系有专家证人制度,存在完善的以交叉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NA条形码技术在法庭科学种属鉴定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年 第4期32卷 371-374页
作者: 朱晓旭 田庆花 赵东 中国政法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8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提出10余年,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和动物保护等相关领域种属鉴定的新热点,该技术可实现生物样本的快速、准确识别和种属鉴定,为司法实践提供所需的科学证据。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界法治指数对中国法治评估的借鉴意义
收藏 引用
法制现代化研究 2013年 第1期 30-42页
作者: 张保生 郑飞 教育部、财政部"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由于评估机构的中立性、评估对象的独特性、评估指标的普适性和综合性、数据来源的独立性,以及世界各国专家和民众的广泛参与,“WJP世界法治指数”已逐渐为世界各国学者和政府所接受,堪称世界“法治GDP”。当然,它存在着调查范围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