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5 篇 农学
    • 2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1 篇 林学
    • 4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27 篇 理学
    • 23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物学
  • 20 篇 工学
    • 15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7 篇 昆嵛山腮扁叶蜂
  • 5 篇 思茅松
  • 5 篇 毛竹
  • 4 篇 昆嵛山
  • 4 篇 城市林业
  • 4 篇 珠江三角洲
  • 4 篇 人工林
  • 3 篇 细根
  • 3 篇 林龄
  • 3 篇 马尾松
  • 3 篇 光合参数
  • 2 篇 粗根
  • 2 篇 光响应模型
  • 2 篇 重要值
  • 2 篇 林分密度
  • 2 篇 常绿阔叶林
  • 2 篇 生态效益
  • 2 篇 生物量
  • 2 篇 城市化
  • 2 篇 木本植物

机构

  • 1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
  • 9 篇 国家林业局钱江源...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 篇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
  • 6 篇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
  • 5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 篇 国家林业局云南普...
  • 2 篇 河南省济源市国有...
  • 2 篇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
  • 2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作者

  • 18 篇 周本智
  • 15 篇 苏建荣
  • 14 篇 李帅锋
  • 13 篇 曹永慧
  • 11 篇 梁军
  • 11 篇 张星耀
  • 9 篇 郎学东
  • 9 篇 陈步峰
  • 9 篇 刘万德
  • 9 篇 裴男才
  • 8 篇 su jian-rong
  • 8 篇 黄小波
  • 7 篇 li shuai-feng
  • 7 篇 cao yong-hui
  • 7 篇 贾呈鑫卓
  • 6 篇 zhou ben-zhi
  • 6 篇 倪霞
  • 6 篇 葛晓改
  • 6 篇 朱彦鹏
  • 6 篇 zhou benzhi

语言

  • 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7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生物DNA条形码: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3年 第5期21卷 616-627页
作者: 裴男才 陈步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广州510520
DNA条形码为现代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信息、标准的数据平台和通用的技术规程。本文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三方面简要梳理了生物DNA条形码近十年来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参照DNA条形码特征,将其生物学功能归纳为基本功能(如储备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松天然群体种实表型变异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 第11期37卷 998-1009页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郎学东 张志钧 苏磊 贾呈鑫卓 杨华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以云南省思茅松(Pinus kesiya ***)天然分布区的11个种群的16个种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思茅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思茅松种实表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林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林群落幼苗库动态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1年 第5期24卷 572-578页
作者: 朱学灵 崔向慧 刘晓静 河南宝天曼科研监测中心 河南内乡474350 国家林业局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河南内乡47435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地表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库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火干扰后栎林群落内有木本幼苗25科37属49种,随着火烧迹地植被的恢复,乔木幼苗种类数量增多,灌木幼苗数量减少,但栎类幼苗始终占据优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省思茅松林群落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3年 第12期32卷 3152-3159页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郎学东 张志钧 苏磊 杨华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通过对云南省中南部和西南部9个县天然分布的思茅松林群落的调查,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冗余分析(RDA)和广义可加模型(GAM)等方法对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分析群落类型、物种分布及物种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FvCB模型的叶片光合生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7年 第19期37卷 6633-6645页
作者: 唐星林 曹永慧 顾连宏 周本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311400 国家林业局钱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杭州311400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环境科学部 usatn37831
为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并更好地理解叶片光合生理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FvCB模型(C_3植物光合生化模型)常用于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CO_2响应曲线并预测叶片活体内光合系统的内在变化状况。系统介绍了FvCB模型的建立、发展过程和拟合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江源地区冻土/非冻土期近地层能量平衡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0年 第5期41卷 288-298页
作者: 张功 韩辉邦 孙守家 张劲松 郑宁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合肥239500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西宁8100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利用三江源地区2018年1-12月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冻土/非冻土期内各能量分项支出分配特征和能量平衡闭合率及其影响因子,以揭示其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变化趋势与净辐射相似,且在年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择伐对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种间与种内关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4年 第12期38卷 1296-1306页
作者: 贾呈鑫卓 李帅锋 苏建荣 苏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100093
通过分析不同择伐强度下思茅松(Pinus kesiya)天然林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种间联结、种内与种间竞争和群落稳定性,探讨干扰强度对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种群种间与种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择伐干扰改变了大多数乔木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择伐对思茅松自然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5年 第24期35卷 8241-8250页
作者: 黄小波 李帅锋 苏建荣 苏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思茅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材脂兼用树种,而择伐是思茅松天然林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木材的重要途径。基于对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天然林的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Ripley的L函数点格等方法,对思茅松天然林在不同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林土壤呼吸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5年 第5期28卷 713-719页
作者: 雷蕾 肖文发 曾立雄 黄志霖 高尚坤 谭本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湖北秭归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湖北宜昌443631 湖北省秭归县林业局 湖北宜昌443631
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营林措施:除灌(清除有除灌产生的枝叶)、采伐I(采伐强度15%,采伐树干,并未对枝叶进行清除)、采伐II(采伐强度70%,采伐剩余物处理同采伐I)、对照,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其土壤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热带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 第4期40卷 292-303页
作者: 杨怀 李意德 任海 骆土寿 陈仁利 刘文杰 陈德祥 许涵 周璋 林明献 杨秋 姚海荣 周国逸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州51052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口570228
以海南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吊罗山、鹦哥岭5个热带原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100 cm的土壤样品并分析有机碳含量,用纵向拟合法和分层估算法分别估算其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显示:(1)纵向拟合法计算的5个热带原始森林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