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5 篇 农学
    • 2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1 篇 林学
    • 4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27 篇 理学
    • 23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物学
  • 20 篇 工学
    • 15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7 篇 昆嵛山腮扁叶蜂
  • 5 篇 思茅松
  • 5 篇 毛竹
  • 4 篇 昆嵛山
  • 4 篇 城市林业
  • 4 篇 珠江三角洲
  • 4 篇 人工林
  • 3 篇 细根
  • 3 篇 林龄
  • 3 篇 马尾松
  • 3 篇 光合参数
  • 2 篇 粗根
  • 2 篇 光响应模型
  • 2 篇 重要值
  • 2 篇 林分密度
  • 2 篇 常绿阔叶林
  • 2 篇 生态效益
  • 2 篇 生物量
  • 2 篇 城市化
  • 2 篇 木本植物

机构

  • 1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
  • 9 篇 国家林业局钱江源...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 篇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
  • 6 篇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
  • 5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 篇 国家林业局云南普...
  • 2 篇 河南省济源市国有...
  • 2 篇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
  • 2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作者

  • 18 篇 周本智
  • 15 篇 苏建荣
  • 14 篇 李帅锋
  • 13 篇 曹永慧
  • 11 篇 梁军
  • 11 篇 张星耀
  • 9 篇 郎学东
  • 9 篇 陈步峰
  • 9 篇 刘万德
  • 9 篇 裴男才
  • 8 篇 su jian-rong
  • 8 篇 黄小波
  • 7 篇 li shuai-feng
  • 7 篇 cao yong-hui
  • 7 篇 贾呈鑫卓
  • 6 篇 zhou ben-zhi
  • 6 篇 倪霞
  • 6 篇 葛晓改
  • 6 篇 朱彦鹏
  • 6 篇 zhou benzhi

语言

  • 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78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林下植物的物种联结性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4年 第7期33卷 1867-1873页
作者: 潘琪 梁军 朱彦鹏 倪杨 杨晓燕 苑晓雯 马琳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山东烟台2641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山东烟台26410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为明确昆嵛山腮扁叶蜂(Cephalcia kunyushanica)的出现与林下植物是否关联,本研究在昆嵛山林区设置的50块永久样地内,应用样圆法进行了灌草层植物调查,并基于2×2联表,应用总体方差分析、χ2统计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Dice指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1年 第11期40卷 3501-3511页
作者: 赵广东 陈健 许格希 马凡强 杨洪国 史作民 刘顺 熊凯 张运 薛樵 刘千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四川米亚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四川理县6231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理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四川理县623100 阿坝州林业与草原科学技术研究所 四川汶川623000
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川西米亚罗林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了更好地了解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依据美国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TFS)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建设标准,于2016—2019年在四川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嵛山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3年 第4期49卷 54-61页
作者: 朱彦鹏 梁军 孙志强 姜明媛 吴晓明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烟台264100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郑州450003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烟台264100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立地因子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昆嵛山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和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进行排序,并分析植物分布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及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龄对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8年 第2期31卷 26-33页
作者: 李帅锋 贾呈鑫卓 杨利华 钟华 黄小波 郎学东 刘万德 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万掌山林场 云南普洱665000
[目的]以云南省普洱市主要植被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龄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大小分布及变化特征。[方法]分别在5、8、15、25、3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内,利用内径为8.5 cm的根钻分3层(0~10、10~20、20~30 cm)获取思茅松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光脉冲方案对光下最大荧光参数及其计算参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 第4期28卷 1137-1144页
作者: 唐星林 曹永慧 周本智 周燕 顾连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311400 国家林业局钱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杭州311400 建德市新安江林场 杭州311600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气候变化研究所 橡树岭美国田纳西州37831
光下最大荧光(F_m')是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一般采用饱和脉冲(RF)方案来估计.然而,光系统Ⅱ(PSⅡ)受体库的反馈调节会影响RF方案对F_m'估计的准确性.为消除PSⅡ受体库反馈调节的影响,根据光脉冲强度(Q')与叶绿素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采用Rényi多样性曲线法评价昆嵛山林下灌草层多样性排序效果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 第1期36卷 73-78页
作者: 孙志强 朱彦鹏 张星耀 林琳 梁军 车吉明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河南郑州450003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试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山东烟台264100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山东烟台264100
采用Rényi多样性曲线对昆嵛山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立地特征代表的林下灌草层多样性进行排序,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物种累计曲线分析显示实际采到的物种占全部物种数(估计值(ACE)=131.26)的92.9%,表明抽样充分。方差分析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大样地群落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4年 第24期59卷 2333-2341页
作者: 裴男才 米湘成 陈步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广州51052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分类学、进化生态学、分子系统学、生物多样性科学、医学检疫等学科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近些年国内外以森林大样地为平台,利用植物DNA条形码(即叶绿体基因片段rbcL,matK和trnH-psbA)在群落水平研究获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层高度对毛竹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 第11期36卷 2256-2266页
作者: 曹永慧 周本智 王小明 顾连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钱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浙江富阳311400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环境科学部 田纳西州橡树岭37831
借助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研究了冠层高度对不同林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季节性影响,为促进毛竹林碳汇能力和生产力提升的林分结构调整等可持续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林业研究 2005年 第5期18卷 32-36页
作者: 朱学灵 陈光清 崔向慧 国家林业局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内乡474350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 北京10071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北京100091
论述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生物圈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开发标准。根据宝天曼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在功能分区、开发程序、设施建设、机构设置、社区参与和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嵛山森林蝽类昆虫多样性和季节分布模式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3年 第11期32卷 3029-3036页
作者: 朱彦鹏 梁军 倪杨 马琳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山东烟台26410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业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04
2011年5—9月,对昆嵛山森林蝽类昆虫多样性和季节分布模式进行了调查。通过自制地面昆虫飞行截捕器对昆嵛山40块标准地内蝽类昆虫进行采样,共采集标本519号,隶属于8科30种。蝽科物种最丰富,猎蝽科个体数量最多。对比分析昆嵛山5种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