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6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8 篇 农学
    • 221 篇 林学
    • 47 篇 园艺学
    • 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2 篇 作物学
    • 7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畜牧学
    • 4 篇 草学
  • 177 篇 理学
    • 127 篇 生物学
    • 57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12 篇 工学
    • 97 篇 林业工程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7 篇 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23 篇 核桃
  • 23 篇 杨树
  • 21 篇 遗传多样性
  • 15 篇 良种
  • 15 篇 遗传变异
  • 15 篇 日本落叶松
  • 13 篇 杉木
  • 12 篇 沙棘
  • 11 篇 楸树
  • 10 篇 光合特性
  • 10 篇 无性系
  • 10 篇 基因表达
  • 9 篇 平欧杂种榛
  • 9 篇 美洲黑杨
  • 9 篇 生长
  • 8 篇 欧美杨
  • 8 篇 转录组
  • 8 篇 表达分析
  • 8 篇 干旱胁迫
  • 7 篇 油橄榄

机构

  • 10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7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32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21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21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6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14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8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8 篇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
  • 8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

作者

  • 49 篇 王军辉
  • 40 篇 张建国
  • 39 篇 苏晓华
  • 31 篇 段爱国
  • 31 篇 丁昌俊
  • 30 篇 张俊佩
  • 27 篇 麻文俊
  • 26 篇 裴东
  • 25 篇 wang jun-hui
  • 24 篇 胡建军
  • 23 篇 王贵禧
  • 23 篇 黄秦军
  • 22 篇 马庆华
  • 21 篇 卢孟柱
  • 21 篇 张伟溪
  • 21 篇 pei dong
  • 20 篇 张冰玉
  • 19 篇 杨桂娟
  • 18 篇 su xiaohua
  • 18 篇 zhang junpei

语言

  • 38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82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7年 第5期53卷 146-155页
作者: 刘少文 焦如珍 董玉红 刘彩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近些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也飞速发展,尤其是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更为高效、绿色的手段。本文对生物修复特点、发展历程、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洲黑杨群体结构分析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9期56卷 67-76页
作者: 陈存 丁昌俊 张静 李波 褚延广 苏晓华 黄秦军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美洲黑杨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构建美洲黑杨核心种质资源库,为美洲黑杨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5对SSR引物,分析美洲黑杨6个种源23个采样点的338个个体的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旱胁迫对转JERF36银中杨苗木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7年 第5期53卷 8-15页
作者: 黄绢 陈存 张伟溪 丁昌俊 苏晓华 黄秦军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以转JERF36银中杨(ABJ01)和非转基因银中杨(9#)为试验材料,开展干旱胁迫对2个株系苗高生长、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以期为转基因杨树的抗旱性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转基因杨树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绿色木霉和草酸青霉对Hg^(2+)、Zn^(2+)、Cu^(2+)和Pb^(2+)的耐性和吸附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7年 第10期53卷 100-108页
作者: 刘少文 焦如珍 董玉红 刘彩霞 孙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通过对已筛选出的耐较高浓度重金属的绿色木霉和草酸青霉菌株进行Hg^(2+)、Zn^(2+)、Cu^(2+)和Pb^(2+)耐受性和吸附性试验,为其应用于土壤修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测定重金属离子对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和半致死浓度(EC_(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欧美杨纤维含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11期52卷 124-133页
作者: 陈存 丁昌俊 苏晓华 黄秦军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分析杨树超短轮伐林纤维含量构成因素及其贡献率,明确育种目标,为杨树超短轮伐林选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以5个3年生欧美杨无性系(库安托杨、凌丰1号、凌丰3号、凌丰4号和凌丰5号)为材料,利用Excel、SPSS 17.0软件对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白杨PtoWOX11/12a对杨树扦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7年 第11期53卷 69-76页
作者: 李真 王留强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目的】WOX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胚胎建成、干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维持以及器官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分析毛白杨Pto WOX11/12a基因对转基因84K杨叶形、茎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毛白杨不定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九龙山铁尾矿区3种树木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3期60卷 78-86页
作者: 王文正 宋立国 王钱 刘相荣 孙启武 厚凌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探究种植湿地松、杉木、桤木对江西九龙山铁尾矿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该矿区及相似立地区域植被恢复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湿地松、杉木、桤木的根际、非根际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0年 第1期57卷 239-250页
作者: 张勇强 李智超 厚凌宇 宋立国 杨洪国 孙启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氮沉降对一年生香椿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年 第10期27卷 1546-1552页
作者: 裴昊斐 高卫东 方娇阳 叶可可 祝燕 黄放 李庆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氮沉降对一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幼苗夏季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在夏季模拟氮沉降控制试验,以尿素为氮源供体,设置0 kg(N)×hm^-2×a^-1(CK)、20 kg(N)×hm^-2×a^-1、40 kg(N)×hm^-2×a^-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转录组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3期52卷 47-58页
作者: 丁昌俊 张伟溪 高暝 黄秦军 褚延广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富阳311400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杂种F1的基因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杂种优势形成机制,为杨树杂种优势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杂种F1(3个生长势超过双亲、2个生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