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6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8 篇 农学
    • 221 篇 林学
    • 47 篇 园艺学
    • 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2 篇 作物学
    • 7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畜牧学
    • 4 篇 草学
  • 177 篇 理学
    • 127 篇 生物学
    • 57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12 篇 工学
    • 97 篇 林业工程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7 篇 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23 篇 核桃
  • 23 篇 杨树
  • 21 篇 遗传多样性
  • 15 篇 良种
  • 15 篇 遗传变异
  • 15 篇 日本落叶松
  • 13 篇 杉木
  • 12 篇 沙棘
  • 11 篇 楸树
  • 10 篇 光合特性
  • 10 篇 无性系
  • 10 篇 基因表达
  • 9 篇 平欧杂种榛
  • 9 篇 美洲黑杨
  • 9 篇 生长
  • 8 篇 欧美杨
  • 8 篇 转录组
  • 8 篇 表达分析
  • 8 篇 干旱胁迫
  • 7 篇 油橄榄

机构

  • 10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7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32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21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21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6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14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8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8 篇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
  • 8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

作者

  • 49 篇 王军辉
  • 40 篇 张建国
  • 39 篇 苏晓华
  • 31 篇 段爱国
  • 31 篇 丁昌俊
  • 30 篇 张俊佩
  • 27 篇 麻文俊
  • 26 篇 裴东
  • 25 篇 wang jun-hui
  • 24 篇 胡建军
  • 23 篇 王贵禧
  • 23 篇 黄秦军
  • 22 篇 马庆华
  • 21 篇 卢孟柱
  • 21 篇 张伟溪
  • 21 篇 pei dong
  • 20 篇 张冰玉
  • 19 篇 杨桂娟
  • 18 篇 su xiaohua
  • 18 篇 zhang junpei

语言

  • 38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8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黄牡丹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2期27卷 259-264页
作者: 李奎 王雁 郑宝强 郭欣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系统总结了我国珍稀资源黄牡丹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与系统分类地位、在栽培品种起源中的作用以及亲缘关系、生理特性与育种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来源: 评论
杨树PtRRI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8年 第2期31卷 34-40页
作者: 章晶晶 郭英华 赵树堂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模式植物在木本植物中鉴定的许多重要调控因子家族在木本植物中出现了基因家族成员扩张,但ARRs家族作为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在杨树基因组中成员数量反而减少,其在木本植物中如何行使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生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洲黑杨及其杂种F1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6期27卷 721-728页
作者: 高暝 丁昌俊 苏晓华 黄秦军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以美洲黑杨杂种F1代及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叶面积、气体交换指标、气孔特征和Ru BP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以揭示美洲黑杨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光合速率、气孔特征、RuBP羧化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子代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白榆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8年 第6期31卷 138-143页
作者: 高明远 甘红豪 李清河 李斌 褚建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以白榆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的喷施对盐胁迫下白榆生理代谢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白榆品种‘白洼一号’幼苗为材料,在0、50、100和150 mmol·L^(-1)Na Cl浓度下,喷施不同浓度SA(0、0.5、1.0、2.0 mmol·L^(-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功能基因网络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8年 第1期31卷 94-104页
作者: 苏晓华 刘琦 宁坤 刘成功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功能基因网络既能够衡量基因之间的功能关联关系,也可以预测基因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可为未知功能基因的功能注释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简要介绍功能基因网络的概念、功能基因关联挖掘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功能基因网络的分析方法以及在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欧洲黑杨PnEXPA1基因多态性与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3期27卷 349-355页
作者: 张伟溪 褚延广 黄秦军 张冰玉 丁昌俊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对欧洲黑杨α-expansin基因PnEXPA1的SNP多态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了关联分析。利用SNaPshot技术对PnEXPA1基因内11个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发现各SNP位点优势基因型均为纯合,且其频率高于杂合基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方型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重要性状评价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6年 第3期29卷 331-339页
作者: 丁昌俊 黄秦军 张冰玉 褚延广 张伟溪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目的]为杨树高产低耗高效工业用材新品种选育筛选新种质。[方法]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系统分析和评价北方型美洲黑杨种质生长及光、水分、养分等关键环境资源利用性状。[结果]表明:(1)种源间、种源内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洲黑杨表型核心种质库构建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21年 第2期34卷 1-11页
作者: 陈存 丁昌俊 黄秦军 李政宏 张静 刘宁 李波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目的]分析美洲黑杨不同类群的表型和生理特点,对比不同取样策略构建的表型核心种质库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科学有效地保存和管理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为美洲黑杨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物种表型核心种质库的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兰屿蝴蝶兰R2R3-MYB转录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8年 第3期31卷 104-113页
作者: 王雪霁 梁立雄 李潞滨 王涛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讨在植物发育和抗逆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的MYB转录因子的潜在功能。[方法]利用拟南芥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序列(At MYBs)和已报道的蝴蝶兰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序列(Pe MYBs),采用本地化软件BLASTP对小兰屿蝴蝶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E-AFLP的5个美洲黑杨新品种指纹图谱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3年 第3期26卷 281-286页
作者: 贾会霞 胡建军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以5个美洲黑杨新品种(丹红杨、南杨、中林2025杨、中红杨和全红杨)为实验材料,利用CE-AFLP(毛细管电泳-AFLP)技术,采用EcoR I+3/Mse I+3和Pst I+2/Mse I+3引物组合构建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