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3 篇 期刊文献
  • 5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93 篇 农学
    • 417 篇 林学
    • 70 篇 园艺学
    • 6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 篇 作物学
    • 11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畜牧学
    • 6 篇 草学
  • 342 篇 理学
    • 229 篇 生物学
    • 119 篇 生态学
    • 3 篇 化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30 篇 工学
    • 194 篇 林业工程
    • 12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医学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39 篇 核桃
  • 37 篇 杨树
  • 30 篇 遗传多样性
  • 27 篇 日本落叶松
  • 22 篇 楸树
  • 20 篇 良种
  • 19 篇 遗传变异
  • 17 篇 基因表达
  • 15 篇 无性系
  • 15 篇 盐胁迫
  • 14 篇 基因克隆
  • 14 篇 杉木
  • 14 篇 转录组
  • 14 篇 生长
  • 13 篇 光合特性
  • 13 篇 沙棘
  • 12 篇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 篇 美洲黑杨
  • 12 篇 平榛
  • 11 篇 表达分析

机构

  • 199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18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45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4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32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3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1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19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8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 篇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
  • 13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85 篇 王军辉
  • 57 篇 苏晓华
  • 49 篇 卢孟柱
  • 46 篇 张建国
  • 44 篇 麻文俊
  • 42 篇 裴东
  • 39 篇 丁昌俊
  • 37 篇 张俊佩
  • 34 篇 胡建军
  • 34 篇 wang junhui
  • 34 篇 黄秦军
  • 34 篇 孙振元
  • 34 篇 wang jun-hui
  • 33 篇 王贵禧
  • 32 篇 段爱国
  • 31 篇 张守攻
  • 30 篇 马庆华
  • 30 篇 pei dong
  • 28 篇 张冰玉
  • 26 篇 张伟溪

语言

  • 7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754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转录组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3期52卷 47-58页
作者: 丁昌俊 张伟溪 高暝 黄秦军 褚延广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富阳311400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杂种F1的基因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杂种优势形成机制,为杨树杂种优势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杂种F1(3个生长势超过双亲、2个生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柳树AFLP分子标记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 第1期34卷 51-57页
作者: 吕金辉 胡建军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为构建柳树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以柳树为材料,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体系建立并优化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化了AFLP分析流程。首先提取高质量的柳树基因组DNA,对基因组进行酶切与接头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最后通过毛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落叶松容器苗不同控释肥营养元素效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 第6期34卷 47-54页
作者: 楚秀丽 张守攻 孙晓梅 许洋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以日本落叶松容器播种苗为对象,对其施不同配方控释肥,进行育苗基质营养元素含量及苗木生长量、生物量、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值法选出落叶松育苗的专用配方控释肥。结果表明:配方2控释肥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九龙山铁尾矿区3种树木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3期60卷 78-86页
作者: 王文正 宋立国 王钱 刘相荣 孙启武 厚凌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探究种植湿地松、杉木、桤木对江西九龙山铁尾矿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该矿区及相似立地区域植被恢复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湿地松、杉木、桤木的根际、非根际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组成型抗性性状的油茶抗茶籽象的评价模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12期56卷 67-74页
作者: 张守科 方林鑫 王毅 张威 舒金平 汪阳东 王浩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3114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青田县林业局 青田323900
【目的】基于茶籽象不同危害期油茶果实组成型抗性指标(果形指数、果皮厚度、茶皂素积累量)与为害率的关系,初步构建油茶抗茶籽象评价模型,为油茶的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茶籽象产卵高峰期,测定我国主栽的油茶长林系列8个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化合物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1期60卷 103-110页
作者: 沈乐 褚延广 张伟溪 张静 张腾倩 李政宏 丁昌俊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对比分析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成分、香气构成及其关键药用活性物质,为提升杨树木材附加值、生产保健型杨树木制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样品挥发性物质,将采集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不同改良水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1年 第5期57卷 68-76页
作者: 杜超群 孙晓梅 谢允慧 侯义梅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汉430075 建始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建始445300
【目的】利用EST-SSR标记比较和评价北亚热带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引种种源群体、一代育种群体和二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区域日本落叶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和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6个SSR标记分析日本落叶松3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CDP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预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5期27卷 604-611页
作者: 张进 李建波 刘伯斌 陈军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为探究CDPK基因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杨树CDPKs基因家族的成员进行分析,找到32个CDPKs及10个CRKs成员。对CDPK基因家族成员在杨树中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毛白杨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落叶松与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光合特性比较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 第4期34卷 62-66页
作者: 许晨璐 孙晓梅 张守攻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以采穗圃中的采穗母株为研究对象,对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进行了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测定,通过估算光合参数,比较了它们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日本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态环境下银中杨内生菌群落结构及生态位变异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2期56卷 48-60页
作者: 王颜波 张伟溪 丁昌俊 苏晓华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330099
【目的】研究生长在3个不同地点的银中杨根和茎中内生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为植物和微生物互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源镇常围子村、齐齐哈尔市错海林场和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东营苗圃,取银中杨根和茎,表面消毒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