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40 篇 期刊文献
  • 9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7 篇 农学
    • 283 篇 植物保护
    • 71 篇 林学
    • 4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兽医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园艺学
    • 4 篇 畜牧学
  • 196 篇 理学
    • 142 篇 生态学
    • 56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15 篇 工学
    • 65 篇 公安技术
    • 40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9 篇 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42 篇 生物防治
  • 29 篇 植原体
  • 28 篇 松褐天牛
  • 24 篇 松材线虫
  • 24 篇 森林火灾
  • 22 篇 花绒寄甲
  • 19 篇 栗山天牛
  • 16 篇 气候变化
  • 16 篇 多样性
  • 15 篇 水鸟
  • 14 篇 大兴安岭
  • 12 篇 红脂大小蠹
  • 12 篇 云南松
  • 11 篇 系统发育
  • 11 篇 性信息素
  • 11 篇 白蜡吉丁肿腿蜂
  • 10 篇 白蜡窄吉丁
  • 9 篇 空间分布
  • 9 篇 昆嵛山腮扁叶蜂
  • 9 篇 松材线虫病

机构

  • 2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2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6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3 篇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 12 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 11 篇 西南林学院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11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0 篇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

作者

  • 105 篇 杨忠岐
  • 87 篇 张真
  • 69 篇 王小艺
  • 66 篇 张星耀
  • 57 篇 孔祥波
  • 57 篇 田国忠
  • 56 篇 王鸿斌
  • 55 篇 舒立福
  • 53 篇 梁军
  • 46 篇 yang zhong-qi
  • 43 篇 张国钢
  • 42 篇 zhang zhen
  • 41 篇 yang zhongqi
  • 41 篇 林彩丽
  • 40 篇 田晓瑞
  • 39 篇 唐艳龙
  • 39 篇 汪来发
  • 39 篇 赵凤君
  • 38 篇 liang jun
  • 38 篇 王明玉

语言

  • 63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231-240 订阅
排序:
毛白杨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 2007年 第6期29卷 23-28页
作者: 张星耀 覃庆锋 贺伟 梁军 刘会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学与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为了发掘我国乡土树种毛白杨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PI)基因资源,该研究在对已知植物巯基蛋白酶抑制剂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和杨树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和1对杨树特异性CPI引物,应用RT-PCR技术在毛白杨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西山可燃物特点及潜在火行为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1期46卷 84-90页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赵凤君 任云卯 田晓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北京100029
以北京西山魏家村林场为研究区域,通过样地调查和森林清查数据将可燃物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和疏林地。根据样地调查和树木生物量模型计算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可燃物载量、厚度和高度。根据2000—2006年当地气象数据,确定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湖四种繁殖水鸟活动区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08年 第3期16卷 279-287页
作者: 张国钢 刘冬平 江红星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星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宁810000
2006年4-9月,采用彩色标记、无线电遥测和卫星跟踪等方法,对青海湖四种繁殖水鸟斑头雁(Anser in-dicus)、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渔鸥(***)和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的活动区域进行了研究。采用"绳套法"捕捉了4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3种鹭越冬行为的比较
收藏 引用
动物杂志 2007年 第6期42卷 125-130页
作者: 张国钢 梁伟 楚国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海口571158
于2004年1~2月选择了3种鹭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时扫描观察的方法,就其越冬行为差异进行了比较。3种鹭昼间主要行为有不同,苍鹭(Ardea cinerea)主要以站立和休息为主,白鹭(Egretta garzetta)主要以取食和休息为主,而大白鹭(***)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红桦、岷江冷杉土壤种子损耗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 2012年 第11期32卷 3323-3333页
作者: 马姜明 刘世荣 史作民 刘兴良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都610081
在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海拔3 100—3 600 m阴坡、半阴坡,以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箭竹和藓类林型不同恢复阶段(20—40年生的箭竹-阔叶林、藓类-阔叶林,50年生的箭竹-针阔混交林、藓类-针阔混交林、160—200年生的箭竹-暗针叶老龄林、藓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1期27卷 53-58页
作者: 范立鹏 张真 刘艳侠 于占晶 孔祥波 王鸿斌 张苏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江苏省丰县农业委员会 江苏丰县221700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衡水053000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抗病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2期44卷 143-149页
作者: 王媛 梁军 张星耀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 成都61113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与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某些特定基因调控的,在细胞生长发育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物过程,伴随着细胞形态及分子生物等方面的特征。其中,植物过敏性反应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表现为植物在不亲和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阿里班公错斑头雁的种间巢寄生行为
收藏 引用
动物杂志 2017年 第4期52卷 664-667页
作者: 张国钢 孙戈 孙静 陆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2016年6月2日,我们在对西藏阿里地区班公错鸟岛进行鸟类调查时,发现了斑头雁(Anser indicus)将卵产于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的巢中,是一种间巢寄生行为。对于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初步推测,一种原因可能是繁殖地的巢址和巢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arkov链模型方法的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
收藏 引用
林业实用技术 2009年 第6期 68-70页
作者: 童清 王鸿斌 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利用1985-2006年历年数据,应用Markov链模型法对云南普洱的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1996-2006年混合发生面积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符合性检验,以2007及2008年的发生面积预测作为实例并与实测作了比对,并对2009年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抗鞘翅目害虫基因银腺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 2006年 第2期28卷 102-105页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李义良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田颖川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培育抗鞘翅目害虫的杨树新品种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等高危害蛀干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鞘翅目害虫基因(Cry3A)导入银腺杨基因组中,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Southern点杂交的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杨树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