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40 篇 期刊文献
  • 9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7 篇 农学
    • 283 篇 植物保护
    • 71 篇 林学
    • 4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兽医学
    • 4 篇 作物学
    • 4 篇 园艺学
    • 4 篇 畜牧学
  • 196 篇 理学
    • 142 篇 生态学
    • 56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15 篇 工学
    • 65 篇 公安技术
    • 40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9 篇 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42 篇 生物防治
  • 29 篇 植原体
  • 28 篇 松褐天牛
  • 24 篇 松材线虫
  • 24 篇 森林火灾
  • 22 篇 花绒寄甲
  • 19 篇 栗山天牛
  • 16 篇 气候变化
  • 16 篇 多样性
  • 15 篇 水鸟
  • 14 篇 大兴安岭
  • 12 篇 红脂大小蠹
  • 12 篇 云南松
  • 11 篇 系统发育
  • 11 篇 性信息素
  • 11 篇 白蜡吉丁肿腿蜂
  • 10 篇 白蜡窄吉丁
  • 9 篇 空间分布
  • 9 篇 昆嵛山腮扁叶蜂
  • 9 篇 松材线虫病

机构

  • 2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2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6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3 篇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 12 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 11 篇 西南林学院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11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0 篇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

作者

  • 105 篇 杨忠岐
  • 87 篇 张真
  • 69 篇 王小艺
  • 66 篇 张星耀
  • 57 篇 孔祥波
  • 57 篇 田国忠
  • 56 篇 王鸿斌
  • 55 篇 舒立福
  • 53 篇 梁军
  • 46 篇 yang zhong-qi
  • 43 篇 张国钢
  • 42 篇 zhang zhen
  • 41 篇 yang zhongqi
  • 41 篇 林彩丽
  • 40 篇 田晓瑞
  • 39 篇 唐艳龙
  • 39 篇 汪来发
  • 39 篇 赵凤君
  • 38 篇 liang jun
  • 38 篇 王明玉

语言

  • 63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601-610 订阅
排序:
人工智能技术在森林保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森林保护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术大会
作者: 张真 竺乐庆 王鸿斌 孔祥波 张培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高速地发展,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分支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通报 2007年 第2期23卷 146-150页
作者: 韩兵 朴春根 汪来发 李永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林场 马鞍山市2430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rneret Buhrer)Nickle是中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种,由它引起的松材线虫病对中国森林构成严重威胁,它对林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的影响。笔者对中国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发展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省鸟类种类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年 第2期14卷 50-60页
作者: 曾南京 俞长好 刘观华 钱法文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南昌330038 江西省林业厅 江西南昌33003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分类系统,以2017年鸟类种类统计为基础,对江西省的鸟类种类进行了重新整理,形成了最新的江西省鸟类名录。结果表明:截至20017年底,江西省鸟类有22目84科280属570种(620种和亚种),占我国鸟类1 4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辽宁双台河口黑嘴鸥的迁徙模式与种群生存率
收藏 引用
生态 2010年 第15期30卷 4180-4186页
作者: 江红星 侯韵秋 李玉祥 Masayoshi TAKEISHI Kiyoaki OZAKI 杨玉成 郑光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市124010 九州市自然历史博物馆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八幡区西本町3-6-1 北九州市8050061 鸟类迁徙研究中心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日本千叶县我孙子市高野山115 我孙子市2701145
1996-2008年6月份,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使用特定编码的彩色旗标,共标记2820只。其中成鸟31只,幼鸟2789只。根据23个越冬地点2729条彩色旗标的重见记录,推测辽宁双台河口黑嘴鸥的迁徙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向东迁徙至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 第3期37卷 10-14页
作者: 冯秋红 黄劲松 徐峥静茹 谢大军 刘兴良 潘红丽 刘世荣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8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 理县环境保护与林业局 四川理县623100
以不同密度调控(4 950株·hm^(-2)、1 800株·hm^(-2)、1 160株·hm^(-2))下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模型模拟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各器官生物量,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森林大火对城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城市林业 2010年 第6期8卷 39-41页
作者: 赵凤君 王秋华 杨丽君 舒立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650224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 加格达奇165000
文章阐述了俄罗斯森林大火给城镇居民的生活和环境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家园被毁,浓烟危害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并从俄罗斯森林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俄罗斯大火烟雾浓重的原因。
来源: 评论
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试验
收藏 引用
生物灾害科学 2016年 第2期39卷 105-108页
作者: 蔡华 钟阿勇 唐艳龙 高尚坤 贵州省余庆县林业局 贵州余庆564499 江西省吉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江西吉安3430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迅速蔓延,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预测预报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设置诱木和诱捕器诱集松褐天牛,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南沅陵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
收藏 引用
动物杂志 2014年 第4期49卷 475-475页
作者: 刘冬平 向道春 舒朝晖 吴友林 张宝 陆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沅陵419600
2010年8月和2011年6月,我们在黑龙江带岭分别为2只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佩戴了卫星发射器(12 g,美国Northstar公司生产)。根据卫星跟踪提供的信息,我们于2014年1月在湖南沅陵县境内的沅江支流南滩河(28°50.869’N,1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敌昆虫对信息化物质的利用
收藏 引用
河北林果研究 2012年 第2期27卷 165-170页
作者: 缪彩霞 沈颀 宋立立 张彦龙 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215012 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河北沧州061001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信息化物质在天敌昆虫寻找猎物,取食,避敌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天敌最常用的三种信息化物质(利他素、互利素和标记信息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天敌昆虫对各种信息化物质的利用,总结了国内外对天敌信息化研究现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松三种切梢小蠹种间关系与为害特点研究
云南松三种切梢小蠹种间关系与为害特点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三届中国林业术大会
作者: 曹鹏 韩平定 孔祥波 王鸿斌 吴伟 张真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 650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 650224
滇中地区切梢小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爆发成灾至今已持续30余年,最初研究一直认为为害种类主要为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而对横坑切梢小蠹(***)有忽略.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中国西南地区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生态中国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