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67 篇 期刊文献
  • 152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1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99 篇 农学
    • 61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40 篇 植物保护
    • 335 篇 林学
    • 19 篇 园艺学
    • 17 篇 畜牧学
    • 12 篇 作物学
    • 7 篇 兽医学
  • 646 篇 理学
    • 522 篇 生态学
    • 108 篇 生物学
    • 27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化学
  • 477 篇 工学
    • 212 篇 林业工程
    • 126 篇 公安技术
    • 3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水利工程
    • 2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4 篇 农业工程
    • 15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4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8 篇 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91 篇 三峡库区
  • 71 篇 气候变化
  • 65 篇 生物防治
  • 57 篇 马尾松
  • 41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40 篇 森林火灾
  • 37 篇 生物量
  • 37 篇 松材线虫
  • 36 篇 华北落叶松
  • 35 篇 松褐天牛
  • 35 篇 多样性
  • 33 篇 花绒寄甲
  • 32 篇 消落带
  • 31 篇 植原体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25 篇 大兴安岭
  • 25 篇 六盘山
  • 24 篇 环境因子
  • 23 篇 崖柏
  • 23 篇 群落结构

机构

  • 7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85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1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6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5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1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3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7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2 篇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
  • 3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9 篇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

作者

  • 262 篇 肖文发
  • 148 篇 刘世荣
  • 144 篇 杨忠岐
  • 139 篇 王小艺
  • 125 篇 王兵
  • 115 篇 王彦辉
  • 102 篇 张真
  • 98 篇 李迪强
  • 98 篇 曾立雄
  • 97 篇 臧润国
  • 94 篇 史作民
  • 90 篇 舒立福
  • 87 篇 张星耀
  • 81 篇 程瑞梅
  • 81 篇 黄志霖
  • 79 篇 于澎涛
  • 75 篇 赵凤君
  • 74 篇 牛香
  • 72 篇 梁军
  • 70 篇 孔祥波

语言

  • 2,11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2120 条 记 录,以下是1251-1260 订阅
排序:
六盘山典型森林伴随降水的总有机碳(TOC)通量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21期34卷 6297-6308页
作者: 杨丽丽 王彦辉 杜敏 于澎涛 郝佳 李振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长沙410004
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6种典型森林样地,测定了2011年生长季的大气降水、穿透水、干流、枯落物渗漏水和主根系层(0—30 cm深)土壤渗漏水的总有机碳(TOC)浓度及其相应的通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降水转化为由穿透雨和干流组成的林下降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库区主要灌丛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三峡库区主要灌丛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0周年暨“土壤科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程瑞梅 封晓辉 肖文发 刘泽彬 王娜 沈雅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050021
灌丛是三峡库区重要的植被类型,在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对库区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虽然对灌丛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类型植被土壤的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但是主要灌丛类型间的养分差异研究尚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氮树种对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5期27卷 612-620页
作者: 黄雪蔓 刘世荣 尤业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探究固氮树种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结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别在干季和湿季研究了第二代桉树纯林和第二代桉树/固氮树种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结果表明:与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趋性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4年 第3期33卷 837-842页
作者: 郑雅楠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张彦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沈阳110866
线虫的感器主要分布在头部和尾部,其中头感器是线虫体内主要的化学感器。感器能够分泌一些物质,这些分泌物与化学感受作用密切相关。化学趋性在线虫寻找食物、寻找配偶和个体间互作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趋性主要包括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红外相机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规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4年 第9期50卷 97-104页
作者: 李广良 李迪强 薛亚东 王秀磊 杨敬元 余辉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442421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库区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6期38卷 11-16页
作者: 田耀武 黄志霖 肖文发 马德举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秭归县林业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森林土壤有机碳(SOC)深度分布模式影响其稳定性,一般下层SOC较上层稳定。笔者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县马尾松林地、退耕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等3类森林类型的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等4类土壤类型共12种组合,通过典型地段取样法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生长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年 第1期22卷 69-79页
作者: 赵维军 张岩 朱清科 李萍 姚文俊 马欢 卜耀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719000
近自然植被恢复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为了使人工整地等近自然植被恢复方法更为科学,选取陕北吴起县0.12km2的阴坡和0.06km2的阳坡作为研究区,利用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黄土坡面缓台、陡坎、切沟和塌陷微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褐天牛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航天诱变菌株的筛选
收藏 引用
昆虫学报 2014年 第11期57卷 1299-1305页
作者: 王曦茁 汪来发 马建伟 郭民伟 刘洪剑 董广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合肥230031
【目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松褐天牛病原微生物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本研究通过航天搭载诱变及内筛选,获得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威东沙窝地区赛加羚羊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14年 第5期33卷 931-936页
作者: 吕晨阳 金崑 王秀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是一种濒危动物,在我国已近50年未发现野生种群。为了其野生种群的恢复,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国外引入进行人工饲养,现已经达到一百余只。武威东沙窝地区曾是赛加羚羊的历史分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3种寄生性天敌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4年 第1期50卷 103-108页
作者: 王晓红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张彦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河北联合大学 唐山063009
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1~3龄)、花绒寄甲对中老龄幼虫(3龄末—老熟幼虫)和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在蜂虫数量比为5∶1时,释放25天后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的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