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4 篇 期刊文献
  • 10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41 篇 农学
    • 422 篇 植物保护
    • 24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7 篇 林学
    • 14 篇 园艺学
    • 8 篇 作物学
    • 7 篇 畜牧学
    • 7 篇 兽医学
  • 411 篇 理学
    • 321 篇 生态学
    • 88 篇 生物学
    • 12 篇 大气科学
  • 271 篇 工学
    • 119 篇 公安技术
    • 88 篇 林业工程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1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7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软件工程
  • 20 篇 管理学
    • 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1 篇 生物防治
  • 41 篇 气候变化
  • 37 篇 松材线虫
  • 37 篇 森林火灾
  • 35 篇 松褐天牛
  • 32 篇 花绒寄甲
  • 31 篇 植原体
  • 28 篇 马尾松
  • 24 篇 三峡库区
  • 23 篇 多样性
  • 21 篇 大兴安岭
  • 21 篇 栗山天牛
  • 18 篇 白蜡窄吉丁
  • 17 篇 水鸟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5 篇 天敌
  • 15 篇 白蜡吉丁肿腿蜂
  • 15 篇 松褐天牛肿腿蜂
  • 14 篇 空间分布
  • 14 篇 华北落叶松

机构

  • 38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50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9 篇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
  • 2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 篇 遵义师范学院
  • 2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2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0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8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133 篇 王小艺
  • 130 篇 杨忠岐
  • 118 篇 肖文发
  • 91 篇 张真
  • 85 篇 舒立福
  • 80 篇 张星耀
  • 70 篇 孔祥波
  • 69 篇 wang xiaoyi
  • 69 篇 梁军
  • 65 篇 yang zhongqi
  • 65 篇 王明玉
  • 65 篇 赵凤君
  • 63 篇 王鸿斌
  • 63 篇 xiao wenfa
  • 62 篇 唐艳龙
  • 59 篇 田国忠
  • 57 篇 张彦龙
  • 57 篇 张国钢
  • 55 篇 liang jun
  • 54 篇 yang zhong-qi

语言

  • 1,32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1325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7年 第12期53卷 153-160页
作者: 梁瀛 李吉玫 赵凤君 张毓涛 孔婷婷 努尔古丽·马坎 新疆林业科学院 乌鲁木齐83000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北京100091
【目的】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地形和林分因子的关系,比较不同郁闭度林分可燃物载量差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天山云杉林可燃物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天山中部沿海拔梯度设置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浓度升高对木荷幼苗光合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杂志 2022年 第5期41卷 865-872页
作者: 潘鸿 曹吉鑫 陈展 尚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预测,到2100年CO_(2)浓度会出现430~480、580~720、720~1000和>1000μmol·mol^(-1)4种不同情景,而目前同时探究有CO_(2)情景下植物响应情况的研究很少。本试验利用开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电、雷击火发生与人类活动关系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2年 第11期58卷 1-9页
作者: 司莉青 苑尚博 赵凤君 舒立福 王明玉 马启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100190
雷电是最常见的自然火灾原因,雷电引发的雷击火与其他类型森林火灾,共同组成全球林火体系。一般认为,作为自然火源的雷击火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是区别于人为火源的,但其实不然,如2019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封控影响,非必要活动和流动性减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浓度CO2对马尾松幼苗光合特性及单萜烯释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6期44卷 71-78页
作者: 叶思源 尚鹤 陈展 曹吉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目的】研究CO2浓度升高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光合特性和单萜烯释放的影响,以了解马尾松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利用开顶式气(OTC),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设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在红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2年 第7期58卷 128-133页
作者: 时勇 范立淳 张彦龙 王珏 郑雅楠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沈阳11086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研究辽宁抚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云杉花墨天牛的危害特性,为科学防治、特别是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砍伐被云杉花墨天牛危害的红松疫木,从基部将其锯成长度为1 m的木段。剥开树皮记录侵入孔的数量,随后解剖木段,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稳定同位素分析在鸟类食性及营养级结构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生态 2015年 第16期35卷 5556-5569页
作者: 王玄 江红星 张亚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稳定同位素分析(stable isotope analysis,SIA)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鸟类生态领域以来,在研究鸟类食性和营养级结构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总结了该技术在鸟类食源组成和营养级结构方面研究的前期准备、实验流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电分布特征与雷击森林火预警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3年 第10期59卷 1-8页
作者: 司莉青 王明玉 陈锋 舒立福 赵凤君 李伟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北京100083
闪电引发的野火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生态、财产和生命的重大损失。随着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出现,全球雷暴和闪电活动显著增加,由其引发的雷击火造成的燃烧面积也显著增加。然而,目前对闪电点火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赤松纯林不同松枯梢病病级针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9期56卷 51-57页
作者: 谢宪 梁军 朱彦鹏 胡瑞瑞 程元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烟台2641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目的】研究赤松纯林中不同枯梢病病级的赤松针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病—非病针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差异,为赤松纯林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ITS1区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味牛肝菌-毛白杨根系水培互作体系的构建以及抗逆相关基因对信号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 2019年 第4期55卷 530-538页
作者: 谢宪 梁军 倪杨 胡瑞瑞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研究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 ECM)真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为试验材料,设计两种模拟ECM早期共生阶段进行信号分泌、传导与识别的水培互作试验体系,分析其对候选共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变化
收藏 引用
生态 2009年 第4期29卷 1914-1920页
作者: 赵凤君 舒立福 田晓瑞 王明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可燃物湿度是评价林火发生危险程度的最直接指标。林火的发生和蔓延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气候变暖对林火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每日气象数据和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系统(FWI),计算了1972~200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的3个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