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84 篇 期刊文献
  • 147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0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52 篇 农学
    • 59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25 篇 植物保护
    • 316 篇 林学
    • 1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2 篇 作物学
    • 7 篇 兽医学
  • 643 篇 理学
    • 515 篇 生态学
    • 112 篇 生物学
    • 27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化学
  • 421 篇 工学
    • 195 篇 林业工程
    • 93 篇 公安技术
    • 3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水利工程
    • 23 篇 农业工程
    • 2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5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2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8 篇 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7 篇 三峡库区
  • 62 篇 气候变化
  • 60 篇 生物防治
  • 57 篇 马尾松
  • 41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37 篇 生物量
  • 36 篇 松材线虫
  • 35 篇 华北落叶松
  • 34 篇 松褐天牛
  • 33 篇 多样性
  • 32 篇 花绒寄甲
  • 31 篇 植原体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消落带
  • 27 篇 森林火灾
  • 24 篇 六盘山
  • 23 篇 崖柏
  • 23 篇 环境因子
  • 23 篇 群落结构
  • 22 篇 人工林

机构

  • 7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6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8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1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55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5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1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3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
  • 30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9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9 篇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
  • 27 篇 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48 篇 肖文发
  • 145 篇 刘世荣
  • 133 篇 王小艺
  • 119 篇 王兵
  • 112 篇 杨忠岐
  • 110 篇 王彦辉
  • 98 篇 wang bing
  • 97 篇 臧润国
  • 97 篇 xiao wenfa
  • 96 篇 李迪强
  • 91 篇 张真
  • 88 篇 史作民
  • 86 篇 liu shirong
  • 82 篇 曾立雄
  • 80 篇 黄志霖
  • 77 篇 程瑞梅
  • 77 篇 xiao wen-fa
  • 74 篇 牛香
  • 72 篇 于澎涛
  • 70 篇 孔祥波

语言

  • 2,0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032 条 记 录,以下是241-250 订阅
排序:
消落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4期46卷 111-119页
作者: 程瑞梅 王晓荣 肖文发 郭泉水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
结合国内外消落带研究成果,分别对消落带概念、分类、功能进行描述,以及对消落带动态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人为活动干扰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消落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和保护措施、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方面,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低地雨林植被恢复动态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 第5期35卷 577-586页
作者: 丁易 臧润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热带次生林具有重要的物种保育和固碳功能,然而高强度的干扰会导致次生林早期出现类似季雨林的阶段,因而群落恢复速度和方向是当前热带生态研究中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该文以海南岛在刀耕火种弃耕地形成的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为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隙微生境及更新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6年 第5期42卷 114-119页
作者: 宋新章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林隙干扰及更新的最新研究进展。林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是森林群落时空格变化的驱动力。不同的林隙干扰状况导致了林隙内光照的差异,进一步造成林隙内温度、湿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形成了微生境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山植物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及其机理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4年 第12期24卷 2901-2906页
作者: 史作民 程瑞梅 刘世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植物 1 3C的分辨研究已成为植物生态学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植物 1 3C的分辨是环境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海拔梯度变化不仅可以造成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 ,而且还可以造成植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变化 ,因此 ,高山植物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高山和亚高山灌丛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性能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6年 第9期26卷 2775-2782页
作者: 张远东 刘世荣 马姜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线以上和干旱阳坡等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段,生态水文效应尤为重要.以往对于该区域灌丛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型、生物量等方面,生态水文效应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通过对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了川西高山和亚高山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0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对土壤磷添加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22年 第4期35卷 23-32页
作者: 张运 宋崇林 陈健 史作民 肖文发 赵广东 袁小平 吴建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江西分宜336600
[目的]揭示10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对土壤磷添加的响应,为提高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0年生杉木人工林中设置P_(0)(对照)、P_(1)、P_(2)、P_(3)、P_(4)、P_(5)共6个处理,土壤施磷量分别为0、60、120、18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C辑) 2008年 第6期38卷 565-572页
作者: 郭浩 王兵 马向前 赵广东 李少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不统一是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在颁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标准的框架下,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年轮分析的不同恢复途径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 第2期36卷 117-125页
作者: 张远东 刘彦春 刘世荣 张笑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基于树木年轮学与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区3种恢复森林类型生物量、蓄积量及生产力动态变化特征,旨在尝试年轮学在森林生长过程反演中的运用,并探索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恢复类型发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 第7期24卷 1784-1792页
作者: 王卫霞 史作民 罗达 刘世荣 卢立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广西凭祥532600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红椎和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了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林分和季节因素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和真菌PLFAs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堆肥污泥施用于杨树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污染风险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 2022年 第7期16卷 2381-2387页
作者: 丁超群 白莉萍 齐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污泥可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应用于树木,特别是杨树。采用田间实验,探讨堆肥污泥施用于杨树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污染风险,以期为污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年的田间实验研究了不同堆肥污泥用量对土壤营养成分和重金属污染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