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69 篇 期刊文献
  • 14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68 篇 农学
    • 423 篇 植物保护
    • 39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9 篇 林学
    • 14 篇 畜牧学
    • 12 篇 园艺学
    • 9 篇 作物学
    • 6 篇 兽医学
    • 2 篇 草学
  • 479 篇 理学
    • 386 篇 生态学
    • 87 篇 生物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化学
  • 344 篇 工学
    • 151 篇 林业工程
    • 115 篇 公安技术
    • 23 篇 水利工程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农业工程
    • 1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6 篇 医学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6 篇 管理学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法学

主题

  • 72 篇 三峡库区
  • 63 篇 生物防治
  • 49 篇 气候变化
  • 39 篇 马尾松
  • 39 篇 森林火灾
  • 35 篇 松褐天牛
  • 35 篇 松材线虫
  • 33 篇 花绒寄甲
  • 30 篇 植原体
  • 30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30 篇 多样性
  • 29 篇 生物量
  • 25 篇 消落带
  • 21 篇 栗山天牛
  • 20 篇 大兴安岭
  • 20 篇 华北落叶松
  • 19 篇 物种多样性
  • 19 篇 白蜡窄吉丁
  • 18 篇 六盘山
  • 17 篇 崖柏

机构

  • 6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7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55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6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9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 篇 遵义师范学院
  • 26 篇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
  • 2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23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23 篇 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162 篇 肖文发
  • 143 篇 杨忠岐
  • 136 篇 王小艺
  • 109 篇 刘世荣
  • 100 篇 张真
  • 87 篇 张星耀
  • 82 篇 王兵
  • 82 篇 舒立福
  • 81 篇 臧润国
  • 76 篇 王彦辉
  • 70 篇 梁军
  • 68 篇 孔祥波
  • 67 篇 赵凤君
  • 63 篇 唐艳龙
  • 62 篇 王鸿斌
  • 61 篇 李迪强
  • 60 篇 张彦龙
  • 60 篇 黄志霖
  • 60 篇 史作民
  • 60 篇 王明玉

语言

  • 1,61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与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1613 条 记 录,以下是1251-1260 订阅
排序: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算参数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2期46卷 6-11页
作者: 罗云建 王效科 张小全 朱建华 张治军 侯振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 北京100600
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4个典型区域(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区、五台山盆地区和塞罕坝)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转扩因子、生物量扩展因子和根茎比)及其区域分异。结果表明:关帝山林区和五台山林区(中山区和盆地区)的生物量转扩因子平均值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典型血吸虫病疫区河滩地五氯酚污染土壤微生物特征--以松滋老陈镇庙河为例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 2010年 第8期29卷 1509-1514页
作者: 姚斌 周玲莉 韦秀文 刘方 尚鹤 谷雪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阳55000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 北京100012
采用现场采样及内分析方法,对长期施用五氯酚(PCP)作为钉螺杀灭剂的典型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河滩地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PCP对河滩裸地土壤微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降低了微生物的总体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带森林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 2010年 第12期30卷 3289-3296页
作者: 臧润国 张志东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山东烟台264003
热带森林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给生态研究带来了很多挑战。植物功能群是对特定环境响应相似或对主要的生态过程具有相似作用的物种组合。应用植物功能群的方法是有效减少热带森林群落复杂性,并揭示其格和过程的良好途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淡紫拟青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10期46卷 95-102页
作者: 王曦茁 朴春根 李虹 汪来发 郭民伟 李永 刘晓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230036
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选择植物线虫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的分生孢子为受体,建立以G418为筛选标记遗传转化体系。通过优化遗传转化条件,达到较高的转化效率:1000~2400个转化子·10-6分生孢子。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表明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木本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其环境解释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2期46卷 24-31页
作者: 臧润国 丁易 成克武 白志强 张新平 郭仲军 张炜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河北省承德市环境保护局 承德067000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保定071000 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00
在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环境因子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DCCA排序技术对新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的森林植被进行类型划分,并定量分析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阿尔泰小东沟林区的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热带天然针叶林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分布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 2010年 第11期34卷 1283-1293页
作者: 刘广福 丁易 臧润国 许洋瑜 林崇 李小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海南昌江572722 海南省霸王岭林业局 海南昌江572722
作为热带林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性组分,附生维管植物对于维持热带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首次系统地报道了热带天然针叶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以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专用黑光灯对栗山天牛的诱杀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昆虫 2010年 第3期32卷 369-374页
作者: 姜静 杨忠岐 唐艳龙 唐桦 孙光冀 高志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吉林省磐石市取柴河林场 吉林磐石132303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我国东北林区发生面积最大的林业害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探索诱杀栗山天牛的有效技术措施,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专用黑光灯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杀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黑光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火与病虫害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世界林业研究 2010年 第5期23卷 34-38页
作者: 崔巍 田晓瑞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北京10002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火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干扰因子,在促进森林发育、维持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景观多样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森林中的多种干扰间有关联性,火灾、虫害和病原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文中综述了火干扰与森林病虫害的相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生态 2010年 第12期30卷 3297-3303页
作者: 马姜明 刘世荣 史作民 刘兴良 缪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4 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4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都610081
森林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评价是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介绍了森林退化的概念,综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恢复目标的确定、参照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定量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叶甲科昆虫的定殖机制
收藏 引用
生态 2010年 第14期30卷 3901-3911页
作者: 程彬 孙晓玲 孔祥波 高长启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150040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长春130033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 杭州3100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叶甲科昆虫利用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作为嗅觉信号,并协同视觉信号共同作用以提高其远距离搜寻和定位寄主的效率。叶甲科昆虫也释放信息素来调节同种或者异种个体的行为反应;找到寄主植物后,叶子的形态特性和化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