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0 篇 期刊文献
  • 8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0 篇 农学
    • 254 篇 植物保护
    • 63 篇 林学
    • 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兽医学
    • 4 篇 园艺学
    • 4 篇 畜牧学
    • 2 篇 作物学
  • 163 篇 理学
    • 123 篇 生态学
    • 44 篇 生物学
  • 105 篇 工学
    • 63 篇 公安技术
    • 37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6 篇 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39 篇 生物防治
  • 27 篇 松褐天牛
  • 26 篇 植原体
  • 23 篇 森林火灾
  • 22 篇 花绒寄甲
  • 19 篇 松材线虫
  • 18 篇 栗山天牛
  • 15 篇 气候变化
  • 15 篇 水鸟
  • 15 篇 多样性
  • 14 篇 大兴安岭
  • 12 篇 云南松
  • 11 篇 白蜡吉丁肿腿蜂
  • 10 篇 系统发育
  • 10 篇 白蜡窄吉丁
  • 9 篇 红脂大小蠹
  • 9 篇 松材线虫病
  • 9 篇 生物学
  • 8 篇 空间分布
  • 8 篇 落叶松八齿小蠹

机构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21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2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6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15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 11 篇 西南林学院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10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大学
  • 9 篇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作者

  • 100 篇 杨忠岐
  • 68 篇 王小艺
  • 65 篇 张真
  • 64 篇 张星耀
  • 53 篇 舒立福
  • 50 篇 田国忠
  • 48 篇 梁军
  • 44 篇 王鸿斌
  • 43 篇 yang zhong-qi
  • 42 篇 张国钢
  • 41 篇 孔祥波
  • 39 篇 yang zhongqi
  • 39 篇 田晓瑞
  • 38 篇 唐艳龙
  • 37 篇 赵凤君
  • 36 篇 王明玉
  • 35 篇 汪来发
  • 34 篇 liang jun
  • 34 篇 林彩丽
  • 32 篇 zhang xingyao

语言

  • 553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学与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554 条 记 录,以下是171-180 订阅
排序:
马尾松毛虫常灾区、偶灾区和无灾区松针挥发物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5年 第3期51卷 170-174页
作者: 张苏芳 张真 孔祥波 王鸿斌 蔡道雄 陶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凭祥532600
【目的】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针叶林食叶害虫,呈现周期性暴发。不同暴发区松林生理特征影响松毛虫暴发过程的机制还不清楚。植物挥发物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生态过程,通过揭示不同松毛虫发生区域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特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森林病理的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2年 第7期48卷 134-144页
作者: 吕全 张星耀 梁军 严东辉 刘振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泰安271018
森林病理是一门应用植物病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研究森林植物病害的发生机制与防控技术的自然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随后的100多年来,森林病理已形成完整的科体系。受当代生命科整体飞速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2年 第5期25卷 616-619页
作者: 陶婧 韩崇选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王青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根据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LdMNPV的PCR检测技术体系,其对Ld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到1 ***-1。应用该技术体系从舞毒蛾带毒幼虫、卵、蛹的基因组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华松叶蜂病毒DnNPV的发现及其毒力测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7年 第7期43卷 138-141页
作者: 杨苗苗 李孟楼 曲良建 王玉珠 苏琴 张永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宁夏隆德县张程乡人民政府
One virus of Diprion nanhuaensis was separated from the died D. nanhuaensis, the virus belongs to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 in inclusion body appears SNPV(single nucleocapsid polyhedrosis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抗病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2期44卷 143-149页
作者: 王媛 梁军 张星耀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 成都61113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与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某些特定基因调控的,在细胞生长发育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物过程,伴随着细胞形态及分子生物等方面的特征。其中,植物过敏性反应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表现为植物在不亲和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冲磁场对松褐天牛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33卷 15-19页
作者: 宁少华 张星耀 屈智魏 王翔凤 梁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北京100093
通过不同的脉冲磁场处理,观察了磁场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探讨了脉冲磁场处理下松褐天牛幼虫在活力、生长发育、细胞膜透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脉冲磁场在一定程度上可杀死松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寄生落叶松红腹叶蜂的翠金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金小蜂科)
收藏 引用
动物分类 2012年 第3期37卷 596-601页
作者: 杨忠岐 夏固成 曹亮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 泾源756401
记述在宁夏六盘山林区发现的金小蜂科翠金小蜂属Tritneptis1新种,六盘山翠金小蜂*** ***.。新种群集外寄生于危害落叶松的重要害虫——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ü(Hartig)的预蛹和蛹上,是自然寄生这种食叶害虫的主要天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区域化行为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6年 第5期42卷 98-103页
作者: 王明玉 孙龙 舒立福 田晓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哈尔滨150040
应用美国阿拉斯加州1950—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1895—2001年及中国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场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波谱分析研究其质心随年份的波动现象。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林火的火场质心分别以一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花绒寄甲在甘肃地区越冬情况和耐寒能力调查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5年 第4期28卷 588-592页
作者: 魏可 张翌楠 杨忠岐 王小艺 韩玉英 刘毅 瞿明青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102442 嘉峪关市林业管理站 甘肃嘉峪关73510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在我国严重危害杨树(Populusspp)、柳树(Salix spp.)和榆树(U/mus pumila)等园林绿化和防护林树种,是一种重大的蛀干害虫,由于其隐蔽的生活方式和较长的生活史使对该害虫的防治受到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斑天牛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对策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9年 第1期22卷 148-153页
作者: 李建庆 杨忠岐 梅增霞 张雅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滨州学院 山东滨州2566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Batocera horsfieldi,a forestry pest,was an important stem-borer in *** Pest Risk Analysis(PRA) of *** was evaluated in order to providing more information to prevent the further spreading and intergreted control of t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