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0 篇 期刊文献
  • 8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0 篇 农学
    • 254 篇 植物保护
    • 63 篇 林学
    • 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兽医学
    • 4 篇 园艺学
    • 4 篇 畜牧学
    • 2 篇 作物学
  • 163 篇 理学
    • 123 篇 生态学
    • 44 篇 生物学
  • 105 篇 工学
    • 63 篇 公安技术
    • 37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6 篇 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39 篇 生物防治
  • 27 篇 松褐天牛
  • 26 篇 植原体
  • 23 篇 森林火灾
  • 22 篇 花绒寄甲
  • 19 篇 松材线虫
  • 18 篇 栗山天牛
  • 15 篇 气候变化
  • 15 篇 水鸟
  • 15 篇 多样性
  • 14 篇 大兴安岭
  • 12 篇 云南松
  • 11 篇 白蜡吉丁肿腿蜂
  • 10 篇 系统发育
  • 10 篇 白蜡窄吉丁
  • 9 篇 红脂大小蠹
  • 9 篇 松材线虫病
  • 9 篇 生物学
  • 8 篇 空间分布
  • 8 篇 落叶松八齿小蠹

机构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21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2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6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15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 11 篇 西南林学院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10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大学
  • 9 篇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作者

  • 100 篇 杨忠岐
  • 68 篇 王小艺
  • 65 篇 张真
  • 64 篇 张星耀
  • 53 篇 舒立福
  • 50 篇 田国忠
  • 48 篇 梁军
  • 44 篇 王鸿斌
  • 43 篇 yang zhong-qi
  • 42 篇 张国钢
  • 41 篇 孔祥波
  • 39 篇 yang zhongqi
  • 39 篇 田晓瑞
  • 38 篇 唐艳龙
  • 37 篇 赵凤君
  • 36 篇 王明玉
  • 35 篇 汪来发
  • 34 篇 liang jun
  • 34 篇 林彩丽
  • 32 篇 zhang xingyao

语言

  • 553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学与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5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系统分类评述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7年 第3期20卷 415-422页
作者: 赵嘉平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本文系统论述了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Ces.&De Not.)及其无性型的系统分类现状。首先概述了Botry-osphaeria真菌模式种的建立及无性型分类的演化过程,主要介绍了Botryosphaeria真菌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观点:即Botryosphaeria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味牛肝菌-毛白杨根系水培互作体系的构建以及抗逆相关基因对信号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 2019年 第4期55卷 530-538页
作者: 谢宪 梁军 倪杨 胡瑞瑞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研究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 ECM)真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为试验材料,设计两种模拟ECM早期共生阶段进行信号分泌、传导与识别的水培互作试验体系,分析其对候选共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2期27卷 219-224页
作者: 马建伟 王曦茁 汪来发 王源 苟大平 王艳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研究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突变体的表型特征,为淡紫拟青霉致病机制分析及致病相关的基因克隆奠定基础。PCR检测筛选的14株T-DNA插入突变体,观察和测定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丝干质量等生物性状,并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旱及种内竞争胁迫对树体电指标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7年 第1期20卷 105-110页
作者: 梁军 屈智巍 贾秀贞 刘惠文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研究结果表明,对毛白杨扦插苗干旱胁迫第3天,各处理出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树体干部阻抗升高、树体干部电容减小的变化;对照处理则在第9天出现类似变化。在种内竞争胁迫15 d后,毛白杨扦插苗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南林区卫星监测热点及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0年 第4期23卷 523-529页
作者: 田晓瑞 赵凤君 舒立福 王明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火监测中心提供的2005—2007年卫星监测到的热点数据及相关信息和研究区及其周边2004—2007年34个气象站的每日定时观测数据,计算森林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各组分指数,分析西南地区森林火险和热点的分布规律。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原体tuf基因与其上游部分基因结构和相关基因启动子保守区域特征及活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8年 第7期26卷 738-748页
作者: 于少帅 林彩丽 王圣洁 张文鑫 田国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植原体寄主种类多,危害范围广,开展其遗传多样性、关键基因调控等方面研究有助于提高该病害综合防治水平。通过长片段PCR引物扩增我国PaWB-sdyz、PaWB-fjfz和LY-fjya1植原体株系tuf基因及其上游6个基因的片段,进行植原体基因启动子保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5—2007年大兴安岭林火释放碳量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 2009年 第12期20卷 2877-2883页
作者: 田晓瑞 殷丽 舒立福 王明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根据野外火烧迹地调查,比较过火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差异,计算2005—2007年大兴安岭林区各种可燃物类型的过火面积、火烧消耗的可燃物量,对森林火烧程度进行分级,并利用植物平均含碳率估算林火释放碳量.结果表明:2005—2007年大兴安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有害干扰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12年 第3期32卷 964-973页
作者: 袁菲 张星耀 梁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在分析国内外提出的众多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不足后,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筛选。最终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从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大气污染、人为有害干扰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寡核苷酸管芯片技术检测和鉴别我国不同组植原体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7年 第1期30卷 99-110页
作者: 王圣洁 林彩丽 严东辉 于少帅 李永 汪来发 朴春根 郭民伟 淮稳霞 田国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已有报道,为了筛选出适合于我国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建立管芯片检测和鉴别植原体技术,并对我国发生的疑似植原体病害进行鉴别。[方法]通过PCR扩增结合管芯片杂交技术,对收集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FCC与神经网络的小蠹声音种类自动鉴别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 2011年 第5期33卷 81-85页
作者: 罗茜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昆虫发出的各种声音具有种间特异性,是非常可靠的分类依据。利用这一特性,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对昆虫自动分类的新方法。本实验录制了红脂大小蠹、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华山松大小蠹4种小蠹虫的胁迫声,利用Adobe Adition2.0对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