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1 篇 期刊文献
  • 2 件 标准
  • 2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 篇 农学
    • 5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8 篇 林学
    • 6 篇 畜牧学
    • 4 篇 草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69 篇 理学
    • 58 篇 生态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地质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39 篇 工学
    • 18 篇 林业工程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1 篇 华北落叶松
  • 8 篇 气候变化
  • 8 篇 毛乌素沙地
  • 7 篇 樟子松
  • 6 篇 乌兰布和沙漠
  • 6 篇 库姆塔格沙漠
  • 6 篇 六盘山
  • 5 篇 群落特征
  • 5 篇 液流
  • 4 篇 荒漠化
  • 4 篇 生物量
  • 4 篇 物种多样性
  • 4 篇 “三北”工程
  • 4 篇 植被恢复
  • 4 篇 环境因子
  • 4 篇 驱动因素
  • 4 篇 青藏高原
  • 4 篇 土壤因子
  • 4 篇 戈壁
  • 4 篇 荒漠化防治

机构

  • 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3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三北工程研究院
  • 11 篇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
  • 9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甘肃敦煌荒漠生态...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 篇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
  • 5 篇 库姆塔格荒漠生态...
  • 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青海共和荒漠生态...
  • 4 篇 新乡学院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21 篇 吴波
  • 19 篇 王彦辉
  • 19 篇 卢琦
  • 18 篇 杨晓晖
  • 14 篇 朱媛君
  • 14 篇 熊伟
  • 14 篇 wu bo
  • 13 篇 时忠杰
  • 13 篇 于澎涛
  • 13 篇 lu qi
  • 11 篇 韩新生
  • 11 篇 图雅
  • 11 篇 yang xiaohui
  • 10 篇 李佳
  • 10 篇 xiong wei
  • 10 篇 黄雅茹
  • 9 篇 zhu yuanjun
  • 9 篇 wang yanhui
  • 9 篇 徐丽宏
  • 9 篇 姚斌

语言

  • 15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3期45卷 1126-1136页
作者: 席磊 冯益明 戚曌 曹晓明 丁杰 崔梦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威胁之一,其发生常伴随林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固碳能力减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退问题,进而导致土地地力低下。环塔里木盆地作为荒漠化问题突出的生态脆弱区,易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戈壁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群落水分来源的年际动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5年 第1期45卷 85-93页
作者: 王阿晴 朱雅娟 马媛 蔺方春 李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荒漠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内蒙古磴口县015200
连续两年生长季在狼山南麓戈壁采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群落的灌木枝条和土壤,利用稳定氧同位素技术研究群落水分来源的年际动态。结果表明:2021年,春季大雨后沙冬青、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刺旋花(Convolvulu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蒙古高原干旱程度监测数据集(1981-2018年)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 第1期10卷 318-332页
作者: 曹晓明 冯益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三北工程研究院 北京100091
蒙古高原地处东北亚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干旱时有发生。开展区域长时间序列干旱程度监测是掌握该区干旱发生发展及演变特点,全面分析干旱发生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基于蒙古高原范围内1981-2018年AVHRR-PathFinder和MODIS数据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草地年均波文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8期45卷 4046-4058页
作者: 朱躲萍 姚斌 王军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大数据与模拟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林木遗传与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波文比(β)表征陆面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能反映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平衡和分配过程,是植被变的生物地球物理效应研究的热点。选择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基于全球尺度双源遥感蒸散发模型ARTS (air-relative-humidity-based tw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呼伦贝尔沙草地不同放牧潜力阶段群落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5年 第2期45卷 205-216页
作者: 王百竹 白建华 萨拉 王丹雨 杨晓晖 朱媛君 时忠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草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基地。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沙问题,威胁着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呼伦贝尔沙草地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物种组成、植物功能群以及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的分布与制图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1期55卷 126-140页
作者: 李晓雅 王锋 段涛 杨凯捷 杨斌 王春梅 田昕 卢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三北工程研究院 巴彦淖尔015200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北京10009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稀树草原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区域,对调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和陆地碳循环至关重要.由于稀树草原树草混合分布使其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当前的全球土地覆盖分类图多将其划分为森林或草原.中国温带稀树草原覆盖面积广泛,但缺乏对其空间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围封对辽西北退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5年 第3期44卷 884-891页
作者: 桑思月 杨沂杰 赵京东 乌云娜 吕林有 宋彦涛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辽宁阜新123008
以辽西北农牧交错带退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以及土壤固碳能力随围封年限的变特征。结果表明:围封6年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18.6%。随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和弃耕地空间格局变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5年 第4期48卷 661-672页
作者: 费兵强 吴波 殷婕 董春媛 马慧榕 修晓敏 贾晓红 庞营军 张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乌审旗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300
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基于长时序多源遥感数据,分析了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与弃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1964—2020年毛乌素沙地新垦耕地和弃耕地面积变可分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盘山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3期61卷 108-120页
作者: 杨世纪 万艳芳 白雨诗 王冬梅 于澎涛 王彦辉 王巍樾 陈瑜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目的】在作为我国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宁夏六盘山的半干旱区,定量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对气象条件、土壤水分、林冠结构的响应规律及其坡向差异,为该区域林水协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10月,在叠叠沟小流域西北坡NW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优势木径向生长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坡向差异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1期61卷 26-36页
作者: 王巍樾 万艳芳 王冬梅 于澎涛 王彦辉 白雨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探究六盘山半干旱区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优势木径向生长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响应差异,为未来气候变背景下的森林生长预测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生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不同坡向(西北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