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1 篇 期刊文献
  • 2 件 标准
  • 2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 篇 农学
    • 5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8 篇 林学
    • 6 篇 畜牧学
    • 4 篇 草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69 篇 理学
    • 58 篇 生态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地质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39 篇 工学
    • 18 篇 林业工程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1 篇 华北落叶松
  • 8 篇 气候变化
  • 8 篇 毛乌素沙地
  • 7 篇 樟子松
  • 6 篇 乌兰布和沙漠
  • 6 篇 库姆塔格沙漠
  • 6 篇 六盘山
  • 5 篇 群落特征
  • 5 篇 液流
  • 4 篇 荒漠化
  • 4 篇 生物量
  • 4 篇 物种多样性
  • 4 篇 “三北”工程
  • 4 篇 植被恢复
  • 4 篇 环境因子
  • 4 篇 驱动因素
  • 4 篇 青藏高原
  • 4 篇 土壤因子
  • 4 篇 戈壁
  • 4 篇 荒漠化防治

机构

  • 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3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三北工程研究院
  • 11 篇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
  • 9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甘肃敦煌荒漠生态...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 篇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
  • 5 篇 库姆塔格荒漠生态...
  • 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青海共和荒漠生态...
  • 4 篇 新乡学院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21 篇 吴波
  • 19 篇 王彦辉
  • 19 篇 卢琦
  • 18 篇 杨晓晖
  • 14 篇 朱媛君
  • 14 篇 熊伟
  • 14 篇 wu bo
  • 13 篇 时忠杰
  • 13 篇 于澎涛
  • 13 篇 lu qi
  • 11 篇 韩新生
  • 11 篇 图雅
  • 11 篇 yang xiaohui
  • 10 篇 李佳
  • 10 篇 xiong wei
  • 10 篇 黄雅茹
  • 9 篇 zhu yuanjun
  • 9 篇 wang yanhui
  • 9 篇 徐丽宏
  • 9 篇 姚斌

语言

  • 15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冠层截留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 第10期21卷 2487-2493页
作者: 徐丽宏 时忠杰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通过野外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了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冠层截留量、冠层截留容量和冠层截留模拟参数的变.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冠层截留率在8.59%~17.94%,穿透降雨率超过80%,树干茎流率在0.23%~3.10%;冠层截留容量在0.78~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乌素沙地典型下垫面土壤粒度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4年 第12期43卷 3571-3579页
作者: 张令光 成龙 孙迎涛 庞营军 李佳 贾晓红 费兵强 修晓敏 殷婕 吴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不同下垫面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以毛乌素沙地典型下垫面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和滩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5、5~10和10~20 cm深度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土壤粒度组成、参数和粒配曲线的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卫星追踪定位技术的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生境利用和迁移规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10期56卷 192-198页
作者: 薛亚东 李迪强 李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确定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生境利用情况,识别野骆驼的迁移路径,为野骆驼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对策。【方法】利用卫星追踪定位技术,于2014—2016年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对3峰野骆驼进行追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主要养分元素的分配及循环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23年 第3期36卷 119-128页
作者: 李清雪 贾志清 何凌仙子 赵雪彬 羊秀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青海共和8130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了解沙地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分配及循环特征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植物适应环境的策略,为沙地植被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寒沙地6、9、11、17和31年生中间锦鸡儿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标准株全株收获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Landsat 8和Sentinel-2数据的砒砂岩区生物量估算的差异性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22年 第4期42卷 188-194页
作者: 刘雨晴 闫峰 陈俊翰 何晨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分析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估算的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差异,为遥感估算荒漠生态系统AGB的研究中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地面AGB调查的基础上,结合Landsat 8与Sentinel-2影像建立AGB-M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三北”工程科技攻坚方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世界林业研究 2024年 第5期37卷 1-8页
作者: 孔维远 崔桂鹏 卢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三北工程研究院 北京100091
“三北”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在森林和草原植被建设、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科技创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总体科研投入仍不高,科技成果未能充分支撑工程建设。新时期的“三北”工程,从过去单一的植被建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荒漠-草原过渡带灌木群落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2年 第2期42卷 104-112页
作者: 宋兆斌 辛智鸣 朱雅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内蒙古磴口015200
荒漠-草原过渡带是草原逐渐被荒漠取代的区域。沿阿拉善左旗-乌拉特后旗调查灌木群落,分析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荒漠-草原过渡带有62种植物,隶属于18科、47属,禾本科、藜科、豆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苹果园蒸腾导度大气驱动规律比较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2年 第18期42卷 7553-7576页
作者: 陈帅 党宏忠 丛日春 王檬檬 李明阳 刘春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呼和浩特010018
植物蒸腾导度是表征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植物-大气间水汽传导过程、反映植物水分调控能力的一类重要变量,常见有冠层导度(G_(c))、冠层气孔导度(G_(s))与叶片气孔导度(g_(s)),明确三者在反映冠层蒸腾过程时的异同或关联性对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降雨格局对高寒沙地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年 第4期36卷 120-125页
作者: 李清雪 贾志清 何凌仙子 高娅 杨恒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共和8130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以青海共和盆地高寒沙区典型固沙植物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频次和降雨梯度对中间锦鸡儿幼苗形态特征、生物量及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降雨频次下80%M(M为2009-2018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桃家沟流域混交林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年 第3期37卷 121-128页
作者: 张佳鹏 贾志清 李清雪 何凌仙子 高娅 王陇 韩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共和81309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以冬奥会场馆(崇礼赛区)周边小桃家沟流域上、中、下游樟子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25个20m×20m样方,并测量林木的胸径、树高,分析样地内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特征及其林分稳定性。结果表明,一元分布中,流域上、中、下游平均角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