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1 篇 期刊文献
  • 2 件 标准
  • 2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1 篇 农学
    • 5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8 篇 林学
    • 6 篇 畜牧学
    • 4 篇 草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69 篇 理学
    • 58 篇 生态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理学
    • 3 篇 地质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39 篇 工学
    • 18 篇 林业工程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1 篇 华北落叶松
  • 8 篇 气候变化
  • 8 篇 毛乌素沙地
  • 7 篇 樟子松
  • 6 篇 乌兰布和沙漠
  • 6 篇 库姆塔格沙漠
  • 6 篇 六盘山
  • 5 篇 群落特征
  • 5 篇 液流
  • 4 篇 荒漠化
  • 4 篇 生物量
  • 4 篇 物种多样性
  • 4 篇 “三北”工程
  • 4 篇 植被恢复
  • 4 篇 环境因子
  • 4 篇 驱动因素
  • 4 篇 青藏高原
  • 4 篇 土壤因子
  • 4 篇 戈壁
  • 4 篇 荒漠化防治

机构

  • 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3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三北工程研究院
  • 11 篇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
  • 9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甘肃敦煌荒漠生态...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 篇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
  • 5 篇 库姆塔格荒漠生态...
  • 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青海共和荒漠生态...
  • 4 篇 新乡学院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21 篇 吴波
  • 19 篇 王彦辉
  • 19 篇 卢琦
  • 18 篇 杨晓晖
  • 14 篇 朱媛君
  • 14 篇 熊伟
  • 14 篇 wu bo
  • 13 篇 时忠杰
  • 13 篇 于澎涛
  • 13 篇 lu qi
  • 11 篇 韩新生
  • 11 篇 图雅
  • 11 篇 yang xiaohui
  • 10 篇 李佳
  • 10 篇 xiong wei
  • 10 篇 黄雅茹
  • 9 篇 zhu yuanjun
  • 9 篇 wang yanhui
  • 9 篇 徐丽宏
  • 9 篇 姚斌

语言

  • 15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埋深对人工梭梭林年龄结构及动态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9期44卷 8688-8698页
作者: 朱美菲 韩政伟 雷春英 王湘莲 程金花 张友焱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 新疆精河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乌鲁木齐83006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针对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3个不同地下水埋深(GW1=4.78 m,GW2=9.39 m,GW3=11.76 m)条件下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群进行了深入的年龄结构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种群的生存状况,并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荒漠绿洲过渡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沙冬青器官生态学计量特征对异质生境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期44卷 858-869页
作者: 董雪 许德浩 韩春霞 海鹭 刘源 张景波 卢琦 黄雅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磴口0152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荒漠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091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 磴口015200
以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是西北荒漠地区唯一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研究对象,分析异质性荒漠生境(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石质沙地、洪积砾石坡地和盐碱滩地)对沙冬青叶、茎、根、花和种子生态学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eta分析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动态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4年 第12期47卷 2051-2063页
作者: 修晓敏 吴波 费兵强 殷婕 张令光 李佳 庞营军 贾晓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三北工程研究院 北京100091
荒漠化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毛乌素沙地是我国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过去30a来已有许多关于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动态的研究,但是缺乏对近70a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动态变趋势的系统分析。采用Meta分析方法整合39个研究案例的研究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酸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种子 2022年 第7期41卷 97-101,118页
作者: 岳雪娇 刘英 向仰州 黄沛 姚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 贵阳550018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 贵阳550018
为探讨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和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 L.)种子幼苗对酸雨胁迫的响应,分别在pH值为2.0、2.5、3.0、3.5、4.0、5.0的酸雨条件下观测并分析两种豆科牧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埋、干旱及盐碱胁迫对苦豆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 第3期3卷 68-76页
作者: 史超逸 王丹雨 赵京东 王百竹 朱媛君 时忠杰 杨晓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北京100091
【目的】探究沙埋、干旱以及盐碱3种单因素胁迫如何影响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种子萌发特性,揭示3种胁迫在不同梯度变下与苦豆子种子萌发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苦豆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及生物量分配对沙漠的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2年 第1期42卷 123-133页
作者: 孙迎涛 岳艳鹏 成龙 庞营军 赵河聚 费兵强 修晓敏 吴波 赵雨兴 石麟 何金军 贾晓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植物的资源分配模式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优势半灌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沙漠程度(潜在、轻度、中度、重度)下油蒿营养、生殖器官的生长特征和生物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背景下松材线虫在中国分布的时空变预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5年 第6期51卷 119-126页
作者: 程功 吕全 冯益明 理永霞 王艳丽 张星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哈尔滨1500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目的】松材线虫病严重破坏我国松林资源,经济损失巨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蔓延气候变密切相关。本研究借助气候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预测松材线虫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研究松材线虫不同地区流行灾变的可能性,准确评估松材线虫在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典型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张家口屯垦林场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0期44卷 138-148页
作者: 黄沛 石涵宇 李卫 纪署光 侯振宏 王海民 姚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北京100091 甘肃敦煌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甘肃敦煌736200 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北张家口075500
【目的】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在植被演替和养分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土壤养分转的最重要的调节器之一,也是评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农牧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评价植被恢复成效,深入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线性校正的环塔里木盆地1990-2021年地表反照率时空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4年 第4期9卷 417-426页
作者: 席磊 戚曌 曹晓明 崔梦淳 丁杰 冯世昂 冯益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湖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塔里木盆地是生态极端脆弱区,更是人为扰动剧烈区,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地表反照率(Albedo)在研究区域尺度的荒漠化现状、气候变以及生态系统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水分收支变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 第7期33卷 1861-1870页
作者: 岳艳鹏 成龙 孙迎涛 庞营军 吴波 石麟 何金军 贾晓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北京100091 荒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探究半干旱生态系统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并量生物结皮覆盖下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可为荒漠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2018—2020年生长季(5—10月)对毛乌素沙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如藻类和苔藓)覆盖区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