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农学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 篇 林学
    • 1 篇 园艺学
  • 11 篇 理学
    • 9 篇 生态学
    • 2 篇 生物学
  • 8 篇 工学
    • 6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 篇 季风常绿阔叶林
  • 5 篇 思茅松
  • 4 篇 重要值
  • 3 篇 物种组成
  • 3 篇 物种多样性
  • 2 篇 粗根
  • 2 篇 金沙江流域干热河...
  • 2 篇 水源涵养量
  • 2 篇 思茅松天然林
  • 2 篇 细根
  • 2 篇 生物量
  • 2 篇 土地利用
  • 2 篇 化学计量学
  • 2 篇 思茅松人工林
  • 2 篇 invest模型
  • 2 篇 变异系数
  • 2 篇 人工林
  • 2 篇 种间联结
  • 2 篇 地形因子
  • 1 篇 植物多样性

机构

  • 2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
  • 7 篇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
  • 7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3 篇 云南省太阳河自然...
  • 3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2 篇 国家林业局云南普...
  • 2 篇 云南太阳河省级自...
  • 2 篇 云南普洱森林生态...
  • 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 篇 普洱市思茅区万掌...
  • 2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2 篇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
  • 1 篇 云南省农村科技服...
  • 1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业局...
  • 1 篇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

  • 25 篇 苏建荣
  • 22 篇 李帅锋
  • 17 篇 郎学东
  • 17 篇 刘万德
  • 13 篇 su jian-rong
  • 13 篇 黄小波
  • 12 篇 li shuai-feng
  • 8 篇 lang xue-dong
  • 7 篇 liu wan-de
  • 7 篇 huang xiao-bo
  • 7 篇 贾呈鑫卓
  • 6 篇 徐崇华
  • 4 篇 苏磊
  • 4 篇 su jianrong
  • 3 篇 li shuaifeng
  • 3 篇 钟华
  • 3 篇 杨利华
  • 3 篇 xu chong-hua
  • 3 篇 张志钧
  • 3 篇 徐凡迪

语言

  • 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云南松林次生演替阶段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 第3期32卷 887-894页
作者: 徐凡迪 李帅锋 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土壤细菌多样性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因子,森林演替是影响其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云南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驱动机制。本研究以云南省永仁县皆伐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152种木本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6年 第3期35卷 567-575页
作者: 黄小波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结构最复杂、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研究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对于认识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和限制状况以及系统稳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云南普洱地区29块30 m×30 m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集合种群理论及其在野生植物保育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8年 第1期31卷 145-149页
作者: 苏建荣 缪迎春 刘万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云南昆明650224
[目的]探索集合种群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集合种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集合种群概念产生于1970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形因子对思茅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6年 第3期29卷 424-429页
作者: 贾呈鑫卓 李帅锋 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云南昆明650224
[目的]以思茅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对思茅松人工林SOC储量的影响,为精确评估思茅松人工林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不同土壤层次的SOC含量、全氮、土壤密度、C:N和SOC储量进行T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生态弹性及生长衰退过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0年 第6期56卷 1-11页
作者: 申佳艳 李帅锋 黄小波 王绍武 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普洱665000 云南省永仁县林业和草原局 永仁651400
【目的】研究影响金沙江流域云南松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及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的生态弹性和生长衰退历史,为预测未来极端干扰事件对云南松生长动态的影响提供依据,为该区森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生长锥钻取金沙江流域永仁县不同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特征与生物量分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7年 第1期36卷 21-28页
作者: 贾呈鑫卓 李帅锋 苏建荣 童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昆明650224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通过研究不同径级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特征、地上部分各器官以及根系生物量分配特征,构建以胸径和树高为变量的思茅松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方程,为思茅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准确测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思茅松的粗根(根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改进及命名探讨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21年 第5期41卷 641-659页
作者: 郎学东 刘万德 刘娇 苏建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昆明650224
综合世界植被和中国植被的分类进展,以群落外貌、结构、动态、种类组成、成因和生境相结合为依据,提出一个新改进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仍坚持将植被型(Vegetation type)、群系(Alliance)和群丛(Associaton)作为植被分类的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变化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5年 第6期28卷 810-817页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郎学东 黄小波 贾呈鑫卓 童清 唐红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以思茅松人工林中龄林、近熟林和过熟林及附近区域思茅松天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造林对思茅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大小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与C:N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熟林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松自由授粉家系遗传参数与早期选择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7年 第6期30卷 929-935页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郎学东 黄小波 缪迎春 杨利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目的]通过对思茅松自由授粉子代测试林的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进行优良家系选择,为建立思茅松高世代种子园及培育优良无性系苗木提供种质资源。[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214个思茅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试林中选择胸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物种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 第1期39卷 52-62页
作者: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张志钧 黄小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云南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昆明650224
为探索植物叶片氮(N)、磷(P)、碳(C)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在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选取6种优势植物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短刺锥(Castanopsis echidnocarpa)、泥柯(Lithocarpus fenestratus)、截果柯(Li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