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99 篇 期刊文献
  • 19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9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73 篇 农学
    • 928 篇 林学
    • 37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1 篇 园艺学
    • 110 篇 作物学
    • 77 篇 植物保护
    • 34 篇 畜牧学
    • 23 篇 草学
  • 702 篇 工学
    • 464 篇 林业工程
    • 5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0 篇 农业工程
    • 3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7 篇 生物工程
    • 23 篇 水利工程
    • 2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9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8 篇 公安技术
  • 657 篇 理学
    • 336 篇 生态学
    • 291 篇 生物学
    • 39 篇 大气科学
    • 8 篇 化学
  • 53 篇 医学
    • 3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7 篇 中西医结合
    • 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0 篇 管理学
    • 1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45 篇 楸树
  • 39 篇 杨树
  • 38 篇 无性系
  • 36 篇 生长
  • 35 篇 日本落叶松
  • 35 篇 遗传多样性
  • 34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生物量
  • 28 篇 杉木
  • 28 篇 栓皮栎
  • 27 篇 品质
  • 26 篇 光合特性
  • 26 篇 牡丹
  • 26 篇 光合作用
  • 25 篇 核桃
  • 25 篇 遗传变异
  • 24 篇 土壤水分
  • 23 篇 沙棘
  • 23 篇 种源
  • 22 篇 欧洲云杉

机构

  • 61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9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6 篇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
  • 149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3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0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9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5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2 篇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
  • 47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4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43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4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3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3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3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 篇 甘肃小陇山林业科...
  • 28 篇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

作者

  • 237 篇 王军辉
  • 145 篇 张建国
  • 130 篇 王贵禧
  • 129 篇 张劲松
  • 110 篇 孟平
  • 105 篇 孙振元
  • 102 篇 王雁
  • 94 篇 段爱国
  • 92 篇 彭镇华
  • 88 篇 梁丽松
  • 87 篇 张守攻
  • 78 篇 马建伟
  • 69 篇 韩蕾
  • 69 篇 周金星
  • 67 篇 惠刚盈
  • 65 篇 苏晓华
  • 55 篇 孙晓梅
  • 54 篇 王成
  • 53 篇 张旭东
  • 52 篇 郑勇奇

语言

  • 2,09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
2095 条 记 录,以下是811-820 订阅
排序: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青藏高原25种灌木的抗旱性评价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青藏高原25种灌木的抗旱性评价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潘昕 邱权 李吉跃 王军辉 何茜 苏艳 马建伟 杜坤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青藏高原25种灌木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植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比叶片角质层、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厚度,以及气孔长、宽,气孔密度等12项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氮素指数施肥下三个楸树无性系叶片发育动态变化
不同氮素指数施肥下三个楸树无性系叶片发育动态变化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吴俊文 何茜 李吉跃 王力朋 董菊兰 王军辉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本试验选用三个2年生楸树无性系组培苗1-4,7080,015-1,设置4种水平(CK、6、10、14g尿素/株)指数施肥处理,每个处理12盆,每个处理挑选3盆,每盆选择2片将要开始伸长的顶叶做标记。于2011年7月1—25日每隔3天采用数码相机对叶片进行拍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后代保护机制的松墨天牛产卵痕在云南松主干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基于后代保护机制的松墨天牛产卵痕在云南松主干的垂直分布特征分...
收藏 引用
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杨子祥 刘娟 陈飞 孙宝刚 段兆尧 梁军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昆明 650204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长沙 410004
松墨天牛产卵痕在不同松类寄主树干上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有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寄主树皮厚度和木段直径有关,但树皮主要包括木栓层和韧皮层,而木段直径也仅是树皮表面积和树皮发育成熟度等因素的间接反映,具体是树皮中的哪一层或哪些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形成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遗传 2013年 第6期35卷 714-726页
作者: 许晨璐 孙晓梅 张守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对杂种优势这一普遍而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研究虽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根本机理尚未阐述清楚。继基因组组成差异及基因效应研究之后,基因表达差异成为探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新的切入点。旨在通过揭示杂种中等位基因差异表达、杂种与亲本间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旅游者视角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基于旅游者视角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收藏 引用
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
作者: 潘丽丽 崔丽娟 吴明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科普教育、旅游休闲是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作为受众的旅游者在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国家湿地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旅游者视角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基于旅游者视角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收藏 引用
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
作者: 潘丽丽 崔丽娟 吴明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来源: 评论
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评述
收藏 引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45卷 158-160,76,153页
作者: 马跃 吕全 于成明 李琴 刘会香 张星耀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泰安271018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山东新河矿业有限公司嘉祥林场 山东嘉祥272400
早期诊断技术的应用是对松材线虫病这一重大森林生物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进而防控该病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化学生化、媒介昆虫、光谱学、电学、早期检测管等方面对目前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闪烁仪法测算丘陵山地人工林显热通量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13年 第2期26卷 140-144页
作者: 郑宁 孟平 张劲松 尹昌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采用2009年5月至9月期间大孔径闪烁仪(LAS)每日连续观测数据,并基于Monin-Obukhov近地层大气相似理论,测算了地处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丘陵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的显热通量(H),分析了H对波文比(β)、零平面位移(d)、LA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4年 第5期50卷 159-159页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焦作454000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F2代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南杨。5年生平均胸径19.7 cm,平均树高15.8 m,单株材积0.174 6 m3,比对照I-69杨和中林46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33%和46%。窄冠,速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新品种‘中豫1号’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4年 第7期50卷 170-170页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焦作454000
中豫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创新杨。5年生平均胸径18.2 cm,平均树高14.8 m,单株材积0.142 8 m3,分别超出对照108杨16.7%,22.5%和26.6%。速生,抗天牛,树主干通直,冠幅较小。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