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69 篇 期刊文献
  • 15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64 篇 农学
    • 42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94 篇 植物保护
    • 244 篇 林学
    • 13 篇 畜牧学
    • 10 篇 园艺学
    • 8 篇 作物学
    • 6 篇 兽医学
    • 2 篇 草学
  • 420 篇 理学
    • 334 篇 生态学
    • 70 篇 生物学
    • 19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化学
  • 307 篇 工学
    • 158 篇 林业工程
    • 62 篇 公安技术
    • 26 篇 水利工程
    • 2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农业工程
    • 1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9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6 篇 医学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法学

主题

  • 73 篇 三峡库区
  • 48 篇 气候变化
  • 40 篇 生物防治
  • 37 篇 马尾松
  • 32 篇 植原体
  • 31 篇 生物量
  • 31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27 篇 松褐天牛
  • 27 篇 多样性
  • 25 篇 消落带
  • 25 篇 华北落叶松
  • 24 篇 松材线虫
  • 23 篇 花绒寄甲
  • 20 篇 大兴安岭
  • 20 篇 六盘山
  • 20 篇 森林火灾
  • 19 篇 物种多样性
  • 19 篇 栗山天牛
  • 17 篇 崖柏
  • 17 篇 海南岛

机构

  • 57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7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52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3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4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
  • 3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26 篇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
  • 2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2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22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20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20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作者

  • 163 篇 肖文发
  • 120 篇 刘世荣
  • 104 篇 杨忠岐
  • 88 篇 王兵
  • 87 篇 王彦辉
  • 87 篇 张真
  • 86 篇 臧润国
  • 70 篇 张星耀
  • 69 篇 王小艺
  • 64 篇 李迪强
  • 63 篇 田国忠
  • 62 篇 黄志霖
  • 60 篇 史作民
  • 58 篇 孔祥波
  • 57 篇 程瑞梅
  • 56 篇 王鸿斌
  • 55 篇 梁军
  • 54 篇 于澎涛
  • 52 篇 郭泉水
  • 52 篇 舒立福

语言

  • 1,4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14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1-1110 订阅
排序:
三峡库区消落带回水区水淹初期土壤种子库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 第12期20卷 2891-2897页
作者: 王晓荣 程瑞梅 封晓辉 郭泉水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将三峡库区消落带回水区次生灌丛和弃耕地分成水淹区段、未水淹区段和对照样带,通过萌发法对其土壤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次生灌丛种子密度为(6991±954)粒·m-2、弃耕地种子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要发达国家林业有关碳源汇及其计量方法与参数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9年 第2期22卷 285-293页
作者: 张小全 朱建华 侯振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本文收集了主要附件I国家缔约方2008年最新更新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递补交的1990—2006年国家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对林业(包括森林及其与其它地类之间的转化)碳计量采用的方法、参数和碳源汇计量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响丝栗栲树干液流速度的环境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33卷 43-48页
作者: 王兵 郭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利用热技术对江西大岗山国家生态站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之一的丝栗栲树干液流进行了研究,并用梯度自动气象站对气象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开展了同步监测。结果表明:丝栗栲树干液流速度表现为双峰曲线;影响丝栗栲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污泥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9年 第1期29卷 416-426页
作者: 白莉萍 伏亚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剧增,城市污泥已成为世界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且不合理的管理可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污泥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可能对土壤及其生产力有利,特别对退化土壤能进行有机修复,并改善土壤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三种低海拔热带林的生物量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09年 第7期24卷 1212-1222页
作者: 刘万德 臧润国 丁易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利用样地调查资料并结合生物量模型,分析了海南岛3种低海拔热带林生物量及其随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带低地雨林总生物量(409 Mg/hm^2)高于热带季雨林(205 Mg/hm^2)和转化季雨林(176 Mg/hm^2),而热带季雨林具有最高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霸王岭两种典型热带季雨林群落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9年 第7期29卷 3465-3476页
作者: 刘万德 臧润国 丁易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热带季雨林为海南岛的隐域性植被类型,分布在与热带低地雨林相似的海拔范围但生境条件较差的部地段,在旱季其大部分的乔木种类和个体都会落叶。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分布着海南岛最为典型且大都保存较为完好的热带季雨林原始林,按照其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杉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9年 第4期45卷 124-130页
作者: 王兵 马向前 郭浩 王燕 冷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643.82亿元.a-1和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初期土壤物理性质及金属含量初探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9年 第5期23卷 156-161页
作者: 程瑞梅 王晓荣 肖文发 郭泉水 封晓辉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内的两种植被类型,沿海拔梯度划分为已淹区段、未淹区段以及对比样带,对其土壤的物理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淹区段内,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减少、土壤通气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湿地健康评价方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9年 第9期29卷 5015-5022页
作者: 陈展 尚鹤 姚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湿地健康评价是湿地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内容复杂繁多,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有不同的评价方法。美国近十几年来在湿地健康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介绍美国开发和应用的评价方法,包括Level Ⅰ水平的景观发展强度法(L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臭矢菜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病理学报 2009年 第4期39卷 377-384页
作者: 李永 田国忠 徐启聪 朴春根 汪来发 郭民伟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实验采用DAPI荧光显微镜、PCR、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对海南臭矢菜丛枝病样进行了检测和鉴定。以染病臭矢菜总DNA为模板应用3对植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PCR产物为16S rDNA(1 430 bp)、16S-23S rDNA(358bp)、rpDNA(1 294 bp)。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