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19 篇 期刊文献
  • 108 篇 专利
  • 68 篇 会议
  • 22 件 标准
  • 2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3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3 篇 农学
    • 34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87 篇 植物保护
    • 180 篇 林学
    • 17 篇 园艺学
    • 12 篇 作物学
    • 9 篇 畜牧学
    • 5 篇 兽医学
  • 409 篇 理学
    • 321 篇 生态学
    • 68 篇 生物学
    • 18 篇 大气科学
  • 268 篇 工学
    • 103 篇 林业工程
    • 65 篇 公安技术
    • 3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6 篇 农业工程
    • 15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1 篇 管理学
    • 1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0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法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45 篇 气候变化
  • 29 篇 多样性
  • 25 篇 生物防治
  • 23 篇 华北落叶松
  • 23 篇 三峡库区
  • 21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19 篇 生物多样性
  • 18 篇 马尾松
  • 18 篇 自然保护区
  • 17 篇 森林火灾
  • 16 篇 土壤有机碳
  • 15 篇 物种多样性
  • 15 篇 松材线虫
  • 15 篇 海南长臂猿
  • 14 篇 环境因子
  • 13 篇 红外相机
  • 13 篇 生物量
  • 13 篇 雷击火
  • 13 篇 人工林
  • 12 篇 空间异质性

机构

  • 50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6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5 篇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
  • 8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4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3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22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2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20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17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99 篇 刘世荣
  • 97 篇 肖文发
  • 82 篇 李迪强
  • 67 篇 王彦辉
  • 64 篇 臧润国
  • 63 篇 王小艺
  • 55 篇 舒立福
  • 54 篇 赵凤君
  • 51 篇 王明玉
  • 49 篇 王兵
  • 46 篇 孔祥波
  • 46 篇 于澎涛
  • 45 篇 张真
  • 45 篇 曾立雄
  • 44 篇 司莉青
  • 41 篇 张苏芳
  • 41 篇 张远东
  • 41 篇 李永
  • 40 篇 江红星
  • 39 篇 张国钢

语言

  • 1,3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133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六盘山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3期61卷 108-120页
作者: 杨世纪 万艳芳 白雨诗 王冬梅 于澎涛 王彦辉 王巍樾 陈瑜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目的】在作为我国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宁夏六盘山的半干旱区,定量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对气象条件、土壤水分、林冠结构的响应规律及其坡向差异,为该区域林水协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10月,在叠叠沟小流域西北坡NW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优势木径向生长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坡向差异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1期61卷 26-36页
作者: 王巍樾 万艳芳 王冬梅 于澎涛 王彦辉 白雨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探究六盘山半干旱区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优势木径向生长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响应差异,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生长预测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生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不同坡向(西北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响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子解析
收藏 引用
森林环境学报 2025年
作者: 李月柔 陈展 王明霞 周志峰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为明确驱动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演替的关键环境因子,以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市铁山坪林场马尾松针叶林、香樟阔叶林及马尾松-香樟混交林3种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基本性质,并用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了其细菌群落。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山松切梢小蠹伴生真菌新种Geosmithia armandii及其对华山松的致病性
收藏 引用
菌物学报 2024年 第6期43卷 14-28页
作者: 梁玲瑜 王慧敏 刘福 吕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Geosmithia(子囊菌门,肉座菌目)是常见的小蠹虫伴生真菌,其中部分类群能够入侵寄主并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本研究通过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中国西南地区华山松切梢小蠹Tomicus armandii伴生真菌新种,并通过有伤接种实验对其致病性进行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污泥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 2024年 第2期56卷 433-438页
作者: 白莉萍 徐国庆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污泥生物质炭(SSBC)施用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生物质炭对照(0t/hm^(2))、低量生物质炭(15t/hm^(2))、中量生物质炭(30t/hm^(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落叶松枯梢病罹病叶及病梢真菌多样性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10期60卷 76-85页
作者: 谢宪 邓勋 宋丽文 梁军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聊城2520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哈尔滨150040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长春130033
【目的】探明落叶松针叶和梢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与落叶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为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OTU数量、鉴定类群、多样性指数和FUNGuild营养型预测等方法,分析无病斑和染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雄性海南长臂猿声纹识别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3年 第1期59卷 119-127页
作者: 冯慧敏 金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目的】利用鸣叫声对雄性海南长臂猿个体进行识别,为海南长臂猿种群智能感知和监测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智慧保护地建设提供支撑。【方法】许多研究证明某些物种鸣叫的声音具有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作为一种声音指纹来对物种个体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天气下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对环境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 第8期35卷 2063-2072页
作者: 林雪雯 郭建斌 韩炎穆 付高冉 于澎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研究依托国家林草局六盘山森林生态定位站,于2019年生长季(5月17日-10月12日)对香水河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气象条件与土壤环境(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分析不同天气下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的综合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除草布在崖柏回归初期幼林抚育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4年 第4期43卷 1202-1208页
作者: 秦爱丽 马凡强 简尊吉 赵玉娟 黄吉勇 缪先梓 张家玲 郭泉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重庆404500
在重庆市开州区马云林场崖柏回归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布设覆盖单层、双层除草布和无覆盖的田间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下崖柏的存活率、树高、地径、冠幅、冠层结构、根系垂直分布、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其分配、枝叶养分含量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柑橘园覆盖光叶苕子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净积累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2期61卷 74-84页
作者: 张佳佳 肖文发 雷蕾 杨鑫 胡建文 杨洪炳 廖倚凌 曾立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湖北秭归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秭归443600
【目的】明确在绿肥生长和自然腐解阶段,柑橘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绿肥覆盖对果园土壤碳组分的作用机制,为推广果园绿肥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叶苕子覆盖的柑橘园为研究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