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 篇 期刊文献
  • 2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2 篇 农学
    • 47 篇 植物保护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林学
    • 2 篇 兽医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37 篇 工学
    • 18 篇 公安技术
    • 8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2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8 篇 生态学
    • 3 篇 化学
    • 1 篇 地理学
  • 6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0 篇 生物防治
  • 9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9 篇 森林火灾
  • 5 篇 花绒寄甲
  • 4 篇 松褐天牛
  • 4 篇 杨树
  • 4 篇 核型多角体病毒
  • 4 篇 华北落叶松
  • 4 篇 可燃物
  • 3 篇 杉木人工林
  • 3 篇 江西
  • 3 篇 云斑天牛
  • 3 篇 防火林带
  • 3 篇 气候变化
  • 3 篇 残留量
  • 3 篇 人工繁殖
  • 3 篇 白蜡窄吉丁
  • 3 篇 松材线虫
  • 3 篇 脉冲磁场
  • 3 篇 华北落叶松林

机构

  • 24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2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4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1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8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8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6 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
  • 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 篇 河北大学
  • 4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4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4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3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3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3 篇 滨州学院

作者

  • 19 篇 杨忠岐
  • 15 篇 舒立福
  • 14 篇 王明玉
  • 14 篇 田晓瑞
  • 11 篇 王兵
  • 11 篇 张永安
  • 11 篇 张星耀
  • 11 篇 赵凤君
  • 10 篇 wang bing
  • 9 篇 王小艺
  • 9 篇 姚艳霞
  • 9 篇 yang zhong-qi
  • 9 篇 梁军
  • 8 篇 李孟楼
  • 8 篇 曲良建
  • 8 篇 李如华
  • 8 篇 王玉珠
  • 8 篇 shu li-fu
  • 8 篇 王彦辉
  • 8 篇 liang jun

语言

  • 1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AdvancesinB0tryosphaeriaceae:identification,phylogenyandmolecularecology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1年 第11期31卷 3197-3207页
作者: 程燕林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农业和林业上重要的病原菌、内生真菌或潜在的致病菌,主要引起树木溃疡病。这类真菌种类繁多,寄主范围广,广泛分布于全球,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葡萄座腔菌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杨树中噻虫嗪的残留量
收藏 引用
分析试验 2009年 第B05期28卷 142-143页
作者: 韩振泰 李如华 赵玉娟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杨树中噻虫嗪(Thiamethoxa)含量的方法。采用C18柱(250×4.6 mm),流动相为V(甲醇)∶V(乙腈)∶V(水)=10∶10∶80(pH≈3),流速0.8 mL/min,UV检测波长为270 nm,检测限为0.01 mg/L,线性方程为Y=2.15e+006X+...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3期49卷 79-85页
作者: 郭浩 汪玉如 王兵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科学认识森林,实现人与森林和谐发展的基础。虽然国内外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但至今还未有多数人认可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为此在2008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活力和繁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9期44卷 106-112页
作者: 梁军 王翔凤 王振朝 宁少华 张星耀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河北大学电信学院 保定071002
研究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活力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流可杀死松材线虫,能抑制松材线虫的迁移扩散能力,脉冲宽度越大,脉冲个数越多,电处理间隔越短,对松材线虫活力影响越强,脉冲宽度和电处理间隔为影响松材线虫活力的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昆虫知识 2007年 第4期44卷 465-471,封4页
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人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人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寄生于林木食叶害虫的短角平腹小蜂属(膜翅目,旋小蜂科)四新种记述
收藏 引用
动物分类学报 2009年 第1期34卷 155-160页
作者: 姚艳霞 杨忠岐 赵文霞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记述了短角平腹小蜂属Mesocomys Cameron(膜翅目,旋小蜂科)4新种: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 ***.,短柄短角平腹小蜂*** ***.,落叶松短角平腹小蜂*** ***.,中华短角平腹小蜂*** ***.。它们均寄生于我国重要的食叶害虫的卵,是重要的天敌昆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管氏肿腿蜂的再描述及中国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Hymenoptera:Bethylidae)的种类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年 第1期30卷 1-12页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曹亮明 姚艳霞 唐艳龙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对我国用于防治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类群——肿腿蜂科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 Latreille1809的种类进行了订正性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硬皮肿腿蜂属共有4个种,分别是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 1983,川硬皮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肿腿蜂类寄生蜂内控害效能评价——以松脊吉丁肿腿蜂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9期34卷 2411-2421页
作者: 展茂魁 杨忠岐 王小艺 张彦龙 克热曼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01
为了开发利用天敌资源防治害虫,科学而客观地评价肿腿蜂对蛀干害虫的控害作用,研究了松脊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建立了肿腿蜂类寄生蜂内控害效能评价体系,并证明了其可行性。该评价体系包括供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杉木生长及土壤特性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1年 第3期31卷 680-688页
作者: 王丹 王兵 戴伟 李萍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北京100029
在江西大岗山生态站选择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研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性质和年凋落物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随林分发育过程中林龄增加,林分年凋落物量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增加;蔗糖酶活性呈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栗山天牛天敌花绒寄甲在栎林中的种群保持机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24期32卷 7764-7773页
作者: 杨忠岐 唐艳龙 姜静 王小艺 唐桦 吕军 高源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辽宁宽甸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宽甸118200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中老龄幼虫和蛹的重要天敌,但其寄主栗山天牛世代周期长(3年1代)、发育比较整齐,不利于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的稳定。为了解利用花绒寄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