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1 篇 期刊文献
  • 2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9 篇 农学
    • 45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林学
    • 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兽医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35 篇 工学
    • 18 篇 公安技术
    • 7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0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7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地理学
  • 6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0 篇 生物防治
  • 9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9 篇 森林火灾
  • 5 篇 花绒寄甲
  • 4 篇 松褐天牛
  • 4 篇 杨树
  • 4 篇 核型多角体病毒
  • 4 篇 可燃物
  • 3 篇 杉木人工林
  • 3 篇 云斑天牛
  • 3 篇 防火林带
  • 3 篇 气候变化
  • 3 篇 残留量
  • 3 篇 人工繁殖
  • 3 篇 白蜡窄吉丁
  • 3 篇 松材线虫
  • 3 篇 脉冲磁场
  • 3 篇 森林火险
  • 3 篇 碳储量
  • 3 篇 生态系统

机构

  • 24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2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4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10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8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8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4 篇 河北大学
  • 4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4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3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3 篇 滨州学院
  • 3 篇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
  • 3 篇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
  • 3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2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2 篇 天津市官港森林公...

作者

  • 19 篇 杨忠岐
  • 15 篇 舒立福
  • 14 篇 王明玉
  • 14 篇 田晓瑞
  • 11 篇 张永安
  • 11 篇 赵凤君
  • 10 篇 王兵
  • 9 篇 wang bing
  • 9 篇 王小艺
  • 9 篇 姚艳霞
  • 9 篇 yang zhong-qi
  • 9 篇 张星耀
  • 8 篇 李孟楼
  • 8 篇 曲良建
  • 8 篇 王玉珠
  • 8 篇 shu li-fu
  • 8 篇 赵文霞
  • 7 篇 魏文俊
  • 7 篇 李如华
  • 7 篇 朴春根

语言

  • 1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林业 2008年 第8期44卷 78-81页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学与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625014 韩国山林科学院
采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腐霉属新记录种Pythium nunn的形态鉴定及rDNA-ITS系统发育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通报 2012年 第18期28卷 199-204页
作者: 程衬衬 淮稳霞 姚艳霞 赵文霞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为了调查北京地区苗圃基地的腐霉属种类,采用花瓣、叶片诱捕法对采集到的土样进行诱导,以分离出腐霉菌。结果表明:有5株形态相似的菌株在形态及培养形状上较为一致,且异于中国已报道的其他腐霉种。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湖斑头雁(Anser indicus)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 2008年 第11期28卷 5201-5208页
作者: 刘冬平 张国钢 江红星 单凯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星智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山东东营257000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青海省西宁810008
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导致青海湖数千只斑头雁和中国其他地区大量家禽死亡。首次应用无线电遥测和颈环标记法对青海湖疫区斑头雁在繁殖期的活动性、栖息地利用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斑头雁主要在蛋岛繁殖,在泉湾、尕日拉、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08年 第3期24卷 215-219页
作者: 张翌楠 杨忠岐 黄焕华 范军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10244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广东省林科院森保所 广州510520
2003年至2006年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了松褐天牛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天牛霉纹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对天牛霉纹斑叩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内条件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朝鲜蓟中的天冬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朝鲜蓟中的天冬酰胺
收藏 引用
第三届科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术研讨会
作者: 刘慧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采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pH 梯度洗脱,邻苯二甲醛-2巯基乙醇柱后衍生,成功分离、检测了朝鲜鲜蓟中的天冬酰胺。若以天冬酰胺的峰高Y(μV)对进样质量 X(μg)进行线性回归,则线性方程为 Y=4566X+1396, r=0.9998;平均回收率(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林 2013年 第2期28卷 136-142页
作者: 赵凤君 王立中 舒立福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
寒温带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火烧会导致寒温带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甚至永远无法恢复。深入了解火烧对寒湿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火烧迹地生态恢复模式的提出及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植被、土壤、水环境和野生动物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基酚醛树脂中游离酚含量
收藏 引用
现代科仪器 2008年 第3期 21-22页
作者: 韩振泰 秦特夫 李改云 黄洛华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酚含量的方法,本实验采用C18柱(250×4.6 mm)流动相为15%甲醇+ 15%乙腈+70%水(pH≈3),流速0.8mL/min,UV检测波长为254nm,检测限为0.01 mg/L,结果为:方法的相关系数r =0.9956-0.9993,回收率为94.8%-10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栗疫病菌弱毒性菌株的筛选及其dsRNA的转化稳定性
收藏 引用
林业 2012年 第9期48卷 95-98页
作者: 朴春根 李永 Lee Sanghyun Kim Kyunghee Lee Seungkyu 郭民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森林病虫害科首尔130-712
为获取栗疫病生物防治的基础信息,本研究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的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形成能力等培养特性,从韩国国立山林科树木病理研究保藏的60个栗疫病菌菌株中筛选了2个弱致病力菌株,进行dsRNA检测、弱致病力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松小蠹虫种类及其危害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实用技术 2009年 第9期 35-37页
作者: 童清 张培毅 何剑中 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经调查,危害思茅松小蠹虫种类有3亚科11属15种,其中7种为思茅松(寄主)及分布新记录种。云南松梢小蠹、思茅四眼小蠹、额毛小蠹及云南切梢小蠹是思茅松的主要害虫,应列为该区域主要的检疫、监测和防治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7年夏季希腊森林大火发生过程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森林防火 2007年 第3期 44-46页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殷丽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分析了2007年夏季希腊森林大火发生的背景、原因,发展过程。简述了森林大火的扑救和造成的损失。阐述了该次森林大火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启示。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