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8 篇 期刊文献
  • 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4 篇 农学
    • 41 篇 植物保护
    • 12 篇 林学
    • 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兽医学
    • 1 篇 作物学
  • 31 篇 工学
    • 16 篇 公安技术
    • 7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9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6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地理学
  • 6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0 篇 生物防治
  • 8 篇 森林火灾
  • 6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5 篇 花绒寄甲
  • 4 篇 松褐天牛
  • 4 篇 核型多角体病毒
  • 3 篇 杉木人工林
  • 3 篇 防火林带
  • 3 篇 残留量
  • 3 篇 人工繁殖
  • 3 篇 白蜡窄吉丁
  • 3 篇 松材线虫
  • 3 篇 杨树
  • 3 篇 脉冲磁场
  • 3 篇 森林火险
  • 3 篇 碳储量
  • 3 篇 生态系统
  • 3 篇 美国白蛾
  • 3 篇 碳密度
  • 3 篇 可燃物

机构

  • 24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20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8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8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6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河北大学
  • 4 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4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
  • 3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3 篇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
  • 3 篇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
  • 3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2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
  • 2 篇 天津市官港森林公...
  • 2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作者

  • 18 篇 杨忠岐
  • 15 篇 舒立福
  • 12 篇 王明玉
  • 12 篇 田晓瑞
  • 11 篇 张永安
  • 10 篇 王兵
  • 9 篇 wang bing
  • 9 篇 王小艺
  • 9 篇 姚艳霞
  • 9 篇 张星耀
  • 9 篇 赵凤君
  • 8 篇 李孟楼
  • 8 篇 曲良建
  • 8 篇 王玉珠
  • 8 篇 shu li-fu
  • 8 篇 yang zhong-qi
  • 8 篇 赵文霞
  • 7 篇 魏文俊
  • 7 篇 梁军
  • 6 篇 tian xiao-rui

语言

  • 10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林业 2008年 第8期44卷 78-81页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学与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625014 韩国山林科学院
采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嵛山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 2013年 第9期33卷 50-54页
作者: 马琳 梁军 周国英 朱彦鹏 杨蕾 张星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04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试验室 北京100091
研究天然赤松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了一块6 hm2的永久性监测样地,并对林内树种组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核桃仁中总单宁含量
收藏 引用
现代仪器 2010年 第6期16卷 35-36页
作者: 刘慧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本文研究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仁样品中的总单宁含量,样品采用70%乙醇提取。在碱性条件下单宁将钨钼酸还原显色,于680nm波长处测定溶液吸光度,方法稳定、快速、准确,在0~5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90.5%~102%,相对标准偏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光光度法测定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岳桦树叶中总黄酮含量
收藏 引用
现代仪器 2011年 第1期17卷 43-44页
作者: 刘慧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本文研究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岳桦树叶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含量变化。样品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nm波长处测定溶液吸光度。以系列标准浓度的芦丁做标样,制定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y=8.0656x+0.0023,r=0.9980。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松小蠹虫种类及其危害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实用技术 2009年 第9期 35-37页
作者: 童清 张培毅 何剑中 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665000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经调查,危害思茅松小蠹虫种类有3亚科11属15种,其中7种为思茅松(寄主)及分布新记录种。云南松梢小蠹、思茅四眼小蠹、额毛小蠹及云南切梢小蠹是思茅松的主要害虫,应列为该区域主要的检疫、监测和防治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鞍山林场松墨天牛病原微生物种类调查鉴定及毒力测定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研究 2007年 第2期20卷 204-208页
作者: 韩兵 朴春根 汪来发 李永 申相澈 郑荣镇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林场 安徽马鞍山2430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
在马鞍山市马鞍山林场,对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传媒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调查,结果鉴定了8种真菌和1种细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率测定显示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同一种白僵菌(Bea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年 第S1期11卷 65-67页
作者: 韩振泰 赵玉娟 刘惠文 李如华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糖专用分析柱,以104分子量的葡聚糖为标准,流动相为水,流速0.6 mL/min,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柱温为70℃,检测限为0.03 g/L,线性方程为Y=109 779.6X-903.3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回收率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小麦芽粉中的氨酪酸
收藏 引用
现代仪器 2008年 第5期14卷 74-75页
作者: 刘慧文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建立一种分析小麦麦芽粉中氨酪酸的离子交换色谱法;本方法以邻苯二甲醛-巯基乙醇为柱后衍生试剂,固定相为R-SO3-Na+,流动相为pH=3.15的柠檬酸三钠和pH=9.70的硝酸钠缓冲液,梯度程序洗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方法稳定、快速、准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绒毛白蜡中噻虫啉残留量
收藏 引用
现代科仪器 2007年 第1期 64-65页
作者: 韩振泰 李如华 高瑞桐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噻虫啉(Thiacloprid)含量的方法,本实验采用C18柱(250×4.6mm)流动相为30%甲醇+10%乙腈+60%水(pH≈3),流速0.8mL/min,UV检测波长为270nm,检测限为0.01mg/L,线性方程为Y=1120.40+14541.15X,相关系数r=0.999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蒸馏法纯化辣椒红色素
收藏 引用
现代仪器 2009年 第3期15卷 33-34页
作者: 李如华 林世平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传统的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需要大量的溶剂,且得的辣椒红色素品质低。本文采用分子蒸馏法,利用辣椒红色素中辣味物质与色素类物质的分子自由程差异而分离提纯。节省原料成本,减少污染,提纯率为96%。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