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3 篇 期刊文献
  • 1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5 篇 工学
    • 285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74 篇 电气工程
    • 48 篇 机械工程
    • 3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软件工程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2 篇 理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物理学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26 篇 反应堆
  • 22 篇 核电厂
  • 21 篇 压力容器
  • 20 篇 核电站
  • 19 篇 核反应堆
  • 18 篇 反应堆压力容器
  • 14 篇 断裂力学
  • 11 篇 燃料组件
  • 11 篇 数值模拟
  • 10 篇 有限元
  • 8 篇 压水堆
  • 7 篇 cfd
  • 7 篇 数字化
  • 7 篇 有限元分析
  • 7 篇 华龙一号
  • 7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6 篇 流固耦合
  • 6 篇 疲劳分析
  • 6 篇 应力分析
  • 6 篇 pid

机构

  • 27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8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76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5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1 篇 清华大学
  • 18 篇 国家能源压水反应...
  • 15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3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篇 南华大学
  • 11 篇 重庆大学
  • 9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7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 篇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
  • 5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5 篇 国家能源海洋核动...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四川省核学会

作者

  • 33 篇 臧峰刚
  • 31 篇 张毅雄
  • 27 篇 王远隆
  • 23 篇 孙英学
  • 22 篇 卢岳川
  • 22 篇 姚栋
  • 21 篇 郑连纲
  • 19 篇 罗英
  • 19 篇 刘文进
  • 16 篇 杨宇
  • 16 篇 毛庆
  • 14 篇 zang feng-gang
  • 14 篇 yao dong
  • 14 篇 luo ying
  • 13 篇 张虹
  • 13 篇 许斌
  • 13 篇 zhang hong
  • 13 篇 zhang yi-xiong
  • 13 篇 王伟
  • 13 篇 王侃

语言

  • 5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506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排序: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非线性地震分析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S2期42卷 407-410页
作者: 张毅雄 姜乃斌 艾红雷 王伟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提出了采用虚拟激励和模态叠加相结合的非线性地震分析方法进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地震分析,该方法能够避免阻尼比选取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考虑了非线性因素。
来源: 评论
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力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S2期42卷 505-508页
作者: 杨雯 郑连纲 杨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接管需承受自重、内压、热膨胀、地震和管道载荷。作为保证反应堆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必须确保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接管的完整性。本工作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对压力容器出口接管进行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年 第S2期42卷 593-596页
作者: 孙英学 卢岳川 臧峰刚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以岭澳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耐压壳Ω焊接为例,应用ANSYS有限元生死单元技术模拟焊接流程,并计算焊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绘制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并进行计算结果分析。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掌握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分析技术,达到了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Simulink扩展RELAP5的控制与保护系统仿真功能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7年 第6期28卷 112-116页
作者: 侯东 林萌 许志红 杨燕华 陈智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4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RELAP5程序本身具有模拟核电站控制与保护系统的功能,但是,由于该程序采用文本输入方式进行建模,编写复杂,可读性不强,不适合于对大型复杂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而Simulink程序采用图形化建模方式,能够高效、便捷地对核电厂复杂控制与保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弹性管的涡致振动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3年 第9期34卷 976-985页
作者: 冯志鹏 张毅雄 臧峰刚 叶献辉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采用有限体积法联合大涡模拟方法求解三维湍流流场,采用有限元法离散弹性管结构,对Re=1.35×104的湍流流动作用下三维弹性管的涡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用Newmark算法来求解,管的运动采用基于扩散光顺方法的动网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流-频率转化法放大电离探测器微电流信号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22年 第6期42卷 1044-1047页
作者: 李昆 万波 田皓文 韦文彬 尹秋升 黎刚 吴志强 王海波 韩文兴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频率转化的电离探测器微电流信号放大技术,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指标满足甚至优于目前市场上同类技术.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源: 评论
Fe+Cr及Si含量对Zr-4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4年 第3期45卷 146-153页
作者: 岳慧芳 庞华 高博 高士鑫 罗倩倩 赵艳丽 蒋有荣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陕西省核级锆材重点实验室 陕西宝鸡721013
为了优化国产Zr-4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在420℃、10.3 MPa的高温高压水蒸气加速腐蚀条件下,研究了合金元素Fe+Cr以及杂质元素Si对国产Zr-4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材料实验学会(ASTM)规定的Fe+Cr含量范围内(0.28 wt%~0.37 w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OSE框架的五方程两相流分析程序开发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 第8期55卷 1420-1428页
作者: 牛钰航 芦韡 贺亚男 邓超群 向烽瑞 巫英伟 苏光辉 秋穗正 田文喜 于洋 卢忝余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13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框架MOOSE,采用五方程两相流模型开发了模块化程序ZEBRA,实现了高阶时间、空间离散格式两相流动传热问题的求解。采用Bartolomei开展的垂直圆管过冷沸腾实验对ZEBRA进行验证,在不同热流密度、质量流密度、压力工况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i元素对激光金属沉积Nb-Mo-Ta-W高熵合金缺陷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航空材料学报 2023年 第4期43卷 86-93页
作者: 李青宇 梁景怡 陈珉芮 杨志海 彭航 李涤尘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采用激光金属沉积工艺对成分重组设计后的Nb-Mo-Ta-W系难熔高熵合金进行成形制备,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NbMoTa)_(90)W_(10)和(NbMoTaTi)90W10两种高熵合金的相结构、缺陷与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通过多功能力学试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FD与准静态理论混合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1年 第3期42卷 90-95页
作者: 宋乐琨 赵燮霖 周进雄 叶献辉 冯志鹏 熊夫睿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振动与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为开发一种不依赖实验而预测管束结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简称流弹失稳)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取阻力、升力系数及其空间导数,并将3者代入预测流弹失稳的准静态理论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管束结构的混合流弹失稳预测方法,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