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9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9 篇 工学
    • 179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机械工程
    • 15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6 篇 管理学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10 篇 特征线方法
  • 8 篇 反应堆
  • 8 篇 蒙特卡罗方法
  • 6 篇 均匀化
  • 6 篇 数值模拟
  • 6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6 篇 核电厂
  • 5 篇 溶液堆
  • 5 篇 热工水力
  • 4 篇 严重事故
  • 4 篇 cfd
  • 4 篇 定位格架
  • 4 篇 群常数
  • 4 篇 时空动力学
  • 4 篇 中子输运方程
  • 3 篇 多群耦合gmres
  • 3 篇 再淹没
  • 3 篇 节块格林函数法
  • 3 篇 relap5
  • 3 篇 行波堆

机构

  • 13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14 篇 清华大学
  • 7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8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4 篇 重庆大学
  • 1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4 篇 核反应堆技术全国...
  • 4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
  • 3 篇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

作者

  • 63 篇 王侃
  • 29 篇 姚栋
  • 26 篇 李庆
  • 15 篇 柴晓明
  • 15 篇 黄善仿
  • 14 篇 张虹
  • 13 篇 马誉高
  • 12 篇 刘余
  • 12 篇 余红星
  • 11 篇 俞冀阳
  • 11 篇 于俊崇
  • 9 篇 李满仓
  • 9 篇 潘良明
  • 8 篇 吴文斌
  • 8 篇 马在勇
  • 7 篇 李垣明
  • 7 篇 汪量子
  • 7 篇 李权
  • 7 篇 江光明
  • 7 篇 宫兆虎

语言

  • 2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不等温分布下燃料棒径向温度相关238U共振吸收截面计算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 第7期53卷 1180-1187页
作者: 张乾 王超 姜荣 赵强 吴宏春 娄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与应用物理系 安徽合肥230026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13
为精确预测燃料棒径向不等温分布下的238U共振吸收截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求解超细群慢化方程的共振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温度扰动模型,将径向不等温分布对燃料棒能谱的影响分解为每个径向子区对燃料棒能谱的独立影响,从而实现了对不等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2D/1D输运程序KYCORE的敏感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8年 第S2期39卷 15-19页
作者: 吴屈 彭星杰 唐霄 施冠麟 于颖锐 李庆 王侃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研究基于2D/1D输运程序KYCORE开发了共轭敏感性分析(ASA)和基于减秩模型(ROM)的前向敏感性分析(FSA)功能,并在TMI-1压水栅元基准题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KYCORE与RMC计算的有效增殖因子(keff)对235U每个能群的裂变截面和俘获截面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液气泡及瞬态中子学模型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1期52卷 94-100页
作者: 汪量子 姚栋 于颖锐 李松岭 王侃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13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溶液的燃料(UO_2(NO_3)_2水溶液)具有液体形态,兼作核燃料和慢化剂,裂变碎片与水分子碰撞产生辐照裂解气体气泡,气泡在燃料中存在和运动使得溶液的瞬态中子学模拟十分困难。本研究首先基于稳态的物理热工耦合方法对溶液进行模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Mo/Zr单片式燃料板起泡行为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6期52卷 1063-1069页
作者: 严峰 丁淑蓉 李垣明 周毅 唐昌兵 辛勇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 上海20043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13
燃料板的鼓泡临界温度是制定研究试验安全数的标准之一,通常由鼓泡退火实验确定。针对鼓泡退火实验,本研究发展了一种对UMo/Zr单片式燃料板宏观起泡行为进行计算模拟的方法,并计算分析了气腔内裂变气体原子数对鼓泡高度的影响,获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含气率气-液两相流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8年 第2期39卷 149-152页
作者: 马誉高 李超 黄善仿 余红星 潘艳芝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海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730050
提出一种基于滑速比的计算模型,用于高含气率工况下气相流量的计算和预测,并采用伽马射线探测器加文丘里管的测量技术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体积含气率在92%~100%的工况,新模型的高含气率气-液两相流流量的预测结果与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气泡滑移效应的壁面沸腾模型开发及其在窄矩形通道内的应用
考虑气泡滑移效应的壁面沸腾模型开发及其在窄矩形通道内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
作者: 李林峰 王明军 刘卢果 张大林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系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试验室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模拟沸腾两相流需要使用合适的沸腾模型,目前常用的RPI壁面沸腾模型将过冷沸腾过程的气泡生长描述为气泡成核当地的周期性行为,缺乏对滑移、气泡融合等复杂行为的描述。根据研究者对气泡滑移的实验观测和建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铅基回路文丘里流量计初步设计优化
铅基回路文丘里流量计初步设计优化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
作者: 张超毅 王翔 张乾 何迅 马库斯·赛德 拉斐尔·马西安-胡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慕尼黑工业大学核工程系
铅基材料以其良好的中子学性能、优良的物化性质和机械特性而被作为铅基的冷却剂,但同时由于铅基材料较强的腐蚀性以及较高的运行温度所导致的严苛的运行环境,其流动变化势必会对铅基回路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整个回路的安全,必须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辐照蠕变对锆合金包壳管吸氢所致多场耦合行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年 第9期51卷 1625-1632页
作者: 汪秉忠 丁淑蓉 陈亮 李文杰 庞华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 上海20043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考虑辐照效应,改进了锆合金包壳管内部的氢原子扩散-氢化物析出-热-力耦合行为的微分控制方程。根据多物理场等效积分弱形式和所建立的耦合计算方法,在FEPG软件平台编制文件,生成多场耦合计算的有限元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验证。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OC/SN耦合三维中子输运程序KYCORE开发与初步验证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年 第3期29卷 118-122页
作者: 唐霄 李庆 柴晓明 涂晓兰 王侃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KYCORE程序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开发的径向MOC(特征线方法)与轴向SN耦合三维中子输运程序。KYCORE将二维MOC与一维SN通过角通量实现高精度耦合,并通过粗网有限差分实现快速收敛,是目前可工程化应用于三维中子输运计算中精度最高的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高斯过程回归对燃爆单元宽度的预测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7年 第2期38卷 72-77页
作者: 侯炳旭 俞冀阳 徐沾杰 江光明 邹志强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燃爆单元宽度(λ)是度量可燃气体燃爆风险的一项重要参数。文中把λ和特征化学反应区厚度(δ)联起来,以无量纲活化能和无量纲温度为自变量,以λ/δ的对数为因变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针对传统参数回归方法的不足,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