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7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7 篇 工学
    • 178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机械工程
    • 15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6 篇 管理学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10 篇 特征线方法
  • 8 篇 反应堆
  • 8 篇 蒙特卡罗方法
  • 6 篇 均匀化
  • 6 篇 数值模拟
  • 6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6 篇 核电厂
  • 5 篇 溶液堆
  • 5 篇 热工水力
  • 4 篇 严重事故
  • 4 篇 cfd
  • 4 篇 定位格架
  • 4 篇 群常数
  • 4 篇 时空动力学
  • 4 篇 中子输运方程
  • 3 篇 多群耦合gmres
  • 3 篇 再淹没
  • 3 篇 节块格林函数法
  • 3 篇 relap5
  • 3 篇 行波堆

机构

  • 131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14 篇 清华大学
  • 7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8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3 篇 重庆大学
  • 1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4 篇 核反应堆技术全国...
  • 4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
  • 3 篇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

作者

  • 63 篇 王侃
  • 29 篇 姚栋
  • 26 篇 李庆
  • 15 篇 柴晓明
  • 15 篇 黄善仿
  • 14 篇 张虹
  • 13 篇 马誉高
  • 12 篇 刘余
  • 12 篇 余红星
  • 11 篇 俞冀阳
  • 11 篇 于俊崇
  • 9 篇 李满仓
  • 8 篇 潘良明
  • 8 篇 吴文斌
  • 7 篇 李垣明
  • 7 篇 汪量子
  • 7 篇 李权
  • 7 篇 江光明
  • 7 篇 宫兆虎
  • 7 篇 辛勇

语言

  • 24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考虑静水压力的HBS辐照肿胀本构关开发及验证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 第8期48卷 1381-1385页
作者: 高利军 姜胜耀 陈炳德 肖忠 俞冀阳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四川成都610041 国家能源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发(实验)中心 四川成都610041
分析了静水压力对UO2高燃耗结构辐照肿胀产生影响的机理,据此给出了开发辐照肿胀本构关的3个基本假设,得出静水压力主要通过压缩高燃耗结构气孔体积而影响辐照肿胀这一结论。在已完成开发的高燃耗结构辐照肿胀关式的基础上,定量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轴向非均匀加热对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 第4期48卷 604-609页
作者: 鲁晓东 周铃岚 巫英伟 苏光辉 秋穗正 张虹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陕西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基于均相流模型建立并联通道统的控制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技术和半隐式差分离散控制方程,并使用追赶法求解来模拟并联通道的两相流动特征。采用轴向余弦功率加热模拟轴向非均匀功率加热。运用小扰动法,获得了不同压力、入口过冷度和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连续能量蒙特卡罗方法组件均匀化计算
连续能量蒙特卡罗方法组件均匀化计算
收藏 引用
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作者: 李满仓 王侃 姚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基于MCNP程序,研制了连续能量蒙特卡罗组件均匀化计算程序MCMC。MCMC应用径迹长度方法统计计算一般群截面和群常数,提出并使用散射事件方法获得群间散射截面和高阶勒让德分量,应用P截面计算扩散数,植入广义等效理论、超级均匀化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多群GMRES的IRAM算法用于求解矩阵MOC方程
结合多群GMRES的IRAM算法用于求解矩阵MOC方程
收藏 引用
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作者: 吴文斌 李庆 王侃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矩阵MOC方法通过构造并求解线性方程组,代替传统MOC方法中反复地特征线扫描。求解中子输运方程临界问题时,通常采用幂迭代法求得k。然而幂迭代法的收敛速度严重依赖于占优比,实际的较大规模的芯占优比接近于1,收敛很慢。本研究采用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行波设计及倒料策略研究
行波堆堆芯设计及倒料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作者: 孙伟 李庆 王侃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通过对不同方案组件、芯计算,得出影响径向行波长寿期设计的关键物理参数是点火组件富集度、芯活性区高度以及轴向增殖层厚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寿期60年2 000 MW径向行波设计并给出以10年为周期的初步倒料方案。对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PU加速三维特征线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3年 第S1期34卷 18-23页
作者: 张知竹 李庆 王侃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三维特征线方法可以精确求解任意几何芯的稳态多群中子输运方程,但同时也具有收敛慢、计算时间长的不足,需要研究相应的加速手段。图形处理器(GPU)计算由于具有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被认为是未来高性能计算发展的方向之一。研究GPU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级等效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3年 第3期34卷 11-16页
作者: 李满仓 王侃 姚栋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在广义等效理论(GET)和超级均匀化方法(SPH)的基础上,提出同时满足反应率、界面流和组件特征值守恒,且不显式使用等效因子的超级等效方法(SPE)。在蒙特卡罗组件均匀化中应用SPE,将该方法植入蒙特卡罗组件均匀化程序MCMC,并通过C5G7基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格库塔方法在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瞬态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3年 第3期34卷 17-23页
作者: 赵文博 姚栋 王侃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物理热工耦合采用模块化耦合方式,中子学空间求解采用第二类边界条件节块格林函数法(NGFM),热工水力求解采用COBRA-Ⅳ程序模块。耦合非线性方程的时间离散采用对角线隐式龙格库塔格式(DIRK),采用Richardson外推和嵌入低阶方法实现时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解析节块法的三维多群六角形几何功率重构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3年 第S1期34卷 91-94页
作者: 孙伟 李庆 倪东洋 王侃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解析节块法是将六角形节块内的每群中子注量率利用解析基函数展开,求得展开数后可直接对六角形节块进行精细功率重构。应用上述理论模型,为芯程序HANDF-E编制了精细功率重构模块。利用VVER440基准题和三维4群热问题对该模块进行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球床规模对孔隙流动特性影响的CFD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3年 第2期34卷 25-29页
作者: 李健 宋小明 鲁剑超 李仲春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对不同规模的有序积球床结构进行建模,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球床孔隙通道内的单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球床结构的孔隙区域采用混合网格划分策略,球床的计算规模达到11层,共141个颗粒,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较大规模球床内部的孔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