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1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39 篇 工学
    • 38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42 篇 机械工程
    • 4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4 篇 电气工程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软件工程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管理学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29 篇 数值模拟
  • 13 篇 自然循环
  • 13 篇 特征线方法
  • 11 篇 relap5
  • 11 篇 热工水力
  • 10 篇 控制棒驱动机构
  • 9 篇 蒙特卡罗方法
  • 9 篇 核电厂
  • 8 篇 定位格架
  • 7 篇 湍流模型
  • 7 篇 cfd
  • 7 篇 流动不稳定性
  • 7 篇 矩形通道
  • 6 篇 蒸汽发生器
  • 6 篇 不凝性气体
  • 6 篇 不确定性分析
  • 6 篇 均匀化
  • 6 篇 摇摆运动
  • 6 篇 压水堆
  • 6 篇 蒙特卡罗

机构

  • 455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16 篇 清华大学
  • 82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6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5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4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0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1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20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0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7 篇 重庆大学
  • 15 篇 四川大学
  • 15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13 篇 南华大学
  • 13 篇 中山大学
  • 12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篇 海军工程大学
  • 8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7 篇 上海电力大学

作者

  • 63 篇 王侃
  • 43 篇 wang kan
  • 31 篇 姚栋
  • 29 篇 邓坚
  • 28 篇 李庆
  • 28 篇 deng jian
  • 26 篇 张虹
  • 25 篇 谭思超
  • 25 篇 zhang hong
  • 21 篇 yao dong
  • 21 篇 li qing
  • 19 篇 tan sichao
  • 18 篇 余红星
  • 17 篇 刘余
  • 17 篇 liu yu
  • 15 篇 李满仓
  • 15 篇 lu tao
  • 15 篇 柴晓明
  • 15 篇 卢涛
  • 15 篇 黄善仿

语言

  • 54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工程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545 条 记 录,以下是361-370 订阅
排序:
瞬态承压热冲击下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热应力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年 第7期47卷 685-691页
作者: 马梓淇 张宏亮 何培峰 许斌 罗英 周进雄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航天结构振动控制工程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00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反应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在失水事故中通过安注嘴注入的低温冷却水会导致反应堆压力容器发生严重的承压热冲击现象.本文针对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承压热冲击现象进行了流体动力学和热-力耦合分析,得到了在冷却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虚拟体积力动量源的燃料组件热工水力数值求解方法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 第7期55卷 1276-1287页
作者: 李小畅 邓坚 杨小磊 郭涌辉 陈广亮 田瑞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针对计算流体力学(CFD)与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应用于反应堆燃料组件热工水力分析时普遍面临计算量较大和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搅混翼对流场及温度场的阻流、导流、搅混与换热强化等方面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搅混翼的虚拟体积力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载六自由度混联调姿平台设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24年 第10期43卷 1647-1653页
作者: 李鸽 李宇 瓮松峰 万浩 罗大兵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成都6100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为保证重型装备模块间的接口组对,针对低速重载且对接安装位置低的特殊工况,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且能实现六自由度运动的混联机构调姿平台。对调姿平台的运动机构和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由空间机构与平面机构相结合的六自由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方腔内液态金属钠自然对流换热特性数值分析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年 第3期46卷 305-309页
作者: 曾和义 董化平 郭赟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对方腔内液态金属钠层流自然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瑞利数对方腔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腔体局部换热系数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表明,当瑞利数较大时,如大于103,瑞利数对方腔内液态金属钠自然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电网多源协调优化的研究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1年 第1期33卷 144-150页
作者: 邹家惠 周步祥 张致强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成都61006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特点是可以在任意时间、人、物、地点之间实现信息交互和连接,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立对微电网的多源协调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信息实时互通的基础上建立了微网多源模型,该模型以总成本为目标函数,并在终端处建立两级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控制棒驱动机构销轴磨损寿命与可靠性仿真
收藏 引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1年 第3期42卷 219-224页
作者: 于天达 张志强 刘彦霆 余志伟 周旭 郭玉贝 孙博 钱诚 任羿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北京100089
采用有限元仿真、蒙特卡洛仿真、Archard磨损模型和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开展了钩爪伸出和收回工况下的销轴滑动磨损寿命与可靠性研究。钩爪收回工况与伸出工况相比,3个销轴的平均法向载荷和接触面积显著增加,而滑动距离变化较小。到第18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棒通道流动振荡诱发沸腾临界可视化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2年 第1期43卷 35-41页
作者: 刘海东 陈德奇 秦江 刘汉周 颜培刚 刘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热物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01 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为深入分析沸腾两相流动振荡诱发沸腾临界的影响特性,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横截面19 mm×19 mm、中心为外径9.5 mm的单棒通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热工参数下开展沸腾两相流动特性可视化实验研究,结合汽泡行为和汽-液界面特性,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RELAP5的高温棒束通道再淹没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17年 第5期37卷 852-859页
作者: 杨生兴 佟立丽 曹学武 王小吉 侯丽强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基于ABB Atom 3×3棒束再淹没实验,运用RELAP5建立其实验装置的定流量再淹没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做比对验证模拟的有效性,研究在高、低两种注水流量下从底部再淹没高温棒束通道时的不同骤冷现象,分析期间的流动形态、传热特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SmT与DST融合门限改进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 2012年 第4期32卷 1037-1040页
作者: 刘永阔 凌霜寒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1500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Dezert-Smarandache理论(DSmT)是一种能够高效实现多源信息融合,成功处理强冲突证据源的数据融合方法,而Dempster-Shafer理论(DST)在证据源冲突低时的融合效果好,运算代价低。将两种技术结合,在冲突距离函数变化率较低时采取DST证据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BR-Ⅱ余热排出实验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5期52卷 881-890页
作者: 隋丹婷 陆道纲 郭超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13
本文基于SAC-CFR事故分析程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研究项目(IAEA CRP)框架下,对美国EBR-Ⅱ快余热排出实验(SHRT-17、SHRT-45R)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事故余热排出系统(DRACS)的响应、衰变热功率、关键部件的冷却剂温度、一回路的质量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