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6 篇 期刊文献
  • 10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3 篇 工学
    • 282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72 篇 电气工程
    • 40 篇 机械工程
    • 28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光学工程
  • 10 篇 理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物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态学
  • 7 篇 管理学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5 篇 反应堆
  • 22 篇 核电厂
  • 19 篇 核反应堆
  • 19 篇 压力容器
  • 19 篇 核电站
  • 14 篇 反应堆压力容器
  • 13 篇 断裂力学
  • 11 篇 燃料组件
  • 11 篇 有限元
  • 10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cfd
  • 7 篇 压水堆
  • 7 篇 有限元分析
  • 7 篇 华龙一号
  • 7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6 篇 流固耦合
  • 6 篇 数字化
  • 6 篇 疲劳分析
  • 6 篇 应力分析
  • 6 篇 pid

机构

  • 27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8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76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1 篇 清华大学
  • 18 篇 国家能源压水反应...
  • 11 篇 南华大学
  • 11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0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0 篇 重庆大学
  • 7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 篇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
  • 5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5 篇 国家能源海洋核动...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4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四川省核学会

作者

  • 31 篇 臧峰刚
  • 30 篇 张毅雄
  • 27 篇 王远隆
  • 23 篇 孙英学
  • 22 篇 姚栋
  • 21 篇 郑连纲
  • 19 篇 卢岳川
  • 18 篇 刘文进
  • 16 篇 杨宇
  • 15 篇 毛庆
  • 14 篇 yao dong
  • 14 篇 秋穗正
  • 13 篇 王伟
  • 13 篇 苏光辉
  • 13 篇 王侃
  • 12 篇 张虹
  • 12 篇 罗英
  • 12 篇 zhang hong
  • 12 篇 zang feng-gang
  • 12 篇 zhang yi-xiong

语言

  • 4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84 条 记 录,以下是231-240 订阅
排序:
次临界或低功率启动工况下提棒事故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核科技报告 2004年 第1期 128-133页
作者: 鲁剑超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
由于控制棒抽出引起芯内反应性失控增加,从而导致核功率剧增的事故定义为一组控制棒组件抽出事故。这种瞬态可能是反应堆控制系统或棒控系统失灵引起的。多普勒负反应性反馈效应能在保护动作延迟的时间内将功率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控制棒驱动机构滚轮丝杠传动副耐磨可靠性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视界 2020年 第11期 115-118页
作者: 孙启航 王克成 张倬 张智锋 李维 邓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是反应堆控制和保护系统的伺服机构,是反应堆本体中唯一的动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与运行。滚轮丝杠传动副是CRDM的关键传动机构,磨损失效是其最主要的失效模式。本文在研究耐磨可靠性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数据驱动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动力响应敏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 第S1期50卷 236-242页
作者: 袁艳丽 冯志鹏 叶献辉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动力响应对输入变量的敏感性分析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前提。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主设备位置的土建刚度、主设备支承刚度、支承间隙为输入变量,以主设备接管嘴地震载荷为输出变量,建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动力响应敏感性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要素分析的核动力工程设计项目策划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年 第12期44卷 5-9页
作者: 张倬 李健 叶奇 李方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为确保项目目标实现,在总结核动力工程特点和科研所一般设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策划的定义、内容及特点,结合行业特殊性,针对管理与技术相互交织影响的实际,按设计过程阶段,对核动力工程设计项目策划所包括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亚湾核电站第十循环芯换料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核科技报告 2004年 第1期 203-209页
作者: 李冬生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
大亚湾核电站第十循环芯是自提高燃料组件富集度后实现18个月燃料循环的第二个循环芯。芯换料设计采用SCIENCE核程序包进行计算,辅以HADESⅡ处理程序,自动生成一维模型和综合法程序输入数据,并且自动生成换料设计报告。报告介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工水力子通道分析程序ATHAS的稳态验证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14年 第2期34卷 187-192页
作者: 刘伟 朱元兵 白宁 单建强 张博 苟军利 厉井钢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 深圳518026
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子通道程序ATHAS对GE3×3组件进行稳态计算,并将ATHAS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及其他子通道程序的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THAS能够准确预测GE3×3组件内的热工水力参数分布,展示了ATHAS可靠的物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NP1500核电站芯燃料管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核科技报告 2005年 第1期 164-173页
作者: 李冬生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CNP1500是四环路、轻水慢化和冷却的压水核电站,反应堆芯由205个AFA-3GXL燃料组件组成,芯冷态活性段高度为426.7 cm,等效直径为347.0 cm。反应堆热功率输出为4 250 MW,平均线功率密度为179.5 W/cm。平衡循环芯的循环长度为47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系统功能模型的核电厂报警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用户 2019年 第10期26卷 73-77页
作者: 李伟 青先国 王官勇 唐涛 黄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由异常工况引发的雪崩式报警是困扰核电厂主控制操纵员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流模型的系统功能建模方法,用于进行智能化报警分析。该方法利用报警传播对未被传感器测量的功能状态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报警分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应堆热工水力子通道分析程序ATHAS的研发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14年 第1期34卷 59-66页
作者: 刘伟 白宁 朱元兵 单建强 张博 苟军利 厉井钢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 深圳518026
介绍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反应堆热工水力子通道分析程序ATHAS的物理模型和数值解法。利用ATHAS对西屋四环路压水进行全芯热工水力子通道分析,并与COBRA-EN和THERMIT-2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THAS能够准确预测大型压水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响快响应电阻温度计响应时间的关键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仪表 2019年 第6期40卷 122-126页
作者: 陈静 何正熙 陈柯 朱加良 何鹏 徐涛 李红霞 李小芬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响应时间是快响应电阻温度计的一个关键指标。电阻温度计的结构和材料均会影响响应时间。通过对电阻温度计热传导瞬态过程的分析,开展电阻温度计响应时间关键因素研究,研究了热电阻温度计的材质、结构及尺寸等因素对热传导瞬态过程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