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33 篇 期刊文献
  • 225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85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79 篇 工学
    • 1,704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413 篇 电气工程
    • 231 篇 机械工程
    • 17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3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4 篇 软件工程
    • 9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8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7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7 篇 水利工程
    • 17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5 篇 土木工程
    • 1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0 篇 管理学
    • 4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公共管理
  • 46 篇 理学
    • 17 篇 数学
    • 12 篇 物理学
    • 9 篇 系统科学
  • 21 篇 经济学
    • 21 篇 应用经济学
  • 13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8 篇 农学
    • 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14 篇 核电厂
  • 87 篇 反应堆
  • 73 篇 数值模拟
  • 53 篇 压水堆
  • 48 篇 华龙一号
  • 47 篇 核反应堆
  • 44 篇 蒸汽发生器
  • 40 篇 压力容器
  • 39 篇 燃料组件
  • 39 篇 核电站
  • 38 篇 反应堆压力容器
  • 36 篇 严重事故
  • 35 篇 控制棒驱动机构
  • 35 篇 流致振动
  • 34 篇 cfd
  • 33 篇 可靠性
  • 32 篇 堆内构件
  • 30 篇 自然循环
  • 28 篇 热工水力
  • 28 篇 仿真

机构

  • 2,28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7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88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63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27 篇 清华大学
  • 84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76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7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3 篇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
  • 50 篇 南华大学
  • 37 篇 四川大学
  • 37 篇 重庆大学
  • 32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26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18 篇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
  • 18 篇 国家能源压水反应...
  • 18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5 篇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
  • 15 篇 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103 篇 邓坚
  • 90 篇 张毅雄
  • 86 篇 李庆
  • 85 篇 余红星
  • 75 篇 姚栋
  • 68 篇 罗英
  • 68 篇 陈平
  • 67 篇 柴晓明
  • 67 篇 刘余
  • 64 篇 臧峰刚
  • 64 篇 王侃
  • 61 篇 于颖锐
  • 54 篇 芦韡
  • 54 篇 王连杰
  • 50 篇 李垣明
  • 49 篇 冯志鹏
  • 49 篇 周毅
  • 42 篇 李满仓
  • 42 篇 王庆田
  • 41 篇 李毅

语言

  • 2,85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重点实验室核反应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859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基于POD方法的EPR燃料棒流致振动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力学学报 2024年 第3期56卷 659-669页
作者: 闵光云 冯琳娜 姜乃斌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51908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燃料棒相比M310燃料棒的棒长更长,导致其频率降低、幅值增大,在冷却剂的作用下,会加剧格架与棒束之间微动磨损(grid-to-rod fretting,GTRF),进而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将EPR燃料棒简化为3D梁模型,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管固态芯燃料辐照-热-力耦合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技术 2024年 第7期47卷 99-107页
作者: 杨轩 李权 李晨曦 章静 巫英伟 贺亚男 郭凯伦 苏光辉 田文喜 秋穗正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热管冷却反应堆(简称:热管)具有高可靠性和固有安全性、体积小、模块化和全固态芯等特点。固态芯燃料服役过程在高温、强辐照、固态约束多因素作用下芯的传热和力学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基体接触导致应力与间隙换热都随燃耗加深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6MND5钢单轴棘轮疲劳行为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5年 第1期46卷 160-168页
作者: 莫旭阳 朱明亮 张尚林 杨立才 陈尧 轩福贞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20023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本文旨在分析材料在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棘轮演化规律,以指导核电站关键部件的寿命预测及结构完整性评价。针对国产反应堆压力容器用16MND5锻造贝氏体钢,在350℃下开展一系列对称和非对称应力控制试验,研究了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对棘轮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饱和湿气体对流冷凝换热模拟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12期55卷 4675-4686页
作者: 聂鑫 谢海燕 刘辉 柳宏刚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1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54
针对低水蒸气含量饱和湿气体对流冷凝换热取水过程,搭建空气流量为15000 m^(3)/h的模拟实验台,利用加热空气再喷淋加湿试验系统进行饱和湿气体对流冷凝换热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3种材质换热器在改变冷却水流量、湿空气量情况下的冷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600合金和304不锈钢的均匀腐蚀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3年 第1期44卷 89-96页
作者: 刘珠 龙家琛 郭相龙 苏豪展 王鹏 段振刚 马赵丹丹 张乐福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为遴选可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应用于传统核反应堆中的两种合金(600合金和304不锈钢)在650℃、20 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均匀腐蚀行为,运用增重法评价了材料的腐蚀动力学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PS方法的射流破裂正交实验及其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4年 第4期45卷 181-189页
作者: 彭程 孟显品 邓坚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20009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为了研究芯熔融物射流破裂过程中射流破裂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评级,基于正交实验设计了3因素5水平的25组实验,采用移动粒子半隐式仿真(MPS)得到各工况下的射流破裂长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群管理的压水核电厂首循环装载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4年 第3期45卷 268-271页
作者: 廖鸿宽 胡钰莹 于颖锐 王丹 段永强 李天涯 何彩云 成都核总核动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61021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成都610213
芯装载方案是关系到电厂经济性和安全性最为关键的设计内容之一,而传统的首循环装载方案由于采用全全新燃料组件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一批从首循环中卸出的组件无法继续使用,燃料经济性与芯经济性均欠佳,亟需开展燃料经济性更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燃料棒精细化模拟软件FUPAC3D与FUPAC的对比验证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2年 第4期43卷 46-52页
作者: 王严培 刘振海 齐飞鹏 唐昌兵 张坤 周毅 王鹏 余霖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为验证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的三维燃料棒精细化模拟软件FUPAC3D在分析评价压水燃料棒辐照-热-力耦合行为方面的能力和精度,本文给出了三维FUPAC3D软件采用的热学模型、燃料棒力学模型、裂变气体释放模型以及腐蚀模型,以华龙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耐事故燃料用Cr涂层锆合金包壳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技术 2022年 第3期45卷 1-12页
作者: 段振刚 陈平 周毅 高士鑫 焦拥军 尹春雨 何梁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燃料包壳表面涂层技术成为耐事故燃料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国内外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10年多的技术探索,Cr涂层包壳从众多涂层方案中脱颖而出,已成为涂层包壳研发主要技术路线。目前国际上Cr涂层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冷用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2年 第2期43卷 89-95页
作者: 赵波 李权 李垣明 黄永忠 马强 粟敏 刘振海 齐飞鹏 马超 陈浩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是将三重各向同性包覆(TRISO)燃料颗粒弥散于金属或陶瓷基体形成的颗粒增强复合燃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裂变产物包容能力和辐照稳定性,是高温气冷中较具发展前景的燃料形式之一。本文提出将TRISO燃料颗粒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