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4 篇 期刊文献
  • 5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4 篇 工学
    • 8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77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5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8 篇 数值模拟
  • 17 篇 纵向涡发生器
  • 15 篇 临界热流密度
  • 13 篇 窄间隙矩形通道
  • 11 篇 流动不稳定性
  • 9 篇 强化传热
  • 9 篇 反应堆
  • 9 篇 矩形窄缝
  • 8 篇 自然循环
  • 8 篇 多孔介质
  • 8 篇 过冷沸腾
  • 8 篇 矩形窄缝通道
  • 7 篇 热工水力
  • 7 篇 管间脉动
  • 6 篇 强化换热
  • 6 篇 工程热物理
  • 6 篇 传热
  • 5 篇 传热强化
  • 5 篇 实验研究
  • 5 篇 矩形窄通道

机构

  • 79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9 篇 西南科技大学
  • 5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5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 篇 东方锅炉股份有限...
  • 2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 篇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
  • 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 篇 四川省核学会

作者

  • 73 篇 黄彦平
  • 47 篇 肖泽军
  • 31 篇 王秋旺
  • 27 篇 陈炳德
  • 25 篇 huang yan-ping
  • 24 篇 卢冬华
  • 23 篇 黄军
  • 22 篇 王小军
  • 21 篇 王飞
  • 18 篇 xiao ze-jun
  • 16 篇 白博峰
  • 15 篇 徐建军
  • 14 篇 chen bing-de
  • 14 篇 wang qiu-wang
  • 13 篇 lu dong-hua
  • 12 篇 wang xiao-jun
  • 12 篇 马建
  • 12 篇 闫晓
  • 11 篇 贾斗南
  • 11 篇 曾敏

语言

  • 15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多孔球层内沸腾现象与传热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9年 第1期30卷 45-49,73页
作者: 张晓杰 朱彦雷 白博峰 阎晓 肖泽军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采用池式沸腾实验系统,在常压底部加热条件下分别对由直径4、6、8mm玻璃球构建的多孔结构内沸腾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过冷沸腾时,加热壁面上产生孤立汽泡,小汽泡可聚合为主汽泡,主汽泡脱离频率较低,汽相以分散的小汽泡为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态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5年 第5期26卷 436-442页
作者: 肖泽军 卓文彬 陈炳德 贾斗南 周连帮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西安交通大学 710049 哈尔滨工程大学 150001
系统研究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态特性,共取得237组试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系统压力、系统冷热芯位差、系统等效阻力系数、风速对两相自然循环流量和系统余热排出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两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垂直向上流动通道内环状流干涸点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8年 第1期29卷 87-90页
作者: 段枫 苏光辉 秋穗正 肖泽军 黄彦平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本文基于分离流模型,建立了垂直向上流动环形通道内环状流的三流体模型,并对干涸点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两者符合较好.结果显示:当干涸点发生在内管并且外管热流密度不变时,临界含汽率随曲率和间隙的减小而增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矩形窄通道内带纵向涡发生器的传热强化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 2006年 第11期57卷 2549-2553页
作者: 王令 陈秋炀 曾敏 周砚耕 王秋旺 黄彦平 肖泽军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对带有纵向涡发生器的水平矩形窄通道内水的强化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Re在3000~20000(过渡区和湍流区)范围内纵向涡发生器不同安装形式对水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带纵向涡发生器(LVGs)的通道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蒸汽-冷流体接触冷凝流动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5年 第6期26卷 963-966页
作者: 李会雄 邓晟 李良星 陈听宽 王飞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介绍了关于蒸汽-冷流体直接接触冷凝流动与传热的数值计算模型与部分研究结果。用Level Set方法确定蒸汽-冷流体接触界面的位置和形状,建立了对蒸汽和冷流体普遍适用的动量、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在能量和质量寺恒方程中增加了部分项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内强制对流换热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0年 第S1期31卷 103-108页
作者: 杨剑 曾敏 闫晓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采用N-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及比例缩放的壁面函数法对三维圆球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孔隙内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详细研究了Re数变化及不同颗粒堆积方式对多孔介质强制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流速工况下窄间隙矩形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4年 第4期25卷 305-308页
作者: 卢冬华 黄彦平 白雪松 徐显启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绵阳610041
板型燃料堆芯常压池式反应堆在事故下的自然循环工况是由零流速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必须工作在临界热流密度(CHF)限值之下。对此进行了上升流小流速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的CHF试验研究,并与Sudo公式的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竖直和水平圆管换热器在内热源液池内的两相换热特性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9年 第4期30卷 41-46页
作者: 李隆键 崔文智 王小军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重庆40004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针对溶液堆整体模拟试验模型的结构尺寸和运行工况,建立了内热源液池内自然对流和鼓泡驱动同时作用下竖直和水平圆管换热器的两相流动和换热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数值计算得到不同加热强度和鼓泡流量下的对流换热性能,与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窄间隙矩形通道的临界热流密度解析模型
收藏 引用
动力工程 2007年 第6期27卷 923-926页
作者: 黄军 王秋旺 黄彦平 白博峰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根据窄间隙矩形通道的流道结构特点,参考圆管环状流临界热流密度(CHF)预测解析模型,得到了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环状流CHF解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通道间隙不小于0.5mm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内发生沸腾两相流环状流时的CHF值。计算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高宽比微通道中的流动沸腾不稳定性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 2007年 第7期58卷 1632-1640页
作者: 张炳雷 徐进良 肖泽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以甲醇为工质,在不同进口温度、质量流速、热通量和倾角下对低高宽比矩形微通道中流动沸腾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发现存在3类不稳定性:流量漂移静态不稳定性、压力降型脉动动态不稳定性及压力降和密度波复合不稳定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