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5 篇 期刊文献
  • 1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86 篇 工学
    • 279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74 篇 电气工程
    • 48 篇 机械工程
    • 3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9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软件工程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2 篇 理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物理学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25 篇 反应堆
  • 22 篇 核电厂
  • 21 篇 压力容器
  • 20 篇 核电站
  • 19 篇 核反应堆
  • 18 篇 反应堆压力容器
  • 14 篇 断裂力学
  • 11 篇 燃料组件
  • 10 篇 数值模拟
  • 10 篇 有限元
  • 8 篇 压水堆
  • 7 篇 cfd
  • 7 篇 数字化
  • 7 篇 有限元分析
  • 7 篇 华龙一号
  • 7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6 篇 疲劳分析
  • 6 篇 应力分析
  • 6 篇 pid
  • 5 篇 流固耦合

机构

  • 27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8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76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3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1 篇 清华大学
  • 18 篇 国家能源压水反应...
  • 15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3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篇 南华大学
  • 11 篇 重庆大学
  • 9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6 篇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
  • 5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5 篇 国家能源海洋核动...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3 篇 四川省核学会
  • 3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作者

  • 31 篇 臧峰刚
  • 30 篇 张毅雄
  • 27 篇 王远隆
  • 23 篇 孙英学
  • 22 篇 卢岳川
  • 22 篇 姚栋
  • 21 篇 郑连纲
  • 19 篇 罗英
  • 19 篇 刘文进
  • 16 篇 杨宇
  • 16 篇 毛庆
  • 14 篇 yao dong
  • 14 篇 luo ying
  • 13 篇 许斌
  • 13 篇 王伟
  • 13 篇 王侃
  • 12 篇 张虹
  • 12 篇 zhang hong
  • 12 篇 zang feng-gang
  • 12 篇 zhang yi-xiong

语言

  • 4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中子输运方程的Daubechies小波角度离散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9年 第S1期30卷 9-13页
作者: 郑友琦 吴宏春 曹良志 于颖锐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近年来对新型反应堆中广泛应用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的研究表明,中子通量密度在该型燃料栅元中随角度的分布呈现出剧烈的震荡,传统的角度离散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很好的逼近。本研究利用具有紧支、正交特点的Daubechies小波离散中子输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中子输运方程的非结构网格离散纵标数值解法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 第3期41卷 363-366页
作者: 巨海涛 吴宏春 姚栋 咸春宇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从一阶三维中子输运方程出发,对方向变量采用离散纵标方法展开,得到一系列关于空间变量的偏微分方程,从而避免了二阶方程由于分母上存在截面,不能准确描述内含真空介质的问题.对这些关于空间变量的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接管内射流的流动可视化
收藏 引用
动力工程 2007年 第2期27卷 223-226页
作者: 杨胜 罗毓珊 王海军 陈听宽 毛庆 张毅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对CNP1000核反应堆冷却剂安全注入接管内射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在相同的流速比下,流型和射流穿透深度、影响区域基本相同;随着流速比的增加,射流穿透深度增大,偏斜减小,沿主管管壁流体减少。结果对于后续的传热试验热测点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先进燃料组件格架交混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8年 第3期29卷 1-4,27页
作者: 陈畏葓 张虹 张凤林 胡海翔 胡德勇 陈平 雷涛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压水燃料组件格架上交混叶片的大小和形状影响其交混能力和流动阻力。介绍了格架交混性能优化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并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设计的3种格架方案进行了三维流场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就最高流体温度和流体最大温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小波分析的主冷却剂泵转子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8年 第3期29卷 108-112页
作者: 陈志辉 夏虹 王涛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1500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小波分析具有降噪、多尺度分辨的特性,可以对主泵的典型故障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利用Simulink对主泵开裂纹、不对中及初始弯曲3个典型故障进行仿真得到振动曲线,并对振动曲线进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小波分析提取出的频谱信号可以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OSE平台的高阶全隐式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分析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1年 第6期42卷 50-57页
作者: 牛钰航 贺亚男 巫英伟 向烽瑞 邓超群 于洋 苏光辉 秋穗正 田文喜 卢忝余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平台MOOSE开发了模块化系统安全分析程序ZEBRA,并采用高阶全隐式离散格式建立了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模型,对核反应堆系统中子扩散、二维固体导热和一维流体进行耦合计算。针对单管流动传热问题,对ZEBRA程序进行了耦合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一体化反应堆核电厂创新安全壳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06年 第6期27卷 91-93,98页
作者: 秦忠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中国一体化反应堆核电厂(CIP)是中国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发的新一代革新型、完全一体化的压水,其电功率约为300MW。CIP采用内一体化布置,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设备以及控制棒驱动机构全部布置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锆合金包壳在微动磨蚀环境下的界面损伤行为
收藏 引用
中国表面工程 2022年 第4期35卷 41-49页
作者: 焦拥军 李正阳 蒲曾坪 任全耀 郑美银 巫英伟 秋穗正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锆合金燃料棒包壳在反应堆内会由于流致振动与定位格架发生微动磨蚀,现有研究并未考虑高温水环境下燃料棒包壳与格架之间的腐蚀加速磨损现象。通过微动磨损试验设备结合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不同外加电位(-0.8 V、-0.4 V、0 V、0.4 V和0.8V...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流负载对滑动电接触系统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表面技术 2023年 第8期52卷 142-150页
作者: 李发强 王东伟 巫英伟 陈晓 陈泽生 杨睿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目的探讨电流对滑动电接触摩擦学行为特性的影响,厘清电流负载与滑动电接触摩擦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黄铜材料为对摩副,在自行设计的摩擦滑动电接触试验机上进行球-面电接触摩擦学试验。分别输入0.2、1、2 A的直流负载,采集界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氦氙布雷顿循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 第11期57卷 46-57页
作者: 陈伟雄 梁铁波 姜超 廖先伟 钱奕然 唐鑫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氦氙混合物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系统结构紧凑、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适合作为空间核反应堆的能量转换系统。在深入调研空间氦氙布雷顿循环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关键技术问题和重点研究方向的相关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