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3 篇 期刊文献
  • 373 篇 会议
  • 26 篇 成果
  • 17 篇 专利
  • 6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1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18 篇 理学
    • 1,527 篇 大气科学
    • 60 篇 生态学
    • 15 篇 地理学
    • 9 篇 地球物理学
    • 8 篇 地质学
    • 7 篇 数学
    • 6 篇 化学
  • 320 篇 农学
    • 16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0 篇 作物学
    • 52 篇 植物保护
    • 19 篇 畜牧学
    • 16 篇 草学
    • 12 篇 园艺学
  • 261 篇 工学
    • 78 篇 水利工程
    • 6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6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5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6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1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电气工程
  • 22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医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84 篇 青藏高原
  • 131 篇 气候变化
  • 79 篇 暴雨
  • 79 篇 四川盆地
  • 78 篇 降水
  • 62 篇 数值模拟
  • 51 篇 西南涡
  • 48 篇 高原低涡
  • 43 篇 时空分布
  • 42 篇 西南地区
  • 40 篇 水稻
  • 34 篇 气温
  • 33 篇 四川
  • 31 篇 水汽输送
  • 30 篇 西南低涡
  • 28 篇 modis
  • 27 篇 wrf模式
  • 25 篇 大气环流
  • 25 篇 降水量
  • 25 篇 小波分析

机构

  • 1,216 篇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
  • 271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226 篇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
  • 198 篇 四川省气象台
  • 18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129 篇 四川省气候中心
  • 111 篇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
  • 95 篇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
  • 8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87 篇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
  • 63 篇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
  • 61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51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49 篇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
  • 48 篇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
  • 46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5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4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5 篇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
  • 42 篇 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98 篇 李跃清
  • 156 篇 li yueqing
  • 123 篇 何光碧
  • 101 篇 屠妮妮
  • 77 篇 高文良
  • 76 篇 郁淑华
  • 75 篇 蒋兴文
  • 66 篇 秦宁生
  • 63 篇 彭国照
  • 55 篇 陈超
  • 48 篇 张利红
  • 48 篇 he guangbi
  • 46 篇 卢萍
  • 44 篇 杜军
  • 44 篇 周长艳
  • 43 篇 陈静
  • 42 篇 tu nini
  • 42 篇 lu ping
  • 42 篇 chen chao
  • 42 篇 闵文彬

语言

  • 2,153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1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四川气象 2005年 第1期25卷 3-6页
作者: 李跃清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610071
2001年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的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综合理事会、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分理事会的指导下,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完成了结构调整、机制转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原天气研究若干进展——基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相关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年 第1期39卷 1-5,11页
作者: 何光碧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主要回顾了近5年成都高原围绕高原天气研究中的高原天气系统(包括高原涡、西南涡、高原切变线)活动,特别是东移出高原后的高原低涡活动,低涡暴雨机理以及西南涡加密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与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雨季建立进程及其环流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年 第1期21卷 91-101页
作者: 仕仁睿 蒋兴文 王遵娅 四川省气象台 成都61007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 成都610218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利用1979—2019年青藏高原107站逐日降水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揭示了青藏高原雨季建立的区域性特征,并讨论了各分区雨季建立进程中大气环流的不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中东部、南部和北部的降水进程、降水集中期和降水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南山地对流云及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1期49卷 38-52页
作者: 吕俊杰 李跃清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2 凉山州气象局 四川西昌615000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610072
本文利用FY-2G静止气象卫星和四川省攀西地区降水资料,分析了2019~2021年6~9月青藏高原东侧川西高原对流影响下,川西南山地区域对流云和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具体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高原甘孜州(28°~3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短东移路径暖季高影响高原涡动力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1期49卷 93-106页
作者: 高文良 郁淑华 彭骏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610072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2 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 雅安625000
利用1998~2018年5~9月NCEP/NCAR全球分析数据、大气观测资料、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采用伴随低涡活动的动态合成方法比较分析了准平直东移长、短路径暖季高影响高原涡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讨论了长、短路径涡的强度与其结构的关系,从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风云三号卫星组网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的西南涡预报晴空同化初步分析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8卷 106-121页
作者: 姜祈帆 陈科艺 希爽 张利红 范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225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7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广西南宁530022
从2008年5月发射FY-3A星到2023年相继发射FY-3G星和FY-3F星,风云三号极轨系列卫星观测网越发完善,使得卫星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都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西南涡受复杂地形影响而生成于青藏高原东侧700~850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与重力波的关联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气象学报 2025年 第1期36卷 65-76页
作者: 许一洲 李国平 张晓玉 谢新 董元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成都610225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气象局 丽水323900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610218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GPM卫星降水产品和WRF模式,对2023年7月2—3日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重力波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试验,以期加深对重力波影响暴雨机理方面的认识。结果表明:该过程降水呈波动特征,受急流、切变线和高空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0~2022年暖季四川及其周边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5年 第2期30卷 151-167页
作者: 陈孟佳 李国平 李山山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的云顶黑体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 TBB)资料,对2010~2022年暖季(5~9月)四川及其周边地区(25°N35°N ,96°E110°E)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s, MCSs)进行识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GPM资料的东移高原涡降水云团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5年 第1期45卷 20-31页
作者: 向朔育 李跃清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2
挑选2014—2020年4—9月高原涡东移典型降水个例,利用GPM降水数据对其降水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高原涡过程不同降水类型下降水率水平及垂直分布、雨顶高度、降水粒子谱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涡东移出高原后,其降水云团主要出现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一次极端暴雨成因分析及成功预警
收藏 引用
灾害学 2025年 第1期40卷 92-101页
作者: 郭萍 段绍玲 郑建萌 张万诚 陈静 杨宏庆 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034 中国气象局大理山地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云南大理671003 云南省气候中心 云南昆明650034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034 云南省临沧市气象局 云南临沧677099 中国气象局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 云南大理671003
2022年10月8日,临沧市双江县忙懦乡遭遇历史性极端暴雨,最大小时雨量达到57.2 mm。该文通过高空、区域自动站雨量、ERA5再分析、FY-2G、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揭示此次暴雨的成因:①此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在强盛的副高控制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