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6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2 篇 理学
    • 139 篇 大气科学
    • 9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质学
  • 25 篇 工学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0 篇 农学
    • 1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0 篇 气溶胶
  • 7 篇 modis
  • 7 篇 卫星遥感
  • 7 篇 pm2.5
  • 6 篇 气溶胶光学厚度
  • 5 篇 pm10
  • 5 篇 中国
  • 5 篇 光学特性
  • 5 篇 数值模拟
  • 5 篇 气象条件
  • 5 篇 青藏高原
  • 5 篇 遥感
  • 4 篇 元素碳
  • 4 篇 碳气溶胶
  • 4 篇 多相反应
  • 4 篇 大气污染
  • 4 篇 辐射强迫
  • 4 篇 城市化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四川盆地

机构

  • 28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2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8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7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2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1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0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0 篇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
  • 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8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7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作者

  • 21 篇 张小曳
  • 16 篇 杨元建
  • 15 篇 车慧正
  • 14 篇 郭建平
  • 14 篇 安兴琴
  • 10 篇 荀尚培
  • 10 篇 王丹
  • 9 篇 石广玉
  • 9 篇 桂柯
  • 9 篇 石涛
  • 9 篇 屈文军
  • 8 篇 张小玲
  • 8 篇 周凌晞
  • 8 篇 张宏群
  • 8 篇 林伟立
  • 8 篇 李杨
  • 7 篇 徐晓斌
  • 7 篇 翟世贤
  • 7 篇 廖婷婷
  • 7 篇 傅云飞

语言

  • 18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和环境气象研究所"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杭州地区大气臭氧浓度垂直分布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9期44卷 4754-4764页
作者: 齐冰 徐晓飞 靳军莉 杨欣洁 牛彧文 张金强 杭州市气象局 浙江杭州310051 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杭州311307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100081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5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观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100049
利用国产双池型电化学反应臭氧探空仪在杭州开展为期1年(2021年12月~2022年11月)观测,分析了该地区臭氧廓线垂直分布、臭氧柱总量以及对流层臭氧柱含量特征,并评估AIRS和MLS反演的臭氧廓线产品以及AIRS、OMIDOAS和TROPOMI反演的臭氧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0-2021年四川盆地氮氧化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5年
作者: 胡芩 杨显玉 王文雷 李豆旺 贲秉政 杨周 张小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兰州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
氮氧化物(NOx)排放水平是衡量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指标。研究NOx排放的长期变化趋势并识别热点排放区域,对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OMI和TROPOMI数据分析了川渝地区2010-2021年不同区域对流层NO2柱浓度长期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临沂市夏季羰基化合物来源及其对大气氧化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5年 第1期44卷 221-233页
作者: 杨雪 赵世阳 张根 胡书豪 王金鹤 朱超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济南250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羰基化合物在大气光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大气自由基丰度、大气氧化性强度以及臭氧(O_(3))光化学反应产率.通过对2022年8月临沂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及相关物种外场观测,结果发现甲醛(HCHO)体积分数φ(HCHO)和乙醛(CH3CHO)体积分数φ(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11期44卷 5921-5933页
作者: 王体健 李蒙蒙 韩志伟 张华 周春红 谢旻 李树 庄炳亮 吴昊 曲雅微 傅宗玫 马丹阳 李亚松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东亚区域气候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1 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1169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深圳518055
本文针对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开展系统综述,并对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气环境模式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历经输送扩散模式、酸沉降模式、空气质量模式、气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3-2019年新疆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2年 第2期45卷 346-358页
作者: 于志翔 李霞 于晓晶 郑宇 毛列尼·阿依提看 李淑婷 王楠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和环境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基于2003—2019年MODIS AquaAerosolL2反演的新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选取中国气象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网(Chinese aerosolopticalproperty network,CAOPNET)乌鲁木齐地面观测站点CE-318太阳光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拉萨上空对流层NO_(2)柱浓度光谱反演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年 第6期43卷 1725-1730页
作者: 蒲桂娟 程巳阳 李松奎 吕金光 陈华 马建中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西藏拉萨85000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青藏高原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100081 西藏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与装备中心 西藏拉萨850000
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开展拉萨上空太阳散射光谱观测和对流层NO_(2)柱浓度反演研究,探究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庆活动期间拉萨上空NO_(2)对流层垂直柱浓度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实验期间(2021年8月9日至2021年8月3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未来30年亚洲降水情景预估及偏差订正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2年 第1期46卷 40-54页
作者: 杨阳 戴新刚 汪萍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珠海51908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730000
借助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及英国气候研究所(Climatic Research Unit Time-Series version 4.0,CRU TSv4.0)的格点降水资料,分析了多模式集合平均降水在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及周边地区夏季PM_(2.5)中含碳组分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 2022年 第2期40卷 71-80页
作者: 沈嵩 刘蕾 温维 邢奕 苏伟 孙嘉祺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研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实施后北京及其周边区域夏季环境PM_(2.5)含碳组分特征及来源,2019年7月分别在北京城区与河北郊区的2个站点同步连续采集大气PM_(2.5)样品,利用热光碳分析仪分别测定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9~2020年北极野火极端事件的气象成因解析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3年 第2期28卷 195-206页
作者: 彭道福 乐旭 朱君 田晨光 宫成 马一勉 雷亚栋 周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利用MERRA-2再分析气象变量(降雪量、降水量、地表风速、相对湿度、2 m气温、日最高气温)和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通过逐步回归方法构建1997~2020年间北极不同关键区内气象因子与野火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析北极地区2019~202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州塔闪电光谱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3年 第12期43卷 335-345页
作者: 王雪娟 王海通 化乐彦 吕伟涛 陈绿文 马颖 齐奇 武斌 许伟群 杨静 张其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利用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获得的600 m高广州塔上一次闪电3个回击放电过程的光谱资料,详细分析了广州塔上闪电光谱随时间的演化和随高度的变化特性,并通过对比实测的一组氮原子(NI)[856.8 nm, 859.4 nm, 862.9 nm]多重态的谱线强度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