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9 篇 期刊文献
  • 10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1 篇 农学
    • 143 篇 水产
    • 5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0 篇 兽医学
    • 16 篇 畜牧学
    • 2 篇 林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71 篇 理学
    • 134 篇 生态学
    • 20 篇 生物学
    • 17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化学
  • 63 篇 工学
    • 2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管理学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31 篇 凡纳滨对虾
  • 26 篇 大亚湾
  • 25 篇 群落结构
  • 20 篇 环境因子
  • 16 篇 生长
  • 14 篇 浮游植物
  • 13 篇 斑节对虾
  • 13 篇 珠江口
  • 12 篇 南海
  • 11 篇 浮游动物
  • 10 篇 大型底栖动物
  • 10 篇 增殖放流
  • 10 篇 卵形鲳鲹
  • 9 篇 生长性能
  • 9 篇 鱼类
  • 9 篇 水质
  • 8 篇 人类活动
  • 8 篇 微生物群落
  • 8 篇 稳定同位素
  • 7 篇 运动训练

机构

  • 234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26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39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32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27 篇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
  • 24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23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23 篇 浙江海洋大学
  • 21 篇 广州大学
  • 20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8 篇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
  • 16 篇 广东海洋大学
  • 15 篇 暨南大学
  • 15 篇 大连海洋大学
  • 12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0 篇 广州市欣海利生生...
  • 9 篇 西沙岛礁渔业生态...

作者

  • 111 篇 李纯厚
  • 97 篇 曹煜成
  • 89 篇 胡晓娟
  • 88 篇 文国梁
  • 73 篇 刘永
  • 73 篇 李卓佳
  • 59 篇 肖雅元
  • 50 篇 徐煜
  • 46 篇 黄洪辉
  • 40 篇 徐姗楠
  • 40 篇 徐武杰
  • 38 篇 王腾
  • 33 篇 苏浩昌
  • 32 篇 林琳
  • 31 篇 齐占会
  • 31 篇 林黑着
  • 30 篇 王江勇
  • 28 篇 陈作志
  • 28 篇 虞为
  • 28 篇 杨铿

语言

  • 439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441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胶州湾鱼类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水产学报 2019年 第7期43卷 1615-1625页
作者: 徐姗楠 郭建忠 陈作志 张魁 许友伟 蔡研聪 李纯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渔业海洋学实验室
为了解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2016—2017年利用底拖网对胶州湾海域开展了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鱼类资源尾数密度以夏季最高(233 427尾/km2),春季最低(18 08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对高温和氨氮胁迫的生理响应
收藏 引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 第9期51卷 2296-2303页
作者: 熊大林 段亚飞 徐敬明 詹爱军 陈成勋 张家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0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天津300384 重庆文理学院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402160 深圳市检验检疫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10
【目的】明确高温和氨氮单因素胁迫及二者复合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组织的毒性效应,为开展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质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正常海水)组、高温(33℃)胁迫组、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州湾附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19年 第1期26卷 108-117页
作者: 曾嘉维 林坤 王学锋 李纯厚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为了解雷州湾及其附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理影响因素,于2016—2017年开展了4个季度的底拖网渔业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运用聚类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黑鲷生态容量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19年 第1期26卷 1-13页
作者: 黄梦仪 徐姗楠 刘永 肖雅元 王腾 李纯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
为评估大亚湾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的生态容量,根据2015年渔业资源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with Ecosim6.5(EwE)软件构建了由26个功能组组成的大亚湾Ecopath模型,分析了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结合食物网结构和能量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19年 第1期26卷 14-25页
作者: 王九江 刘永 肖雅元 王腾 李纯厚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舟山316022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
为了解大亚湾鱼卵、稚仔鱼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5年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拖网对大亚湾鱼卵、仔稚鱼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获鱼卵31361粒,仔稚鱼244尾。经鉴定分析共有27种,其中鱼卵19种,隶属于6目1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7个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
收藏 引用
南方水产科学 2019年 第1期15卷 54-62页
作者: 黄小帅 徐煜 胡晓娟 徐武杰 苏浩昌 文国樑 杨铿 曹煜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00
为明晰中国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于广东的3个对虾主产区采集7个养殖群体的种苗样品,其均为国外引进亲虾繁育的子一代。将之分别命名为TH-A1、TH-A2、THB、US-C1、US-C2、US-C3和US-C4,以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防城港人工礁区内5种恋礁鱼类的声学标志跟踪
收藏 引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19年 第1期26卷 53-62页
作者: 王志超 陈国宝 曾雷 李斌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510300 国家海洋局南海标准计量中心 广东广州510700
为了解人工鱼礁区鱼类的活动特点及使用超声波遥测方法进行人工鱼礁区鱼类研究的可行性, 2017年7月7日至9月8日于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利用Vemco定位系统(Vemco position system, VPS)对5种北湾沿海常见的野生恋礁性鱼类共9尾[体长(2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絮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 第3期 46-48页
作者: 徐武杰 文国樑 曹煜成 胡晓娟 徐煜 苏浩昌 虞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广东深圳518121
我国一直采用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能力和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它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十分重大,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最终会被我国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配合饲料驯饲频率对虎龙斑幼鱼驯化效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 第5期48卷 153-156页
作者: 李涛 黄小林 杨育凯 黄忠 虞为 林黑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广东深圳518121
研究配合饲料驯饲频率对虎龙斑幼鱼驯化效果的影响,设置了1、2、3、4、5、6次/d 6个驯饲频率试验组,进行配合饲料驯饲试验,每天观察鱼苗摄食和生长情况,结束后对各试验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驯饲频率≥4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饥饿处理对鳙鱼形态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年 第8期38卷 3515-3520页
作者: 钟金香 李俊伟 颉晓勇 郭永坚 王珺 朱长波 陈素文 李婷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广州5102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
为了研究饥饿处理对鳙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在水温(21.5±1)℃条件下研究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饥饿0 (S0)、5 d (S5)、10 d (S10)、15 d (S15)、20 d (S20)和25 d (S25)对商品规格鳙鱼(平均体质量(1 396.61±87.55) g)形态学、肌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