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1年5月-2012年4月进行的9个航次(月)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莱州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特征、时空分布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头足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8次拖网采集头足类样本共37947个,隶属于3目、3科、4属、6种。头足类生物量及个体数密度均以10月最高、3月最低,周年平均值分别为3111.39 g/h和723.54ind/h。枪乌贼(***)为莱州湾头足类的周年优势种,其相对重要性指数(The 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为13097;短蛸(Octopus ocellatus)为重要种,其IRI为714;长蛸(Octopus variabilis)为常见种,其IRI为81;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和毛氏四盘耳乌贼(Euprymna morsei)均为稀有种,其IRI均小于1。头足类生物量以2011年6-11月较高,其中6-7月主要分布于莱州湾中南部、8-11月主要分布于莱州湾北部。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MDS)显示,9个航次(月)在85%相似性水平上被划分为4个群组,18个调查站位在90%相似性水平上被划分为5个群组。莱州湾头足类的个体数分布与浮游动物密度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pH值和水深,与海表温度、溶解氧及盐度的相关性最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