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3 篇 期刊文献
  • 50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6 篇 农学
    • 298 篇 作物学
    • 48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园艺学
    • 2 篇 林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水产
  • 41 篇 理学
    • 38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26 篇 工学
    • 12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204 篇 水稻
  • 30 篇 数量性状座位
  • 24 篇 基因定位
  • 20 篇 产量
  • 16 篇 产量性状
  • 16 篇 重组自交系
  • 15 篇 qtl
  • 15 篇 千粒重
  • 13 篇 剩余杂合体
  • 13 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1 篇 精细定位
  • 10 篇 抽穗期
  • 9 篇 微效作用
  • 9 篇 数量性状基因座
  • 9 篇 数量性状座位(qtl...
  • 9 篇 稻瘟病
  • 8 篇 育种
  • 8 篇 水稻(oryza
  • 8 篇 农艺性状
  • 8 篇 粒形

机构

  • 105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
  • 65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
  • 36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
  • 35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
  • 26 篇 浙江大学
  • 19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
  • 17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7 篇 杭州师范大学
  • 14 篇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
  • 12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
  • 11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10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9 篇 长江大学
  • 9 篇 扬州大学
  • 8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7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
  • 6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
  • 6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
  • 6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作者

  • 77 篇 庄杰云
  • 60 篇 樊叶杨
  • 41 篇 程式华
  • 34 篇 曹立勇
  • 33 篇 zhuang jie-yun
  • 31 篇 钱前
  • 28 篇 朱玉君
  • 24 篇 cheng shi-hua
  • 20 篇 占小登
  • 20 篇 fan ye-yang
  • 20 篇 吴建利
  • 19 篇 黄得润
  • 18 篇 郭龙彪
  • 18 篇 cao li-yong
  • 18 篇 金千瑜
  • 17 篇 朱练峰
  • 16 篇 施勇烽
  • 15 篇 张均华
  • 15 篇 杨长登
  • 15 篇 胡培松

语言

  • 3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QTL及与Fe^(2+)浓度的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
收藏 引用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5年 第7期32卷 712-718页
作者: 欧阳由男 张秋英 张克勤 禹盛苗 庄杰云 金千瑜 程式华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杭州310006
应用珍汕97B/密阳46的RIL群体及其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在4个浓度的FeSO4处理下发芽,测定中胚轴长度。采用QTLMapper基因定位软件检测控制中胚轴长度的加性效应QTLs和加性×加性上位性QTLs,分别在1、2、3、4、5、6、7、8、9、11、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粒型基因克隆研究进展及育种应用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 2020年 第6期34卷 479-490页
作者: 康艺维 陈玉宇 张迎信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311401
水稻的育种目标包括高产和优质等。粒型是指籽粒的三维结构,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性状。目前已经克隆了超过60个与水稻粒型相关的基因,但应用于育种的粒型基因尚无完整统计。本文综述了已克隆的水稻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抗稻瘟病香型早籼温敏核不育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 2022年 第3期36卷 248-258页
作者: 梁敏敏 张华丽 陈俊宇 戴冬青 杜成兴 王惠梅 马良勇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杭州310006
【目的】创制新型抗稻瘟病香型早籼温敏核不育系,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选育提供资源。【方法】利用CRISPP/Cas9技术在水稻稻瘟病基因Pi21、温敏不育基因TMS5和香味基因Badh2的第1外显子处设计靶位点,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pC1300-2×35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水稻微效QTL精细定位和克隆新途径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 2021年 第4期35卷 407-414页
作者: 朱玉君 左紫薇 张振华 樊叶杨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杭州 310006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一般由少数主效QTL和大量微效QTL共同控制.水稻主效QTL克隆已取得显著进展,而微效QTL由于遗传作用弱,表型鉴定易受测量误差影响,克隆进展缓慢,但微效QTL在水稻重要农艺性状调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一种水稻微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籼稻稻米碾磨与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收藏 引用
遗传 2012年 第12期34卷 1591-1598页
作者: 梅德勇 朱玉君 樊叶杨 中国水稻研究所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文章利用籼籼交组合特青/IRBB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2个环境下对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进行QTL定位。共计检测到控制稻米碾磨品质的QTL 12个和控制外观品质的QTL 18个,包括糙米率8个、精米率2个、整精米率2个、粒长7个、粒宽5个和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9年 第4期31卷 412-419页
作者: 唐傲 邵高能 焦桂爱 罗炬 吴建利 唐绍清 胡培松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06
利用60个水稻SSR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70份香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6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2~10个,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663,变幅为0.104(RM308)~0.885(RM2634)。籼粳亚种间的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遗传 2011年 第4期33卷 314-321页
作者: 高志强 占小登 梁永书 程式华 曹立勇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杭州310006
作物育种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产量。水稻粒形是与水稻产量性状直接相关,与品质性状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数量性状,其评价指标主要是粒长、粒宽、粒厚、长/宽和长/厚。近年来,水稻粒形的数量遗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功定位克隆了一批控制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粒形和剑叶形态性状的QTL定位
收藏 引用
核农 2022年 第3期36卷 509-516页
作者: 杨莹莹 李若思 王一平 袁筱萍 章孟臣 杨窑龙 魏兴华 冯跃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06
非洲栽培稻作为重要的水稻种质资源,其基因渗入系可以为普通栽培稻的遗传背景提供新的有利基因,如果能将这些优良基因引入普通栽培稻中,可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本研究以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YIL60与轮回亲本中9B(Z9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水稻显性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收藏 引用
作物 2016年 第7期42卷 966-975页
作者: 郭丹 施勇烽 王惠梅 张晓波 宋莉欣 徐霞 贺彦 郭梁 吴建利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浙江杭州310006
通过EMS(ethane methyl sulfonate)诱变籼稻品种IR64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显性斑点叶突变体HM113。在大田环境下,突变体褐色斑点在播种后3周的叶片上产生,始穗期扩散至叶鞘。与野生型IR64相比,突变体HM113的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产量性状QTL簇的分解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 2008年 第4期41卷 939-945页
作者: 杜景红 樊叶杨 吴季荣 庄杰云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310006
【目的】将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上产量性状QTL分解到更小的区间中。【方法】从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筛选到针对第6染色体短臂RM587-RM19784区间的剩余杂合体,衍生了一个由221个株系组成的F2:3群体,种植于海南和浙江两地,考察每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