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 件 标准
  • 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工学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主题

  • 2 篇 振动
  • 2 篇 传感器
  • 2 篇 粉尘浓度示值
  • 2 篇 粉尘浓度测定仪
  • 2 篇 冲击试验
  • 2 篇 β射线
  • 1 篇 振动测量
  • 1 篇 不确定度
  • 1 篇 测量仪器
  • 1 篇 激光器
  • 1 篇 激光源
  • 1 篇 血液流变性
  • 1 篇 测量
  • 1 篇 漫透射视觉密度计
  • 1 篇 不确定度评定
  • 1 篇 q开关nd:yag激光
  • 1 篇 校准
  • 1 篇 振动试验
  • 1 篇 测量不确定度

机构

  • 16 篇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
  • 13 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 9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7 篇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
  • 6 篇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
  • 6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6 篇 广州市诚臻电子科...
  • 5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浙江诺益科技有限...
  • 4 篇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
  • 4 篇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
  • 4 篇 上海仪器仪表自控...
  • 4 篇 福建上润精密仪器...
  • 4 篇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
  • 4 篇 广东省医疗器械质...
  • 4 篇 扬芯科技有限公司
  • 4 篇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
  • 4 篇 杭州雪中炭恒温技...
  • 4 篇 广州市莱帝亚照明...
  • 4 篇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

作者

  • 7 篇 付君
  • 7 篇 崔强
  • 7 篇 李金龙
  • 6 篇 李楠
  • 5 篇 黄雪梅
  • 5 篇 郑益民
  • 4 篇 胡小军
  • 4 篇 麦苗
  • 4 篇 梁国鼎
  • 4 篇 唐敏然
  • 4 篇 柳晓菁
  • 4 篇 杨红波
  • 4 篇 徐月明
  • 4 篇 戈剑
  • 4 篇 吕鹤男
  • 4 篇 景军
  • 4 篇 尚羽佳
  • 4 篇 冯建
  • 4 篇 朱文立
  • 4 篇 张翼翔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β射线吸收型粉尘浓度测定仪的校准方法与不确定度分析
收藏 引用
工业计量 2006年 第S1期16卷 140-142页
作者: 唐敏然 何欣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广州510030
文章提出对β射线吸收型粉尘浓度测定仪的校准方法,并且对粉尘浓度测定仪的粉尘浓度示值误差进行了较详细的不确定度分析。
来源: 评论
漫透射视觉密度计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收藏 引用
计量测试技术 2006年 第3期33卷 37-38页
作者: 唐敏然 何欣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广东广州510030
文章依据JJG920-1996《漫透射视觉密度计检定规程》和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目前常用的漫透射视觉密度计进行了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来源: 评论
从生物效应上谈医用激光源检定的重要性
收藏 引用
医疗设备信息 2006年 第11期21卷 53-54页
作者: 唐敏然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广东广州510030
本文通过Q开关Nd:YAG激光对一些动物实验结果的描述,说明医用激光源剂量准确性的重要性,并对现有的规程提出几点建议。
来源: 评论
β射线吸收型粉尘浓度测定仪的校准方法与不确定度分析
β射线吸收型粉尘浓度测定仪的校准方法与不确定度分析
收藏 引用
2006年加强能源计量,促进节能降耗技术交流暨流量测技术研讨会
作者: 唐敏然 何欣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广州分院 广州市计量测试所广州510030
文章提出对β射线吸收型粉尘浓度测定仪的校准方法,并且对粉尘浓度测定仪的粉尘浓度示值误差进行了较详细的不确定度分析.
来源: 评论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地球重力法校准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地球重力法校准
收藏 引用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GB/T 13823的本部分规定了利用地球重力对加速度计进行绝对校准需的仪器设备和操作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具有零频响应的直线加速度计(主要是应变式或压阻式)、伺服加速度计,包括标准传感器和工作传感器。 本部分利用当地的0Hz的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第15部分:激光干涉法角振动绝对校准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第15部分:激光干涉法角振动绝对校准
收藏 引用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GB/T 20485的本部分规定了绝对法校准角振动传感器如角位移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带放大器或不带放大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程序,以及采用稳态正弦振动和激光干涉测量法获得角振动传感器复灵敏度的辐值和相移的方法。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
收藏 引用
作者: 房法成 孔令全 叶振洲 唐向臣 杨雪 罗文博 江涛 章彦辉 张文广 殷景明 张奇峰 杨春生 闫军 高德成 全付付 孙仁云 陆俊 刘元鹏 戴映云 杨华西 于善虎 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长春信克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东新凌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广州市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广东泓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四川中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测试技术研究院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西华大学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 合肥市强科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华工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设备期间核查(以下简称“期间核查”)的基本要求、核查对象确定原则、期间核查方法、结果判定原则及处理和期间核查记录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机动车检验机构对在用检测设备进行的期间核查。
来源: 评论
气体分析 空分工艺中危险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矿物油的测定
气体分析 空分工艺中危险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矿物油的测定
收藏 引用
作者: 姜阳 杨嘉伟 潘义 常侠 陈雅丽 陈鹰 周鹏云 王维康 黄建林 王亚婷 邹震 刘勤 熊德权 李黎榕 黄慎敏 刘平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 四川中测标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GB/T 28125的本部分规定了空分工艺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采样、悬浮油的测定、蒸汽油的测定、总矿物油的含量、报告和注意事项。本部分适用于空气分离工艺中氧气、氮气、氩气、氦气及压缩空气等气...
来源: 评论
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
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江涛 赵军 刘娜娜 刘梅 杨国亮 姚伟 敬天龙 石蒙 房艳军 王兰 王平 温效 李晶晶 万正军 徐津生 王军平 孔凡波 高德成 闫军 周鹏 郑乐丽 马聪 杨嘉伟 张满德 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 成都驰达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特安控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长春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中检西南计量有限公司 四川中测标物科技有限公司 宝克(中国)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本文件描述了机动车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检测方法,规定了检测条件、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的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设备及场地附着系数的检测。
来源: 评论
集成电路 收发器的EMC评估 第1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集成电路 收发器的EMC评估 第1部分:通用条件和定义
收藏 引用
作者: 崔强 付君 邵鄂 乔彦彬 方文啸 吴建飞 李旸 赵建海 朱赛 李楠 郑益民 杨红波 刘星汛 李金龙 臧琦 曹飞 郑晓东 周昕 白云 周香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上海在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 广州市诚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诺益科技有限公司 扬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河南华辰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凯瑞车辆检测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标准类型:国家标准
本文件提供了在网络条件下用于有线网络的收发器集成电路(IC)的电磁兼容性(EMC)评估的通用条件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IEC 62228其他部分的通用试验条件、通用试验布置以及试验和测量方法。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