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理学
    • 8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化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农学
    • 1 篇 水产

主题

  • 2 篇 内孤立波
  • 2 篇 南海东北部
  • 2 篇 南海北部
  • 2 篇 南海
  • 1 篇 污染源分析
  • 1 篇 台风
  • 1 篇 顺轨干涉
  • 1 篇 风暴潮
  • 1 篇 温度垂向结构
  • 1 篇 丙烯酸
  • 1 篇 吸附
  • 1 篇 自动识别
  • 1 篇 多层回归模型
  • 1 篇 潜标观测
  • 1 篇 涡旋抽吸
  • 1 篇 吕宋海峡
  • 1 篇 海表叶绿素
  • 1 篇 中尺度涡
  • 1 篇 聚合物微球
  • 1 篇 内潮

机构

  • 10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2 篇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
  • 1 篇 大连蓝碳工程技术...
  • 1 篇 海南省海洋立体观...
  • 1 篇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
  • 1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1 篇 海南省地球观测重...
  • 1 篇 宁波市甬环苑环保...
  • 1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1 篇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
  • 1 篇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
  • 1 篇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 1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1 篇 三亚海洋实验室

作者

  • 4 篇 zhao wei
  • 4 篇 赵玮
  • 3 篇 zhang zhi-wei
  • 3 篇 张志伟
  • 2 篇 xie botao
  • 2 篇 guan shoude
  • 2 篇 huang bigui
  • 2 篇 黄必桂
  • 2 篇 张琪
  • 2 篇 管守德
  • 2 篇 黄晓冬
  • 2 篇 zhang qi
  • 2 篇 谢波涛
  • 2 篇 商巩
  • 2 篇 shang gong
  • 2 篇 huang xiaodong
  • 1 篇 liu yu-min
  • 1 篇 黄孟亚
  • 1 篇 zhang linghui
  • 1 篇 wei tianqi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深度学习的南海东北部中尺度过程识别与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 2025年 第1期56卷 77-89页
作者: 金宇涛 缪明芳 张志伟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4 三亚海洋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4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山东青岛266100
中尺度过程是海洋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从高分辨率资料中实现中尺度信号的快速提取对开展中尺度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中尺度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U-Net网络的海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羧基功能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微球的制备及对甲基蓝的吸附
收藏 引用
材料工程 2025年 第2期53卷 219-226页
作者: 张令辉 高旻 郭爽 闫雪峰 于良民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00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功能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交联剂)合成了羧基功能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丙烯酸用量对微球的形貌及羧基含量进行调控,对产物进行了SEM,FT-IR以及TG的表征。并系统的探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口邻近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的识别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渔业 2025年 第1期47卷 93-102页
作者: 李磊 魏天琦 马继坤 信朝忠 蒋玫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宁波市甬环苑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315000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00 大连蓝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116000
根据2022年3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水域14个调查站位的监测结果,研究了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及来源。结果显示,2022年3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东北部中尺度涡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 2023年 第4期54卷 987-999页
作者: 蒋泽鸣 商巩 张志伟 赵玮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4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山东青岛266100
基于南海东北部1998~2019年的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风场再分析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南海东北部涡旋内部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特征,通过量化统计和涡心坐标系参数合成等方法探究了中尺度涡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及潜在机制。结果表明:(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的黑潮入侵南海流径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与湖沼 2023年 第4期54卷 951-962页
作者: 刘玉民 张志伟 张新城 孙忠斌 商巩 赵玮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4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山东青岛266100
黑潮入侵南海对南海的温盐平衡、环流、涡旋和局地气候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吕宋海峡处黑潮不同流径的识别方法,对1993~2021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识别,获取黑潮不同流径的发生时间,探究黑潮入侵南海流径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岛周边海域台风风暴潮-海浪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9期54卷 1-11页
作者: 唐梓洋 管守德 李爱莲 赵玮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00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300000
本文使用ADCIRC+SWAN耦合模式,针对海南岛特殊地形,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海浪耦合模型。针对在海南省造成严重风暴潮灾害的0518号台风“达维”,开展台风期间风暴潮-海浪耦合与非耦合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了水位、流场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潜标观测的南海北部陆架海域内潮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进展 2024年 第4期42卷 611-622页
作者: 尹汉军 谢波涛 张琪 黄必桂 黄晓冬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28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4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架区域内潮特征的了解,本文利用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的2套潜标观测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油气区内潮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提取斜压流速并滤波后发现,LF2站位内潮较强,内潮最大流速为8.32 cm·s^(-1),出现在水下2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丰海域秋季第一模态内孤立波观测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进展 2024年 第4期42卷 623-633页
作者: 李达 刘涛 谢波涛 黄必桂 张琪 黄晓冬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24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海南三亚572024 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4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异常活跃,具有极强的非线性、极高的强度和极大的能量,其传播特性和精细结构在背景过程影响下更加复杂,加剧了内孤立波预报和海上石油平台作业的难度。基于南海北部陆丰海域295 m水深处一套潜标连续79 d的观测资料,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erraSAR-X卫星数据的内孤立波参数和海表流速信息提取的探索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20年 第1期42卷 90-101页
作者: 曾智 李晓明 任永政 陈学恩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 海南三亚572029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本文利用TerraSAR-X(TSX)卫星于2010年4月22日在南海东沙岛附近海域获取的数据进行海洋内孤立波动力要素和海表流速信息的提取研究。基于TSX数据的后向散射强度信息,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得到内孤立波半波宽度,再利用两层模型法和参数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上层海洋温度垂向结构的反演
收藏 引用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23年 第2期6卷 186-197页
作者: 罗灿 刘宇皓 王一帆 黄孟 管守德 赵玮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南海上层海洋温度垂向结构对海洋气候研究海洋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现场观测数据有限,很难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数据。基于2007–2021年的Argo剖面数据、海面高度异常数据和月平均气候态数据,评估了两层动力模型和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