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46 篇 期刊文献
  • 5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0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99 篇 文学
    • 1,10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40 篇 新闻传播学
    • 6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75 篇 历史学
    • 222 篇 中国史
    • 86 篇 考古学
    • 20 篇 世界史
  • 198 篇 法学
    • 106 篇 社会学
    • 39 篇 政治学
    • 3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6 篇 民族学
    • 13 篇 法学
  • 186 篇 艺术学
    • 12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2 篇 美术学
  • 157 篇 教育学
    • 143 篇 教育学
    • 8 篇 体育学
    • 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5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35 篇 工商管理
    • 2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9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3 篇 经济学
    • 49 篇 应用经济学
    • 17 篇 理论经济学
  • 60 篇 哲学
    • 60 篇 哲学
  • 59 篇 工学
    • 1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8 篇 城乡规划学
  • 26 篇 理学
    • 11 篇 地理学
    • 7 篇 海洋科学
  • 6 篇 医学
  • 4 篇 农学
  • 3 篇 军事学

主题

  • 39 篇 青岛
  • 37 篇 王蒙
  • 33 篇 儿童文学
  • 31 篇 文化产业
  • 30 篇 鲁迅
  • 28 篇 日本
  • 20 篇 小说
  • 18 篇 新媒体
  • 17 篇 中国
  • 15 篇 语言
  • 15 篇 索绪尔
  • 15 篇 女性主义
  • 15 篇 意象
  • 14 篇 现代性
  • 14 篇 儿童本位
  • 13 篇 符号学
  • 13 篇 钱锺书
  • 13 篇 叙事
  • 13 篇 《红楼梦》
  • 13 篇 传记

机构

  • 2,393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18 篇 山东大学
  • 11 篇 青岛大学
  • 1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8 篇 武汉大学
  • 6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6 篇 厦门大学
  • 6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5 篇 湖南大学
  • 5 篇 NOT FOUND
  • 5 篇 青岛农业大学
  • 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4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4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天津外国语大学
  • 3 篇 宁夏大学
  • 3 篇 黑龙江电视台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5 篇 温奉桥
  • 44 篇 薛永武
  • 44 篇 朱自强
  • 42 篇 柴焰
  • 42 篇 马春花
  • 37 篇 李萌羽
  • 36 篇 刘怀荣
  • 28 篇 徐妍
  • 24 篇 黄亚平
  • 23 篇 李扬
  • 23 篇 欧阳霞
  • 22 篇 熊明
  • 22 篇 冷卫国
  • 20 篇 曲金良
  • 19 篇 刘中富
  • 19 篇 王璇
  • 19 篇 邱焕星
  • 18 篇 zhu ziqiang
  • 18 篇 马树华
  • 17 篇 高乐华

语言

  • 2,40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405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隐喻的迷思——《蝴蝶》新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年 第4期 27-36页
作者: 温奉桥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蝴蝶》是王蒙8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是具有哲学意味的寓言小说,隐喻是这部小说意义建构的主要形式。《蝴蝶》同时也是一个多重文本:重构历史的想象、自由之"魂"和超越悖论构成了这部小说意义的三个层面。
来源: 评论
文学政治的世纪”:关于“鲁迅文学”命题的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 第6期 198-211页
作者: 邱焕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界一些学者提出了“鲁迅文学”的建构命题,开启了解决“非文学的世纪”如何“回归文学”难题的新思路:王得后等以“立人”为基点,提出了“文学的左翼性”,建构了一个兼容文学与革命的鲁迅左翼批判传统;汪卫东以“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命故事与文体政治——现代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潇湘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 第6期 212-231页
作者: 黄湘金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920年出版的小说《潇湘梦》,在情节、叙事上与民初流行的哀情小说大异,有着明晰的“反辞章化”的特点,近似关于女主人公戴礼的“年谱长编”。参照稿本《孑遗吟草》,可知《潇湘梦》的作者“湘州女史”即是小说人物戴礼,《潇湘梦》实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骆一禾《先锋》《为美而想》二诗的版本及其他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 第1期 204-211页
作者: 于慈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新诗发展已逾百年,在传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出现了版本问题。版本的出入或不一不仅是研究者的障碍,也为诵读者带来了困扰。而后者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态度的有失严谨加剧了新诗版本方面的混乱。以北大诗人骆一禾为抽样对象所做的微观版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霞满天》中的王蒙密码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4年 第1期 162-174页
作者: 段晓琳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霞满天》是王蒙新近创作的小说文本,无论是对于王蒙的个人创作来说,还是对于中国新时代文学而言,《霞满天》都是一部重要的作品。王蒙在《霞满天》中采取了小说的“回旋曲”写法,在“回旋曲”中,王蒙埋藏下了许多“密码”。首先,《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晚清白话文运动的“认同意识”困境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年 第11期 1-10页
作者: 王平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白话、文言并行不悖的二元性语言观凸显了晚清一代所面临的"内俗外雅—体用分离"的"认同意识"困境。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白话报这一启蒙形式对启蒙者本身形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引导,使新知识者的"认同意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琴师的复活与隐遁——1950至1970年代“新意境生活抒情诗”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4年 第1期 196-218页
作者: 于慈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1
“新意境诗”是学者谢冕对“西南边疆诗群”诗风的命名。而所谓“新意境生活抒情诗”,只是加大其涵容量,以便涵盖共和国前30年相类的诗歌倾向。虽作为一个诗歌群落、一场诗歌运动或一种诗歌现象,新意境生活抒情诗自有其优长与缺欠,它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战时中国与女性散文--冰心在重庆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 第11期 215-230页
作者: 马春花 宿懿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冰心的形象标签是母爱、童真、淑婉、清澈。但这种性别式定见,却遮蔽了冰心对战乱中国深刻的现实关切及其独特的战争书写。事实上,冰心的人生、写作与战时中国紧密关联。灵活随性的散文文体是冰心介入战时政治、书写个人生命经验的大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弃文从话”:周作人的文体革命与“文学生活”创造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4年 第6期 188-203页
作者: 赵雅灵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075
《语丝》时期的周作人,针对思想复古、文学倒退的“后五四危机”,进行了“弃文从话”的文体革命,他反对“伪古文”,创造了以“茶话”“酒话”“闲话”为代表的“话体文”,进而通过“生活的文学化”和“文学的生活化”的双向互动,形成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本事与改编:《谷神屋的贝玛》中的哈尼族猴葬故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 第3期 228-238页
作者: 段晓琳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马原小说《谷神屋的贝玛》中最传奇的部分是祖先祭司尊盘风为猴王送葬的故事。其本事源于真实的哈尼族史诗传说。生死、世俗、进化是马原切入哈尼族猴葬本事的三个关键词。马原的改编与阐发带有典型的马原式经验想象与虚构,尽管小说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