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9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0 篇 理学
    • 92 篇 生态学
    • 60 篇 生物学
    • 22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地质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89 篇 农学
    • 6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水产
    • 5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 46 篇 工学
    • 3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医学
    • 3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14 篇 沉积物
  • 14 篇 群落结构
  • 11 篇 浮游植物
  • 10 篇 环境因子
  • 9 篇 胶州湾
  • 8 篇 赤潮
  • 8 篇 多样性
  • 7 篇 转录组
  • 6 篇 急性毒性
  • 5 篇 重金属
  • 5 篇 东海原甲藻
  • 5 篇 潜在硝化速率
  • 5 篇 丰度
  • 5 篇 浮游动物
  • 5 篇 16s
  • 5 篇 生长
  • 4 篇 可培养细菌
  • 4 篇 高通量测序
  • 4 篇 毒性效应
  • 4 篇 渤海

机构

  • 209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27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21 篇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
  • 21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16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8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7 篇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
  • 6 篇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
  • 6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
  • 5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5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
  • 4 篇 青岛农业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4 篇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
  • 4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4 篇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4 篇 天津农学院
  • 4 篇 崂山实验室海洋生...
  • 3 篇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

作者

  • 44 篇 甄毓
  • 36 篇 米铁柱
  • 25 篇 唐学玺
  • 23 篇 张晓华
  • 20 篇 于志刚
  • 19 篇 李岿然
  • 19 篇 白洁
  • 14 篇 贺惠
  • 13 篇 孙军
  • 12 篇 刘东艳
  • 9 篇 王悠
  • 9 篇 赵阳国
  • 8 篇 汝少国
  • 7 篇 张玉
  • 7 篇 陈碧鹃
  • 7 篇 夏斌
  • 6 篇 周斌
  • 6 篇 汪岷
  • 6 篇 孙雪梅
  • 6 篇 王华龙

语言

  • 2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环境生态系"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氨氧化微生物对硝化潜势和N_(2)O生成的贡献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12期44卷 6828-6837页
作者: 王大玲 杨雨虹 贺惠 米铁柱 甄毓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山东青岛266100
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春季东海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amoA基因表达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培养实验,探究了沉积物中活性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及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嗪除草剂扑草净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基于对微藻种群动态、种间竞争和光合能力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0期43卷 5691-5703页
作者: 李怡蕾 梁伟 赵子昂 汝少国 张晓娜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济南250102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pacifica)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为研究对象,设置单藻培养组和双藻1:1(细胞密度比)共培养组,研究了扑草净对3种海洋饵料微藻种群动态、光合能力和种间竞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氮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氮代谢生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11期54卷 58-64页
作者: 卜克辛 陈田田 王昕慧 徐溢波 白洁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针对近二十年中国高氮磷比海域中亚历山大藻等甲藻引起的赤潮现象频发、规模和范围显著扩大的问题,本研究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氮浓度下对***进行一次性培养,统分析了氮浓度对***生长生理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重金属铜的生理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12期54卷 72-79页
作者: 王昕慧 陈田田 卜克辛 孙惠琛 白洁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10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针对铜离子(Cu^(2+))污染海洋环境中塔玛亚历山大藻作为优势种广泛分布的现状,本研究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不同铜离子(Cu^(2+))浓度(0、20、40、80和160 nmol/L)培养下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去甲基甲基萘醌菌LLJ775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5期55卷 70-86页
作者: 孙凯 尹福 刘莉君 王双 张晓华 于敏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崂山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03
为了探究在冲绳海槽热液区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新型去甲基甲基萘醌菌(Demequina sp.)LLJ775在海洋极端环境下的代谢机制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本研究对该菌株及同属参考菌株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首先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得到去甲基甲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F-冷泉和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合成与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24年 第12期64卷 4515-4536页
作者: 高熠 刘秀杰 刘仪 李倩宇 郭瑞红 张晓华 张蕴慧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科学技术中心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
【目的】冷泉和热液是海洋中典型的化能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理化特征孕育了特殊的微生物类群。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多种海洋细菌能够合成与降解DMSP,在驱动海洋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葡萄牙栖盐田菌LLJ914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55卷 51-65页
作者: 李娟娟 刘子涵 王雅楠 刘莉君 张晓华 于敏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进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03
栖盐田菌属细菌因具有较强渗透压耐受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对其适应高盐或其他海洋极端环境的机制尚未探明。为揭示分离自冲绳海槽热液区的葡萄牙栖盐田菌(Salinicola lusitanus)LLJ914与其同属菌株之间的遗传特征及代谢潜力的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台湾冷泉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55卷 175-184页
作者: 岳丽 李娟娟 翟欣奕 王佳琦 卢慧莹 张晓华 于敏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03
南海冷泉由于其特殊的海洋环境特征蕴藏着大量独特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聚焦南海台湾冷泉,旨在挖掘该冷泉环境中难培养细菌的资源,揭示其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采用复苏固体培养基(FSPB)、复苏液体富集培养基(FSY)、SOB固体培养基(SO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台湾冷泉中厌氧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55卷 95-106页
作者: 杨晓宇 张晓华 王晓磊 史晓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崂山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山东青岛266100
针对目前台湾冷泉厌氧可培养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知不足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研究区域小尺度范围内可培养厌氧微生物多样性及分布规律。为此,本研究利用12种厌氧培养基,包括厌氧MA(2216E)、改良2216E(以下称为MA+、1/MA)、R2A、4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边缘海和西北太平洋可培养弧菌多样性及可培养弧菌胞外酶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12期54卷 52-62页
作者: 宋德瑞 张萍萍 王晓磊 袁亚林 李蓓 张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崂山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03
为了探究可培养弧菌在不同海洋生境中的物种组成和其对褐藻胶和几丁质的降解能力,本研究对中国边缘海(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的可培养弧菌进行了统性的分离培养与分析。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初步确定这些弧菌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