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鉴定吉林省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株VP1编码区Ⅲ/Ⅱ型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recombinant Poliovirus(PV),VRPV]。方法粪便标本采自1例2岁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使用转人PV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the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V,L20B)细胞和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标本进行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NT)鉴定血清型,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VP1编码区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利用Bioedit软件对该序列结果与赛宾(Sabin)疫苗株PV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重组位点的位置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情况。结果该标本接种到RD和L20B细胞后,均发生了肠道病毒特征性病变,经血清学定型,结果为Ⅱ+Ⅲ型PV。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中的Ⅱ型PV与Sabin 2株PV比较,发生了1个核苷酸变异;Ⅲ型PV为VP1编码区Ⅲ型与Ⅱ型VRPV,与相对应的Sabin株PV相比,无核苷酸点变异,在VP1编码区重组的Ⅱ型PV序列为106个核苷酸。血清NT证明,该VRPV仍能被Ⅲ型完全中和,而不能被Ⅱ型中和。结论虽然Ⅲ型PV株中插入了Ⅱ型抗原位点NAg3a,但Ⅲ型PV株总体的型特异性抗原特征未发生改变。PV自然重组很少发生在衣壳蛋白编码区,发现的这株VRPV中和特性与Sabin株PV相比未发生变化。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3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 Network,M/RLN)的运转状况。方法分析中国2013年麻疹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实验室数据和全国M/RLN监测数据,评价中国2013年M/RLN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 1血清学检测:中国2013年共采集散发麻疹疑似病例(Measles-like Illnesses,MLIs)74 296例的血清标本,占中国散发MLIs的97.30%;实验室确诊的散发麻疹病例26 686例,占散发MLIs的34.02%;中国2013年报告MLIs爆发157起,实验室证实麻疹爆发108起,风疹爆发26起。2病毒学监测:中国2013年M/RLN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离到2325株麻疹病毒,其中2217株为H1a基因亚型,13株为A基因型,47株为D9基因型,45株为D8基因型,3株为B3基因型。2013年从17个省分离到187株风疹病毒,其中103株为1E基因型,84株为2B基因型。3质量控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西太平洋区麻疹参比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风疹实验室通过了2013年WHO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8个省级CDC麻疹/风疹实验室(Measles/Rubella Laboratory,M/RL)(包括新疆、北京、河北、四川、黑龙江、宁夏、广东和广西)通过了2013年WHO专家组的现场认证;32个省级(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CDC M/RL,全部通过了由M/RLN组织的血清标本复核和WHO组织的职能考核。结论中国2013年M/RLN运转良好,MLIs的实验室诊断比例和病原学检测比例进一步提高,为麻疹和风疹的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本土麻疹/风疹病毒流行株和输入株的基因背景资料,为在中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和实验室技术支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