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5 篇 工学
    • 3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5 篇 矿业工程
    • 19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理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质学
  • 5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9 篇 渗透率
  • 8 篇 co_(2)地质封存
  • 6 篇 二氧化碳
  • 6 篇 煤层气
  • 6 篇 煤系气
  • 5 篇 煤层气开发
  • 4 篇 碳中和
  • 4 篇 构造煤
  • 3 篇 co_(2)-ecbm
  • 3 篇 煤炭行业
  • 3 篇 沁水盆地
  • 3 篇 深部煤层气
  • 3 篇 煤层气增产
  • 3 篇 注入压力
  • 3 篇 深部煤层
  • 3 篇 数值模拟
  • 3 篇 地质封存
  • 3 篇 碳捕集
  • 3 篇 固碳菌群
  • 3 篇 无烟煤

机构

  • 103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6 篇 江苏省煤基温室气...
  • 5 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 5 篇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
  • 4 篇 淮南矿业有限责任...
  • 4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2 篇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
  • 2 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 2 篇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贵州省油气勘查开...
  • 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2 篇 开滦有限责任公司
  • 2 篇 武汉工程大学
  • 2 篇 重庆大学
  • 2 篇 深部煤炭开采与环...
  • 2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2 篇 江苏省煤基温室气...
  • 2 篇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
  • 2 篇 新疆大学

作者

  • 48 篇 桑树勋
  • 45 篇 刘世奇
  • 43 篇 sang shuxun
  • 39 篇 liu shiqi
  • 20 篇 韩思杰
  • 20 篇 han sijie
  • 19 篇 周效志
  • 18 篇 zhou xiaozhi
  • 16 篇 郑司建
  • 15 篇 zheng sijian
  • 11 篇 陆诗建
  • 10 篇 皇凡生
  • 10 篇 huang fansheng
  • 9 篇 王冉
  • 9 篇 liu tong
  • 9 篇 lu shijian
  • 9 篇 刘统
  • 8 篇 王猛
  • 8 篇 wang meng
  • 8 篇 陈浮

语言

  • 1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胺吸收体系中CO_(2)催解吸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工进展 2025年 第1期44卷 445-464页
作者: 王宁 陆诗建 刘玲 梁静 刘苗苗 孙梦圆 康国俊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人类工业活动造成大气中CO_(2)含量逐渐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尤其是CO_(2)学吸收过程,是实现大规模CO_(2)减排和遏制全球气候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CO_(2)捕集技术的高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气及深部层气高效勘探开发若干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54卷 1-25页
作者: 桑树勋 郑司建 刘世奇 周效志 韩思杰 皇凡生 刘统 代旭光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系气及深部层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增储上产与层气产业发展重要领域,不论是成藏还是开发,二者都紧密衔接.系统梳理总结其高效勘探开发理论技术研究进展,在不断提升认识水平的同时,对于更好地指导重点盆地、重点层系系气及深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贵州大河边区块系气合采数值模拟与开发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54卷 98-114页
作者: 王文楷 刘世奇 梁渝 杜瑞斌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系气具有共生共储、多岩性储层频繁互层等特点,多层合采是实现其高效开发的有效方式.以黔西地区大河边区块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系叠合型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典型层-砂岩-泥岩互层型系叠合型气藏生产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不同开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部高突层典型特征、诱突机制及防治对策
收藏 引用
炭学报 2025年 第1期50卷 311-325页
作者: 林柏泉 杨威 刘统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我国炭开采已逐渐进入深部,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层的突出风险显著升高,突出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增大,给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带来巨大挑战。首先剖析了深部不同深度下层开采面临的复杂应力环境,并系统研究了深部高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薄互层系气单井压裂合采的岩石力学地层理论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54卷 65-82页
作者: 王建国 李培博 梁伟 羊嘉杰 桑树勋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薄互层系气藏指由一系列厚度较薄的沉积岩组成并在垂直向呈现复杂岩性分布特征的叠置含气储层.薄互层系气藏单井压裂合采同时贯通多岩性储层,裂缝穿层扩展和层间干扰机理至今不明,亟需建立薄互层系气单井压裂合采理论和技术框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胺富液解吸再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工进展 2025年 第1期44卷 490-499页
作者: 李乐天 陆诗建 刘含笑 吴黎明 刘玲 康国俊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 碳中和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8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诸暨311800 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00
以有机胺为吸收剂的学吸收法具有吸收容量大、吸收速率快、CO_(2)捕集效率高等优点,但传统热解吸再生面临着能量利用率低、氨逃逸、吸收剂氧降解等难题严重影响其发展,有必要对当前有机胺富液解吸再生工艺的研究进行改进与优,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层气开发-瓦斯治理-甲烷减排一体技术探索与进展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7卷 606-619页
作者: 桑树勋 谢洪高 颜智华 刘世奇 周效志 韩思杰 郑司建 皇凡生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221008
炭甲烷是层气、矿瓦斯赋存于层中与共伴生的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统称,炭甲烷的能源气体、灾害气体温室气体的“三重”属性,研发层气开发-瓦斯治理-甲烷减排一体技术,推进炭甲烷的高效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水−地球学作用对淮南田CO_(2)驱层气增产效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炭科学技术 2025年 第3期53卷 274-290页
作者: 张贺龙 刘世奇 田钰琛 王文楷 桑树勋 郑司建 李兵 陈永春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南232001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煤矿绿色低碳发展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淮南232033
CO_(2)驱层气封存(CO_(2)-ECBM)是重要的CO_(2)地质利用与地质封存方式,有望破解以淮南田为代表的松软、低渗、难抽采层气开发效果差、产量衰减快等难题,提高层气产量和采收率。CO_(2)注入层与中无机矿物的地球学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催还原CO_(2)生成高值学品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 2025年 第4期45卷 43-48,53页
作者: 陈阿小 郑宝旭 赵伟明 张铁刚 赵欣雷 景强 靳华增 尹静 梅杰琼 陆诗建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6468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概述了电催还原二氧碳的本原理,探讨了不同产物的生成途径,以及当前活性催剂的研究进展。针对电催还原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催剂性能的方法,并对催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利用纳米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薄至中厚层群矿区采动卸压层气抽采井优设计
收藏 引用
炭科学技术 2025年 第3期53卷 385-399页
作者: 徐昂 桑树勋 周效志 韩思杰 陈捷 冯云飞 娄毅 颜智华 高为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徐州221008 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8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550009 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550081
利用层气井对采过程中邻近层卸压层气抽采是一种高效的瓦斯综合治理与层气开发手段。查明采动覆岩应力−裂隙场演特征,并据此开展层气井优设计是提高卸压层气抽采效率的关键。以黔西山脚树矿221015工作面为工程场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