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 篇 法学
    • 26 篇 政治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公安学
  • 10 篇 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5 篇 俄罗斯
  • 3 篇 中俄关系
  • 2 篇 俄罗斯政治
  • 2 篇 苏联共产党
  • 2 篇 中国
  • 2 篇 “页岩革命”
  • 2 篇 上海合作组织
  • 2 篇 学科建设
  • 2 篇 “普京主义”
  • 2 篇 政治社会
  • 2 篇 俄罗斯经济
  • 2 篇 社会文化
  • 2 篇 中亚国家
  • 2 篇 国家治理
  • 2 篇 世界政治
  • 1 篇 中俄文化交流
  • 1 篇 自由主义
  • 1 篇 深层人民
  • 1 篇 中国共产党
  • 1 篇 民主

机构

  • 9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3 篇 辽宁大学
  • 3 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2 篇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1 篇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
  • 1 篇 芝加哥大学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1 篇 庞大鹏
  • 4 篇 徐坡岭
  • 4 篇 刘显忠
  • 4 篇 许华
  • 3 篇 潘德礼
  • 3 篇 马强
  • 3 篇 郝赫
  • 3 篇 pang dapeng
  • 3 篇 徐向梅
  • 3 篇 张树华
  • 2 篇 li yonghui
  • 2 篇 徐洪峰
  • 2 篇 农雪梅
  • 2 篇 李勇慧
  • 2 篇 米军
  • 2 篇 刘乾
  • 2 篇 孙永祥
  • 2 篇 庞昌伟
  • 2 篇 王志远
  • 2 篇 冯玉军

语言

  • 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室"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考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2年 第4期 2-9+95页
作者: 潘德礼 许志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
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 30 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俄罗斯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改革优先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 ,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普京主义”析论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年 第1期 17-35,156页
作者: 庞大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
以时代内容和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分期,苏联解体24年以来俄罗斯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普京时期的治国理念和举措被统称为"普京主义"。"普京主义"呈现出来的观念与制度特点引发了西方与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百年来俄罗斯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2024年 第7期 19-24页
作者: 许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
萌芽于18世纪初的俄罗斯中国学,历经300余年、经历多个政权更迭和沧桑变化而经久不衰。从最初少数知识精英的皓首穷经,到目前发展成为具有历史性、前瞻性、综合性的系统研究俄罗斯中国学熔古今于一炉,集东西方之大成,厚积薄发,别具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政治稳定:社会基础与制度保障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7年 第1期 52-70页
作者: 庞大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研究室
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适逢苏联解体二十五周年。"普京主义"、"后克里米亚共识"和"危机源自国外"是俄罗斯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背景的核心要素,可以确保新选举周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不会出现大的意外。从深层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普京与俄罗斯社会的未来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1年 第6期 15-23页
作者: 张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
本文从俄罗斯百年的历史背景中考察普京“新政”的逻辑性 ,通过对大量社会学调查数据的分析来把握普京出现的社会必然性。本文指出 ,世纪之交普京执掌俄罗斯面临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和政治遗产。面对积重难返的俄罗斯社会 ,基于对历史深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海精神”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2018年 第B6期 134-136页
作者: 庞大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与邻国探索建立新型安全模式、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鲜明体现.在“上海精神”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政坛选前变数
收藏 引用
瞭望 2003年 第29期 56-58页
作者: 潘德礼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与社会文化研究室
今年是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年。尽管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杜马的竞选活动从9月1日正式开始,12月14日才举行选举,然而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作为明年总统选举的预演,俄罗斯备派政治力量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来源: 评论
从苏共丧权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2019年 第34期 86-87页
作者: 刘显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
苏联是先有苏联共产党的丧权,后有国家的解体。苏共有庞大的资源和财富,但在人民群众中丧失了应有的支持和权威,最后丧失政权,关键在于苏共不重视自身建设,忘记了初心,没有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没有真正确立起依法治国的制度,滥用权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共话语权丧失的历史教训及其警示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2021年 第29期 33-37页
作者: 刘显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
苏联共产党的话语权因其领导的苏联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苏共话语权的彻底丧失,主要原因在于对外搞霸权,毁坏了形象;没有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党内贪污贿赂现象蔓延,严重影响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共先进性的丧失与苏联剧变——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对苏联剧变原因再认识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1年 第6期 1-8+96页
作者: 潘德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
革命斗争的历史证明 ,无产阶级革命总是在理论创新、突破某些原有结论和框框之后走向胜利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理论创新同样重要。在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社会的领导力量 ,这首先是由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