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58 篇 期刊文献
  • 237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0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95 篇 经济学
    • 1,891 篇 应用经济学
    • 1,043 篇 理论经济学
  • 1,558 篇 管理学
    • 67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26 篇 工商管理
    • 262 篇 公共管理
    • 9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21 篇 理学
    • 186 篇 数学
    • 88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19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地理学
    • 7 篇 系统科学
  • 319 篇 工学
    • 93 篇 城乡规划学
    • 5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4 篇 农业工程
    • 3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0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7 篇 软件工程
    • 17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68 篇 法学
    • 71 篇 政治学
    • 56 篇 社会学
    • 2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8 篇 法学
  • 57 篇 教育学
    • 52 篇 教育学
  • 55 篇 文学
    • 50 篇 新闻传播学
  • 41 篇 农学
    • 3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 篇 哲学
    • 11 篇 哲学
  • 8 篇 历史学
  • 6 篇 医学
  • 4 篇 艺术学
  • 3 篇 军事学

主题

  • 324 篇 中国
  • 168 篇 经济增长
  • 99 篇 经济发展
  • 75 篇 高质量发展
  • 67 篇 全要素生产率
  • 64 篇 技术进步
  • 62 篇 经济
  • 58 篇 技术创新
  • 55 篇 产业结构
  • 47 篇 数字经济
  • 47 篇 企业
  • 46 篇 数量经济学
  • 4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1 篇 宏观经济
  • 38 篇 中国经济
  • 37 篇 国民经济
  • 36 篇 投资
  • 36 篇 预测
  • 35 篇 经济形势
  • 35 篇 可持续发展

机构

  • 3,60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34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5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9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8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1 篇 清华大学
  • 6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
  • 50 篇 北京大学
  • 48 篇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 4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37 篇 华侨大学
  • 3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
  • 31 篇 东北财经大学
  • 3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30 篇 南开大学
  • 27 篇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 27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2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项...
  • 24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2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

作者

  • 149 篇 李京文
  • 132 篇 李金华
  • 120 篇 齐建国
  • 108 篇 王国成
  • 104 篇 王宏伟
  • 98 篇 李群
  • 91 篇 汪同三
  • 89 篇 蔡跃洲
  • 86 篇 李平
  • 82 篇 郑世林
  • 82 篇 沈利生
  • 80 篇 张涛
  • 80 篇 周勇
  • 73 篇 张守一
  • 70 篇 娄峰
  • 63 篇 何德旭
  • 60 篇 万相昱
  • 60 篇 张友国
  • 59 篇 朱承亮
  • 59 篇 杨敏英

语言

  • 4,00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金融室"
4002 条 记 录,以下是3521-3530 订阅
排序:
1994——1995中国经济形势
收藏 引用
百科知识 1995年 第1期 14-15页
作者: 汪同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1994年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1994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外汇外贸以及投资、价格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初步取得较好效果。这些措施已经而且将对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家都来关心西北干旱如何缓解的问题
收藏 引用
开发研究 1995年 第6期 19-19页
作者: 王宏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
大家都来关心西北干旱如何缓解的问题王宏昌(北京10073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林一山先生提议在川西兴建一条从西到东的运河,引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五河之水,每年1千亿立方米,用隧洞流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韩论坛大特写
收藏 引用
管理评论 1995年 第3期10卷 35-42,54页
作者: 汝信 金正源 李京文 葛霖生 朴男悦 王逸舟 金圣洙 谷源洋 俞炳勇 黄心川 孙乃民 李明贤 李炳汉 李秉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韩国外务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韩国信用保证基金地域本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室 韩国亚太合同法律事务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江原大学历史教育系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吉林社会科学院 韩国改革委员会 韩国HSK实施委员会 韩国经济新闻编辑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2美元,增长至1995年的9000多美元,在33年中,从一个典型的欠发展农业国发展成亚洲经济大国。韩国经济腾飞的启示是什么?1995年中韩双方贸易额将达200亿美元。韩国在中国协议投资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义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因素分解(续)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12期11卷 21-26页
作者: 周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只要有(广义)技术变动,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不发生变化;只要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就说明肯定有(广义)技术变动。 (广义)技术变动=劳动生产率变动》
来源: 评论
加拿大企业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9期11卷 34-40页
作者: 汪向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在西方企业现代管理的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受到重视及带来劳动关系上的重大变化,其理论根据应归于行为科学。本世纪初,泰罗发表了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提出了一般工业管理的14条原则。他们主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加拿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报告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8期11卷 69-76页
作者: 汪向东 徐彤武 张一凡 陈平 欧阳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1994年2月下旬至5月初,我们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的资助下,赴加拿大工商研究院进行了为期10周的研修。这是中加人力资源管理合作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将加拿大企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以及我们的看法概述如下。
来源: 评论
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2期 58-65页
作者: 郑友敬 齐建国 金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与21世纪电讯、信息与经济合作国际组织(TIDE.2000)联合主办的“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作了重要讲话,日本国驻华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环境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7期11卷 27-33页
作者: 杨敏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人类发展的进程使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可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繁荣发展。现在,环境问题不再被人们忽视,它不仅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纲要的重点,而且成为国际间相互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浙江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商业机会初探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11期11卷 49-57,81页
作者: 张静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规模利用外资和技术的活动也随之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项经济活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共自身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地处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效益的概念是否过时了?——对其涵义,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年 第5期11卷 60-66页
作者: 郑易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一、罗斯基的挑战 现在全国上上下下无不追求“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究意是什么?人们的理解大相径庭: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效益”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得与费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①总之是该活动的“效率状况”。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