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0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5 篇 文学
    • 449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8 篇 管理学
    • 3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1 篇 法学
    • 30 篇 政治学
    • 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社会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公安学
  • 23 篇 经济学
    • 23 篇 应用经济学
  • 23 篇 工学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8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9 篇 艺术学
    • 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30 篇 媒体融合
  • 61 篇 新媒体
  • 21 篇 主流媒体
  • 20 篇 人工智能
  • 20 篇 短视频
  • 19 篇 全媒体传播体系
  • 19 篇 传统媒体
  • 18 篇 县级融媒体中心
  • 15 篇 媒体深度融合
  • 15 篇 互联网
  • 13 篇 融媒体
  • 11 篇 全媒体
  • 11 篇 中国
  • 11 篇 社交媒体
  • 10 篇 全媒体传播
  • 10 篇 媒体
  • 9 篇 舆论引导
  • 8 篇 社会治理
  • 8 篇 5g
  • 8 篇 大数据

机构

  • 159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15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14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2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10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7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4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33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2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25 篇 上海大学
  • 2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1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1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媒...
  • 13 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1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传...
  • 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作者

  • 368 篇 黄楚新
  • 79 篇 孟威
  • 40 篇 王丹
  • 30 篇 殷乐
  • 26 篇 郭海威
  • 21 篇 唐绪军
  • 19 篇 许可
  • 16 篇 郑智文
  • 16 篇 陈智睿
  • 12 篇 闵大洪
  • 12 篇 彭韵佳
  • 12 篇 李一凡
  • 11 篇 王丹丹
  • 11 篇 文传君
  • 10 篇 曹曦予
  • 10 篇 陈伊高
  • 10 篇 刘美忆
  • 10 篇 冷凇
  • 10 篇 陈玥彤
  • 9 篇 朱常华

语言

  • 5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研究室"
572 条 记 录,以下是531-540 订阅
排序:
新媒体与美国政治传播走向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 2011年 第5期 50-53页
作者: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研究室
随着传播技术的创新普及,媒介与政治的互渗力不断提升。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互动、共享等特征,使全世界范围内更多公民和媒体能够更方便地接近政治领域、参与政治过程;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效力也越来越突破地域和空间界限,吸引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窃听门”看媒介的自由与自律
收藏 引用
传媒 2011年 第9期 61-61页
作者: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研究室
“窃听门事件”所暴露的道德底线问题以及监管漏洞.不仅给新闻集团以沉痛一击,也在世界传媒中引起震撼。“窃听门”已导致新闻集团陷入深度危机,即便默多克谙熟于应变之道,仍未能使集团摆脱尴尬处境。美英业界预测,如果拿不出“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融合环境下欧美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年 第6期20卷 70-78+112页
作者: 殷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以身份建构与媒介文化为两条主要脉络,梳理分析近10年来的在欧美传播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媒介及受众研究理论、范式,追踪其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着重关注景观/表演范式、社会实践范式及另类媒介的受众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众传播媒介介入跨文化传播过程的路径
收藏 引用
新闻研究导刊 2010年 第1期1卷 60-63页
作者: 姜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 "世界传媒研究中心"
本文试从当前文化传播的"译转性"特征出发,探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满野心的媒介的介入,使得跨文化传播中通过媒介试图表达什么、通过媒介表达了那些文化交往中比较深入和敏感的问题,分析媒介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角色实质。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是华丽转身还是理性回归——民生新闻的改进方向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年 第4期31卷 61-63页
作者: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新闻事业研究室
历史地看,这几年民生新闻的发展,不论我们将其意义和价值拔得多高,所谓中国电视的第三次浪潮的民生新闻,“其基本的动机和归宿都是为了争得市场,都是对投身所谓‘眼球’(注意力)经济的冲动”。甚至是在当前电视竞争格局和媒介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集中,抑或分散?——网络技术特性初探
集中,抑或分散?——网络技术特性初探
收藏 引用
新媒体产业国际研讨会
作者: 赵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研究室
本文分析了网络技术在集中和分散两方面的特性,梳理了国外学术界对于网络技术的评价的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两极化趋势。本文认为,评价网络技术的特性要区分技术与技术的应用。要判别网络技术应用的倾向性还要依靠对技术运行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的中国协商民主实践
收藏 引用
网络传播 2009年 第4期 34-35页
作者: 杨斌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互联网与数字媒体研究室
“两会”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典型代表和充分体现,而互联网则可以成为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试验田。“协商(deliberation)”一直被西方视为“民主”的象征,是民主的“途径”和“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界重新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媒体话语的文化影响力
新媒体话语的文化影响力
收藏 引用
新媒体产业国际研讨会
作者: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
论文针对新媒体话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从议程设置、互动、文化意识、价值观、社会文化秩序、意识形态等方面讨论新媒体文化功能及其双重作用,进一步思考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文化策略。
来源: 评论
博客中的自我叙事与符号互动
收藏 引用
魅力中国 2009年 第22期 52-52页
作者: 赵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互联网与数字媒体研究室北京100005
博客的全称是weblog,即网络日志.截止2008年底,我国博客用户数量达到了1.62亿人,占总网民总数的54.3%.博客的种类非常繁杂,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居生活到政经实事无所不包.根据(WeblogReview)的划分,博客内容可以分为个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话语的文化潜能
收藏 引用
网络传播 2009年 第1期 96-96页
作者: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处于传播科技目新月异的年代,“拥有媒介才能真正拥有自由”的传播预言,正在因网络所激发的言论民主,被越来越多地变为现实。当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电子媒介的所有者、媒体成为思想表达的有力通道之时,社会文化更新了内涵,并进一步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