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 篇 法学
    • 13 篇 民族学
    • 9 篇 社会学
  • 7 篇 文学
    • 5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5 篇 民族学
  • 5 篇 人类学
  • 2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 篇 学术界
  • 2 篇 宗教信仰
  • 2 篇 动态腭位
  • 2 篇 传承保护
  • 2 篇 研讨会综述
  • 2 篇 社会文化人类学
  • 2 篇 改革开放
  • 2 篇 中国民族学
  • 1 篇 物质文化
  • 1 篇 有机体
  • 1 篇 神圣
  • 1 篇 创新发展
  • 1 篇 《土地的黄昏》
  • 1 篇 树叶信
  • 1 篇 文化理性
  • 1 篇 媒介信息接触

机构

  • 1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5 篇 中国民族学会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
  • 3 篇 中国民族学学会
  • 2 篇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湖北民族学院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
  • 1 篇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 1 篇 民族出版社

作者

  • 9 篇 何星亮
  • 7 篇 色音
  • 5 篇 张继焦
  • 2 篇 孟慧英
  • 2 篇 廖旸
  • 2 篇 刘佳
  • 2 篇 he xingliang
  • 2 篇 se yin
  • 2 篇 郑玉玲
  • 1 篇 尼尔斯·古乔
  • 1 篇 周子翔
  • 1 篇 翁乃群
  • 1 篇 陈立明
  • 1 篇 巴桑旺堆
  • 1 篇 许广智
  • 1 篇 角巴东主
  • 1 篇 王子涵
  • 1 篇 安波
  • 1 篇 张亦瑄
  • 1 篇 梁光华

语言

  • 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
4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论蒙古族萨满教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
收藏 引用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19年 第1期 137-152页
作者: 色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
蒙古族萨满教信仰历史悠久,在外来宗教的冲击以及社会历史变动的影响下蒙古族萨满教文化以改头换面的变异形态残留至今。萨满教文化和成吉思汗祭奠是蒙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蒙古民族传统信仰民俗的集中体现。建立在萨满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凡俗”与“神圣”之间——广州中山纪念堂探析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 2017年 第4期 91-95页
作者: 杨林 张继焦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
涂尔干和伊利亚德将凡俗事物与神圣事物视为截然对立的事物。实际上,凡俗事物与神圣事物并不一定是截然对立的。就广州中山纪念堂而论,它是凡俗空间,也是神圣空间。作为凡俗空间,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举办政治活动和文娱活动的场。作为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学会2024年高层论坛综述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 2024年 第4期 131-133页
作者: 孔敬(整理) 周子翔(整理) 蒋梅(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言文化行为实验研究室 北京市10008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 北京市102488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昆明市650091
2024年6月22-23日,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学会2024年高层论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召开。会议由中共海南省委统战部、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政治发展理论的对话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年 第5期 4-12页
作者: 郝时远 朱伦 常士訚 彭萍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中国民族学会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 中国民族史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多元文化与国家建设研究所 世界民族学会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政治发展"的概念,十七大着重论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八大强调了道路、制度、理论自信,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阐述,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思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早期的两座金刚宝座式多宝塔——从妙湛寺石塔和广德寺塔看金刚宝座式塔的多义性
收藏 引用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12年 126-216+2页
作者: 廖旸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
中国多姿多彩的佛塔建筑艺术中,金刚宝座式塔形制奇特,以北京真觉寺塔声名最盛。虽然不过十数例,年代也集中在明清两代,但它仍为建筑史、美术史、藏等多科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大多把金刚宝座式塔与密教五方佛思想以及坛城空...
来源: 评论
传世大菩提寺模型介绍选译
收藏 引用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12年 217-249页
作者: 冯·施罗德 尼尔斯·古乔 廖旸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
译者记:大菩提寺模型,或谓"金刚宝座之/规式",是指在仿照印度佛陀迦耶的主建筑大菩提寺(有的作品还包括整个建筑群落)的形制并加以缩小而制作的模型,多为木雕或石雕。它们作为朝礼圣地的纪念物而被佛教徒请购并携归供奉;同时...
来源: 评论
穿越边界的探险——关于张柠及其《土地的黄昏》的评价
收藏 引用
文艺论坛 2019年 第1期 26-39页
作者: 刘铁梁 赵旭东 色音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室
此文为张柠术著作《土地的黄昏》研讨会纪要。会议由中国社科院人类学研究所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和北京师范大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当代文人类学社会、民俗界十几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此录音稿由吕约整理,未经发言专家审阅。
来源: 评论
文明与冲突
收藏 引用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07年 6-43页
作者: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民族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文化研究室
一引言"文明"是人文社会科学许多科共同研究的主题之一。近代以来,不少人类学家、哲家、历史家、社会家、政治家都对文明发生浓厚的兴趣,撰写了许多影响世界术的重要著作。近十年来,在有关"文明"的论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象征的类型
收藏 引用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07年 44-62页
作者: 何星亮 中国民族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文化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象征在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有些者甚至认为文化就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人是使用象征符号的动物。例如,德国哲人类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人论》(An Essay on Man,1944)一书中认为,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qu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南西水坡蚌壳龙与新石器时代的龙崇拜
收藏 引用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07年 117-168页
作者: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文化研究室 中国民族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于河南濮阳蚌壳龙虎,《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发表《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发表《濮阳西水坡遗趾发掘简报》,《文物》杂志1988年第3期发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简报》,《考古》杂志1989年第12期发表《19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