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76 篇 期刊文献
  • 244 篇 会议
  • 8 篇 成果
  • 2 件 标准
  • 1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4,3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59 篇 经济学
    • 2,016 篇 应用经济学
    • 1,096 篇 理论经济学
  • 1,744 篇 管理学
    • 75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36 篇 工商管理
    • 280 篇 公共管理
    • 11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32 篇 工学
    • 98 篇 城乡规划学
    • 5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5 篇 农业工程
    • 3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9 篇 软件工程
    • 17 篇 水利工程
    • 1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30 篇 理学
    • 192 篇 数学
    • 90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20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地理学
  • 179 篇 法学
    • 77 篇 政治学
    • 57 篇 社会学
    • 2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 篇 法学
  • 65 篇 教育学
    • 59 篇 教育学
  • 59 篇 文学
    • 54 篇 新闻传播学
  • 48 篇 农学
    • 4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哲学
    • 15 篇 哲学
  • 10 篇 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历史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军事学

主题

  • 335 篇 中国
  • 170 篇 经济增长
  • 100 篇 经济发展
  • 81 篇 高质量发展
  • 69 篇 经济
  • 69 篇 全要素生产率
  • 67 篇 技术进步
  • 65 篇 技术创新
  • 55 篇 产业结构
  • 53 篇 数字经济
  • 49 篇 数量经济学
  • 4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5 篇 企业
  • 43 篇 宏观经济
  • 40 篇 投资
  • 40 篇 可持续发展
  • 39 篇 中国经济
  • 39 篇 国民经济
  • 37 篇 经济形势
  • 36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构

  • 3,60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36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8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
  • 171 篇 清华大学
  • 16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10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9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6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
  • 61 篇 北京大学
  • 48 篇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 4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
  • 39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
  • 3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37 篇 华侨大学
  • 3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
  • 31 篇 江西财经大学
  • 31 篇 东北财经大学
  • 3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30 篇 南开大学
  • 28 篇 南京大学

作者

  • 154 篇 李京文
  • 132 篇 李金华
  • 123 篇 齐建国
  • 110 篇 王国成
  • 104 篇 王宏伟
  • 98 篇 李群
  • 97 篇 汪同三
  • 97 篇 阳镇
  • 89 篇 蔡跃洲
  • 86 篇 李平
  • 83 篇 郑世林
  • 82 篇 沈利生
  • 80 篇 张涛
  • 80 篇 周勇
  • 73 篇 张守一
  • 70 篇 娄峰
  • 65 篇 何德旭
  • 61 篇 万相昱
  • 60 篇 张友国
  • 59 篇 朱承亮

语言

  • 4,3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4331 条 记 录,以下是861-870 订阅
排序:
现代经济计量学经典方法论的源生、发展及其体系重构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4期48卷 9-30页
作者: 李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现代经济计量模型和方法均是源生于经济学家掌握的数据或面临的问题。经济研究中,有模型的构建、计量方法的应用都依赖于数据。经济计量分析中的数据基本可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以及通过统计调查获取的微观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国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基于创新型组织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 91-100,172页
作者: 沈梓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美国在二战以后能够在世界科技领域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秘诀,源自于以DARPA为代表的创新组织机构在颠覆性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DARPA在诞生之初就将目标聚焦在具有长远战略价值的颠覆式创新项目上,这在美国科技进步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视角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年 第1期41卷 112-117页
作者: 朱承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视角对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颠覆性技术创新不一定会产生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也不一定是由颠覆性技术创新引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实及政策思考
收藏 引用
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 第9期 78-85页
作者: 李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地域分布及行业结构也有显著变化,其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一直持续增长,主要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产学研合作深度与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
收藏 引用
科学研究 2021年 第9期39卷 1641-1651页
作者: 王文娜 胡贝贝 刘戒骄 陈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2488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10019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044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北京100045
本文聚焦探讨产学研合作深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文章基于2011年-2018年83家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在克服内生性基础上,系统阐述并检验了产学研合作深度对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高新技术发展行动的成就及政策思考——基于“火炬计划”实施的测度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2期35卷 22-33页
作者: 李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近年来,以“火炬计划”作为支柱,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高新区已成为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沿海地区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形成机理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建议
收藏 引用
城市 2021年 第11期 59-69页
作者: 胡安俊 罗妹 李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沿海地区碳排放格局的形成,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境规制加强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高碳的能源供给结构、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显著的高排放产业集中性有关。在既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高碳的能源供给结构与较低的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
收藏 引用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 第3期 44-55页
作者: 阳镇 陆明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006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084
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利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NA模型在银行零售信贷风控中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年 第9期 69-74页
作者: 万平 娄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102488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 河南郑州450014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072
文章在商业银行借记卡资金交易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零售客户的金融核心复杂社交关系网络模型。通过社交网络模型既能可视化分析风险客户的复杂社会关系,也进一步开发出具有复杂社交网络指标的量化风险预测模型来与传统的行为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特征事实、演变动力与长期影响
收藏 引用
产业经济评论 2022年 第6期 86-104页
作者: 唐瑜 胡安俊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其重要表现。文章从特征事实、演变动力与长期影响方面对中国区域不平衡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首先,分析了中国东西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