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学位论文
  • 10 篇 会议
  • 3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 篇 工学
    • 1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3 篇 光学工程
    • 1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34 篇 理学
    • 32 篇 物理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军事学
    • 10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战术学
  • 6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5 篇 量子计算
  • 5 篇 量子密码
  • 4 篇 量子点
  • 3 篇 轨道角动量
  • 3 篇 量子模拟
  • 3 篇 量子密钥分发
  • 2 篇 鲁棒性
  • 2 篇 量子信息技术
  • 2 篇 自组织
  • 2 篇 线性光学
  • 2 篇 单光子源
  • 2 篇 测量设备无关
  • 2 篇 量子签名
  • 2 篇 量子秘密共享
  • 2 篇 量子导引
  • 2 篇 量子通信
  • 2 篇 量子光学
  • 2 篇 量子网络
  • 2 篇 raman相互作用
  • 2 篇 纠缠态

机构

  • 30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密码科学技术国家...
  • 3 篇 鹏城实验室量子计...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2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 篇 上海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
  • 2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1 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开放大学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
  • 1 篇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
  • 1 篇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
  • 1 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 4 篇 郭光灿
  • 3 篇 陈宗海
  • 3 篇 温巧燕
  • 3 篇 wang baonan
  • 3 篇 胡风
  • 3 篇 潘建伟
  • 3 篇 hu feng
  • 3 篇 王潮
  • 3 篇 王宝楠
  • 2 篇 俞重远
  • 2 篇 李剑
  • 2 篇 wang chao
  • 2 篇 林秀
  • 2 篇 范晓峰
  • 2 篇 gong qian
  • 2 篇 杨红波
  • 2 篇 黄永箴
  • 2 篇 周露平
  • 2 篇 陈宇翱
  • 2 篇 龚谦

语言

  • 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基于视觉信息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现状与趋势
基于视觉信息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现状与趋势
收藏 引用
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徐萧萧 陈宗海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骏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骏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基于视觉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问题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运动检测、目标分类、目标跟踪、目标行为理解与描述四个方面出发,回顾了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已有常用处理技术,并对目前的研究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量子加密算法的硬件实现综述
收藏 引用
信息安全学报 2021年 第6期6卷 1-16页
作者: 曹元 陆旭 吴彦泽 谢浩东 乔云凯 姚恩义 陈帅 叶靖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中国常州213000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 中国广州511442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中国广州511442 磐石安全实验室 中国常州21300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京100190
现有的密码体制大多基于RSA、ECC等公钥密码体制,在信息安全系统中实现密钥交换、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等,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安全性分别依赖于解决整数分解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破解上述数学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格的高效范围证明方案
收藏 引用
信息安全学报 2021年 第6期6卷 64-78页
作者: 胡春雅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中国北京100049
早在1985年,Goldwasser、Michali和Rackoff就提出了零知识证明。近年来,区块链这一新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由于区块链的应用和发展,在实现零知识证明的相关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随着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许多传统的密码体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集体幅值阻尼信道上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G辑) 2009年 第5期39卷 693-697页
作者: 秦素娟 温巧燕 孟洛明 朱甫臣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现代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41
针对幅值阻尼信道,提出了一个高效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协议利用两粒子量子态编码一个逻辑比特,从而可以抵抗集体幅值阻尼效应.消息分发者直接将秘密编码,接收者执行确定的测量解码消息,测量不存在测量基不匹配的情况.量子态传输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旋及其环境的量子调控与开系统理论问题研究
自旋及其环境的量子调控与开系统理论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立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量子力学的诞生,带领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自旋作为量子世界独有的产物,对自旋的研究在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Stern-Gerlach关于自旋的实验明确地告诉人们世界确实是量子化的。近年来,随着实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维量子系统的可认证匿名秘密共享协议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23年 第11期53卷 175-186页
作者: 李国栋 许奕晞 王庆乐 庄志豪 程文川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秘密共享协议通过将秘密分割存储,达到分散风险和容忍入侵的目的,能有效地防止外部敌手的攻击和内部参与者的背叛.然而,公开的接收者身份存在被攻击的风险.本文给出了量子匿名秘密共享的定义并提出一种基于d维量子系统的可认证匿名秘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电压宽带可调谐太赫兹回旋管的设计
低电压宽带可调谐太赫兹回旋管的设计
收藏 引用
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作者: 罗里 杜朝海 戚向波 李铮迪 黄斌 刘濮鲲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本文设计了一种低电压宽带可调谐的太赫兹回旋管振荡器。回旋管工作在330GHz频率、6 2TE,模,高频互作用电路采用开放腔结构,电子注电压20k V,电流0.5A。采用非线性理论优化后的回旋管最大效率为49.5%,可调谐频带宽带为15.4GHz。考虑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量子点光放大器波长转换的啁啾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激光技术 2016年 第2期40卷 292-295页
作者: 陈廷廷 王海龙 刘松 龚谦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曲阜27316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信号光的啁啾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QD-SOA)的性能,引起传输信号的走离效应,使误比特率增高。为了改善这一特性,对QD-SOA全光波长转换器的啁啾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QD-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6G网络的内生安全架构和关键技术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4年 第12期54卷 2881-2904页
作者: 吴建军 孙黎 王东晖 严学强 刘斐 赵明宇 俱莹 路献辉 任婧 吴越 沈军 吴桦 汪广超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5181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710126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北京100085 鹏城实验室 深圳518055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广州510660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南京21009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北京100191
强安全性是业界对6G网络发展的重要期望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6G网络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并将其归纳为内生安全问题和非内生安全问题两类.前者为6G新特性(例如:以智能服务和数据服务为代表的6G新业务场景,以开放协作、法律法规遵从为代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科学与应用 2018年 第10期8卷 1628-1641页
作者: 陈非凡 胡鑫煜 赵英浩 胡勇战 闫争争 李宏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洛阳 郑州审计中心 河南郑州 密码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量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战略意义越来越重要。本文对近十年来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全球主要量子研发国家和地区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建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